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酒器

青铜酒器

中文名称 青铜酒器
馆藏地点 ——
目录导航

器具分类

饮酒器

青铜酒器——饮酒器青铜酒器——饮酒器(13)青铜酒器用以饮酒主要有爵、斝、觚、觯、角等。

爵是饮酒器的总名,形制为圆形或方形,平底或凸底;有鋬,上面一侧有倾酒的流(壶嘴),另一侧有尾,以均衡流的重量,起到全器平衡的作用。爵的下面有三个高尖足,器口上有二柱,一柱或无柱。

爵起源于西周(公元前1064年-公元前777年),盛行于11世纪后期。

样子似爵,但前后都有尾,无柱,有的角还有盖;盛行于商代。

觚为喇叭形口,细腰,高足;圆形侈口,相当于后代的杯。觥也作盛酒器,多为椭圆形,口上前有流,后有把手。

圆口,有鋬无流,有双柱;盛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形似尊而小,用以饮酒或盛酒。

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觯作方柱形而四角圆,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

青铜杯

青铜杯又称之“耳杯”,如铜陵出土的青铜杯,两边有耳。 

盛酒器

青铜酒器用以饮酒主要有卣、壶、尊、盉等,盛行于商周。

圆形或椭圆形,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

商代的壶多为扁圆;周代的壶多为圆形、大腹;春秋时的壶外形为扁圆、长颈,也有方壶;战国时壶有圆形、方形和瓠形等。

青铜酒器——盛酒器青铜酒器——盛酒器(13)[1]

又称为“樽”,是商周时代汉族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

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牺尊。牺尊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牺尊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

古代青铜酒器中盉的式样较多,一般是深脐圆口,前有流,盖和鋬有链相连接。

贮酒器

古代青铜酒器中用以贮酒的有钟、钫等。钫即方形壶,钟即圆形壶,形体均较大。

酒器规格

青铜酒器青铜酒器周朝时对青铜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

钟、豆、釜等都是中国古代的标准量器,战国时齐国以四升为豆、四豆为瓯、四瓯为釜、四釜为钟。

战国时的釜为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豆似高足盘,或有盖。钟、豆、釜等酒器在商周以前多源于陶制,商周时为青铜制。

作为饮酒器的爵、斝等沿口处均有柱,分为单柱、双柱两种。饮酒时柱则抵住鼻梁,以提醒饮之人,酒多误事,饮酒应适可而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