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编队2008年12月28,南中国海艳阳高照、海风吹拂,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的官兵列队甲板,隆重举行“走向大洋”宣誓仪式。
经过十天十夜的航行,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亚丁湾当地时间6日凌晨顺利抵达任务海域,正式开始护航。[1]
舰艇编队中国海军两批护航舰艇编队2009年4月13日正式会合,并举行了简短庄重的会合仪式。中国海军第二批护航编队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黄山”号导弹护卫舰与“武汉”号导弹驱逐舰会合,三舰拉响汽笛,同时鸣笛一分钟。
预计约一个小时后,中国两批护航舰艇编队的五艘舰艇将全部会合。其后,首批海军护航编队将启程回国。
据此前媒体报道,海军第二批护航编队预计13日抵达,届时两批护航编队将共同执行一次护航任务,然后实施交接。
4月12日,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执行最后一次单独护航任务。至此,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共护送40批206艘商船。[2]
舰艇编队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于当地时间12日6时(北京时间12日11时)为包括台湾商船“宇善”号在内的4艘船舶组织实施护航。
这是海军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以来的第2次护航行动。被护航的商船有“振华13”号、“振华14”号、“宇善”号和“SAGAHORIZON”号,其中,“振华13”号、“振华14”号来自上海,“宇善”号来自台湾,“SAGAHORIZON”号系在中国注册的菲律宾商船。
这次护航行动由曼德海峡东口启航,全程553海里。
亚丁湾当日上午天气晴好,接受护航的4艘商船单纵队一字排开,驶离会合点,“武汉”舰在一侧靠近中部位置伴随护航。两组特战队员分别登上位于船队队首和队尾的“振华13”号、“振华14”号实施随船护卫。进入海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后,“海口”舰将加入编队,实施机动护航。
亚丁湾海域地处印度洋西角,是连接印度洋与红海的重要海上通道,与红海、苏伊士运河构成连接欧亚的“黄金水道”。
编队指挥员杜景臣少将表示,保障海上运输通道畅通,维护过往船只安全,是包括海峡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此前,护航编队结束第一次护航任务后,在预定海域进行了海上补给和巡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