strong>种中文名:羽叶点地梅
种拉丁名:Pomatosace filicula Maxim.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葶高3一9厘米。叶基生,沿中脉疏被长柔毛,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全缘或具不整齐的疏齿;叶柄疏被长柔毛。伞形花序着生于花葶端;苞片线形,疏被柔毛,花梗长2—12毫米;花萼要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内面被微柔毛;花冠稍短于花萼,白色,坛状,喉部收缩且具环状附属物,冠檐5裂,裂片长圆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的中上部,与花冠裂片对生;花丝极短,花药卵形,先端纯;子房下位,扁球形,有胚珠数枚;花柱短于子房,宿存;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在中部以下横裂成两半。种子6—12枚。花期5—6月,果期6—8月。单种属。
甘肃:岷县、临泽、玛曲、夏河(拉卜楞入青海:兴海、达日、玛多、泽库、贵德、湟源。四川;松潘、德格、石渠、若尔盖。西藏:比如(曲宗拉)。地图170.
生于高山草甸、山坡草丛中、河滩砂地或山谷阴处。海拔2800一4500米。
属中文名:羽叶点地梅属
属拉丁名:Pomatosace
本属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葶高3一9厘米。叶基生,沿中脉疏被长柔毛,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全缘或具不整齐的疏齿;叶柄疏被长柔毛。伞形花序着生于花葶端;苞片线形,疏被柔毛,花梗长2—12毫米;花萼要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内面被微柔毛;花冠稍短于花萼,白色,坛状,喉部收缩且具环状附属物,冠檐5裂,裂片长圆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的中上部,与花冠裂片对生;花丝极短,花药卵形,先端纯;子房下位,扁球形,有胚珠数枚;花柱短于子房,宿存;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在中部以下横裂成两半。种子6—12枚。花期5—6月,果期6—8月。单种属。
本属花粉形态:花粉近长球形,极面观为3浅裂圆形,大小为(15.7—)17.1(—19.1)×(13.1—)14.4(—16.5)微米。三孔沟,沟长而较宽,具有细颗粒状突起;内孔较大,横长,椭圆形。外壁厚度为1.7微米,外层厚于内层,细网状纹饰;在极区具小穿孔。从外壁断面看,为半覆盖层;覆盖层,柱状层和内层几乎等厚;小柱排列较密,向萌发孔逐渐变短。图170.2.
本属生境:生于高山草甸、山坡草丛中、河滩砂地或山谷阴处。海拔2800一4500米。
本属分布:甘肃:岷县、临泽、玛曲、夏河(拉卜楞入青海:兴海、达日、玛多、泽库、贵德、湟源。四川;松潘、德格、石渠、若尔盖。西藏:比如(曲宗拉)。
科中文名:报春花科
科拉丁名:Primulaceae
本科概述:该科22属,约1000种。广布于全世界,主产北温带和高寒地区。我国有13属,约500种。全国均产,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中1属为特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