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打雪

雷打雪

中文名 雷打雪
又名 春雷
解释 雷电是对流云中的放电现象
目录导航

发生机理

雷电是对流云中的放电现象。在冬季,有时高空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会形成“雷打雪”的现象。

但对雪天打雷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因为这在气象史上是概率极小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资料和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要想提前预报出来,真是难上加难。

罕见情况

打雷是云内、云和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这种云叫做积雨云,也叫雷雨云。它是地面受热后,含水汽的热空气不停地上升凝结造成的。夏天,地面温度高,对流旺盛,空气中的水汽多,很容易形成雷雨云。但是冬天,特别是在下雪的时候,地面温度一般来说在2℃以下,几乎不可能形成雷雨云。

发生地点

云南

雷打雪雷打雪小雨、冰粒、阵雨、冰雹、雷暴、霰、雪,2010年2月28晚至29日凌晨,由于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昆明市一夜之间遭遇了6种天气变化。据专家称,这种复杂多变及28日夜间多次出现的“雷打雪”气候现象,在昆明近30年的气候历史记录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安徽

2010年2月10日20时左右,受高空强盛暖湿气流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安徽省凤阳县出现“雷打雪”现象。此前在10日下午出现了冻雨、冰粒,随后便出现了霰和雷暴。

2016年11月23日晚0点至2点20分左右,安徽淮南出现雷打雪现象。

江苏

2010年3月6日,南京在大雪中出现滚滚雷声,在2月9日,南京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雪前雷”,但是由于南京从温度上讲,还尚未真正入春,所以3月6日仍属于“冬雷”。

从1952年以来,南京这样“雷打雪”的天气现象也只有过三四次。

2013年2月19日凌晨,苏州出现雷打雪天气,雷声非常大,路面积雪很厚,路两旁树枝很多都被积雪压断。

2013年2月19日凌晨3点左右,无锡市还出现了雷暴,一边下大雪,一边还打雷,这就是俗称的“雷打雪”。查询历史气象资料发现,从1955年无锡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无锡市共出现过5年6次雷打雪,分别为1970年3月12、13日;1988年3月16日;1993年1月14日;1998年3月20日;2002年1月18日。

上海

2013年2月19日晨,上海出现雷打雪天气,1、3、5、6、8号线地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黄色拥挤区段,4条地铁线路出限流措施。从虹桥机场起飞的近30个航班受到影响。浦东机场今天凌晨开始,受影响的航班也有十余个。两场飞往北京、南京、昆明、广州等多个方向的航班受到影响。截至上午8点30分,上海两机场受影响航班50多个,取消14个。

19日早晨开始,上海的降雪开始加大,并出现少见的“雷打雪”现象,全市普遍出现积雪。在7时左右,正值中小学生开学首日的上学高峰,雪下得纷纷扬扬。教育部门已表示当天学生不能按时到校,不作迟到处理。气象台更新了暴雪及道路结冰警报。

上海中心气象台从18日下午到19日早晨,发出了道路结冰和暴雪警报,并在预警级别上进行了更新。首席服务官傅易对记者说,到19日6时半,上海西北部的积雪已深达2厘米至5厘米。19日上午及中午将是上海降雪的主要时段,下午开始将逐渐减弱,傍晚到次日上半夜转阴到多云。

湖北

2013年2月18日晚,湖北多地出现“雷打雪”天气,省内的宜昌、荆州、孝感等多个地区,也出现类似天气。受上海、江苏、安徽普降大雪影响,19日有10多趟往来华东地区列车出现不同程度晚点。

2013年2月18日,荆州出现雷打雪天气。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荆州市曾出现过20次在同一天打雷下雪的情况。例如:2005年1月24日,2月7、9日;2009年2月28日;2012年2月13日。

2013年2月19日0点02分,武汉出现雷打雪天气。

辽宁

2021年11月7日至9日,大连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暴雪、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且“雷打雪”和暴雨暴雪同时出现。

河南

2023年3月15日夜里到16日,洛阳大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或雪,其中,新安县降雪强度较大,截至16日上午9点半,降雪量已达12.8毫米,且仍在持续。此外,16日上午,嵩县、栾川、洛宁还相继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洛阳市区出现降雪的同时,天空中还响起隆隆雷声,这就是“雷打雪”。[3]

民谚内容

雷打雪雷打雪古人将节气中惊蛰的雷归为春雷。民谚有“冬天打雷雷打雪”的说法,冬季打雷是出现暴雪的先兆。

关于雷打雪这一现象,中国有这样一些谚语:

雷打雪,人吃铁。

正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少秧水,四月秧起节。

正月打雷坟成堆,二月打雷麦成堆,三月打雷谷成堆。

春雷不发冬雷不藏,兵起国伤。

春正月雷,民不炊,为丧为疫。

二月雷不鸣,百果不实,小儿多死。

三月雷不鸣,秋多盗贼。

夏三月不闻雷,五谷不成,人疾病。

五月雷不鸣,大臣卒,五谷减半。

六月雷不鸣,蝗虫生,民不安。

秋三月冬三月雷鸣,兵起,客利主人不利。

秋雷大鸣,五谷不实。

立冬雷发声,秋粜贵。

冬雷震动,万物不成,虫不藏,常兵起。

冬至日雷,天下大兵,盗贼横行。[1]

现象解析

民间有句俗语“正月打雷遍地贼”,意思冬天打雷预示来年收成不好,人们缺衣少食只好去偷去抢了。对此,专家表示这是自然现象,民间说法并不科学。

浙江省气象台专家解释,这种现象虽然少见,却相当正常。冷暖空气交汇比较激烈,暖湿气流快速抬升形成垂直对流,就会形成雷雨云团,从而出现“雷打雪”。这种现象很少见,原因是冬季低层和地面温度本身就很低,对流旺盛到足以产生雷电的机会并不多。

本次降雪过程长三角部分地区出现了雷打雪,专家分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冷空气来之前气温过山车,暖区的回温比较厉害,致使冷空气到来时地面气温相对较高;二是此次冷空气势力强,速度较快,降温快,使对流不稳定加剧。

专家认为,从科学角度而言,正月里打雷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和吉祥与否无关。[4]

注意事项

专家提醒

此番雨雪天气过程会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请注意防范部分公路、铁路、机场和山区可能出现的道路积雪、结冰和冻雨。此外还需做好房屋、设施农业等的加固、保温、清扫积雪工作。冷空气过后气温普遍下降,温度偏低,还请大家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等疾病。

户外保护

在户外遇到打雷要注意什么?

1、在户外,当你看到闪电后3-5秒就听到雷声,说明你接近危险区;如果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此时应该立即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2、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千万不要拔腿狂奔哦,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应该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3、不要停留在高处,比如山顶、山脊或楼顶等地方,也不宜在空旷的地方如操场、广场等地方停留。

4、远离建筑物外露的金属物体,如:水管、煤气管等,远离户外电力设备,如变电箱、配电盒等。[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