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胜景》是由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黄宾虹 的作品。
《蜀中胜景》的尺寸为:75×37cm。钤印:黄宾虹、沐雨楼、杨仁恺玺
款识:钗股漏痕之法参入画中,蜀游蓬溪道上偶写其概,宾虹。
题跋:黄宾虹入蜀游蓬溪道中写生妙品见安徽出版社图册中,癸未春溪仁恺题。[1]
1932年,黄宾虹应四川艺术专科学校讲学之请,赴川并居住一年,开启了他的巴蜀之游。当时他已年届六十九岁高龄,却因对元画中“以屋宇林壑层峦叠嶂胜”的巴蜀山水神往已久,而不畏路途之艰、时局之乱,毅然西行入蜀。蜀游恰巧发生在黄宾虹古稀变法的关键时刻,烟雨朦胧的巴山蜀水,对黄宾虹艺术风格之变化可谓影响深远。
此幅《蜀中胜景》在题词中提到:拆股漏痕之法入画中。拆股漏痕本为“折钗股,屋漏痕。”乃是书法之道,黄宾虹将其转为画法之道。正所谓“以书入画”之道也。
黄宾虹画语,“凡画山,其转折处,欲其圆而气厚也,故吾以怀素草书折钗股之法行之。”,“折钗股”指笔画在转折时笔毫平铺,锋正圆而不扭曲,如钗股一样,虽经弯曲而其体仍圆。黄宾虹把书法的“折钗股”理解为国画的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如折钗股”。
“屋漏痕” 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似断非连。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屋漏痕者,欲其无起止之迹。”黄宾虹用此法理解为国画的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如屋漏痕”。
此幅《蜀中胜景》勾勒山石轮廓之处,用以“折钗股”法,起承转合恰似书法中横竖撇捺,圆润而气厚,颇具立体感。而描写山石肌理,树木纹路之处,则采用“屋漏痕”法,其线若有若无,粗细有致,反复皴擦后,使画面极具质感。苍翠润泽的巴山蜀水,由画面中氤氲而生。
此作品上,除有黄宾虹印以外,另有沐雨楼、杨仁恺玺两枚鉴藏印及一段跋文。杨仁恺有斋名曰沐雨楼。1941年杨仁恺执教重庆私立敬业高级专科商业学校、长江音乐高等专科学校,时任《文物》杂志顾问。抗战时期,杨仁恺移居重庆,和当时在重庆的黄宾虹接触频繁,受益颇多。2003年,当杨仁恺先生再从安徽出版社图册中看到此幅《蜀中胜景》时,已走过了70馀年的光阴。杨老先生不由感慨,题此跋文。[1]
黄宾虹(1865年-1955年),现代杰出国画大师。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6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1887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黄宾虹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画家。其画风与丰富多变的笔墨,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几十年来,黄宾虹的绘画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
黄宾虹的绘画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应已显示出来,而其艺术价值的显现,又是全方位的。除山水画外,花鸟画也境界不凡,书法成就更不能等闲视之;他还有着自己的画学理论建构;其金石篆刻、文字学、考古学也颇有建树。黄宾虹的确是一位“不能仅以画史目之”的学者型艺术家。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荣誉称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