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山山城山势挺拔雄伟,远望犹如巨大的屏障横亘在市区东方。山形似一仰盆,山城城垣就雄踞在山的脊梁之上。在城垣四面凸起处各有一平台,其中以南平台为最高,俗称南天门,高出附近地面约100米。台上曾发现红色绳纹瓦,推测当年其上有角楼之类的建筑。山城内的主要建筑,即俗称的"水牢"和"旱牢"。"水牢"又名"龙潭",实为蓄水池,位于山城西北隅的最低处,龙潭山因此而得名。池呈圆角"凸"字形,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11.5米。在北壁东端池沿下一米处,有一石砌泄水洞通向墙外。"旱牢"位于山城西南隅近山梁处,距"水牢"420米,平面呈圆形,周壁直立如削,直径10.6米,深2~3米,从不积水。从其地势和深度判断,应是贮存军事物资的地窖或地仓。龙潭山山城(包括蓄水池和地窖)是高句丽王国势力最强盛时期建造的典型的军事城寨,不仅是研究高句丽王国城池建筑的重要遗址,而且是研究高句丽王国北部疆域的实物资料。

高句丽城遗址。位于吉林市区东,距市中心7~8千米的龙潭山顶。山城似一仰盆,中间低凹,城垣雄踞在周围山脊上。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周长2 396米。城墙大部分为黄土 杂碎石叠筑,凹伏处为黄土夯实,厚6~12厘米。西、南、北3面凹伏处各设1门。城垣四面突起处各有l平台,其中以南平台为最高,俗称“南天门”,海拔388.3米。台上有红色绳纹瓦,其中有角楼建筑。城内主要建筑有俗称的“水牢”和“旱牢”。水牢又名龙潭,位于城西北隅最低处,龙潭山因此得名。水牢实为蓄水池,呈圆角“凸”字形,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池东、西、北3壁用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30厘米的 凝灰岩石和花岗岩块石砌筑。此壁东端池沿下1米处,有一石砌泄水洞,可使多余的池水由此溢出。池水终年不涸,并保持一定的水位,可蓄水近l万立方米。旱牢位于城西南隅近山梁处,距水牢420米。用周长25~28厘米、宽20~26厘米的长方形
凝灰岩和花岗岩块石砌筑。平面呈圆形,周壁直立如削,筑于磐岩之上,从不积水,是贮存军事物资的地窖。山城内曾出土金代泥质轮制黑灰色陶罐3件、陶壶l件、六耳铁锅1件、 双耳铁釜l件。1961年,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此山域为吉林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