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ānɡ Pí Shù
【别名】亚婆膏。
【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香皮树的树皮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osma fordii Hemsl.[M.hainanensis How]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剥取树皮,洗净,切片,晒干。夏、秋季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滑肠通便。主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香皮树图册(3)
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色,小枝、叶柄、叶背及花序被褐色平伏柔毛。单叶,具长1.5-3.5厘米的叶柄,叶近革质,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9-18 (-25) 厘米,宽2.5-5 (-8) 厘米,先端渐尖,稀钝,基部狭楔形,下延,全缘或近顶部有数锯齿,叶面有光泽,中脉及侧脉在叶面微凸起或平,被短伏毛,侧脉每边11-20条,无髯毛。圆锥花序宽广,顶生或近顶生,3或4 (5) 回分枝,总轴细而有圆稜;花直径1-1.5毫米,花梗长1-1.5毫米,萼片4 (5),宽卵形,长0.5毫米,背面疏被柔毛,有缘毛;外面3片花瓣近圆形,直径约1.5毫米,无毛,内面2片花瓣长约0.5毫米,2裂达中部,裂片线形,广叉开;雄蕊长约0.7毫米;雌蕊长约0.8毫米,子房无毛,约与花柱等长。果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3-5毫米,核具明显网纹凸起,中肋隆起,从腹孔一边延至另一边、腹部稍平,腹孔小,不张开。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产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林中。越南、老挝、柬埔寨及泰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东罗浮山。
种下等级 | 种下等级:b.Meliosma fordii Hemsl. var. sinii (Diels) Law |
生境 | 常绿阔叶林中, 林缘, 林中, 路边, 山坡路边, 疏林中, 水边, 亚热带常绿林中 |
海拔下限 | 200 |
海拔上限 | 10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种下等级 | 种下等级:b.Meliosma fordii Hemsl. var. sinii (Diels) Law |
生境 | 常绿阔叶林中, 林缘, 林中, 路边, 山坡路边, 疏林中, 水边, 亚热带常绿林中 |
海拔下限 | 200 |
海拔上限 | 10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树皮及叶药用,有滑肠功效,治便秘。
据《植物分类学报》 3: 33. t. 57. 1955. 记载本种被毛短而紧贴,花遥小而与 M. hainanensis How 不同,经观察大量标本,本种被毛的长短及其紧贴与否和花的大小等特征有变异,而且差异甚微;故后者应归入本种。又据《中山大学农林植物所专刊》 5:115. 1940. 记载 M. obtusa Merr. et Chun 叶较小,长5-11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和侧脉较少等特征与本种不同。我们认为这些特征均在本种变异范围之内。应归入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