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醴陵。
在纹饰上,除了各种各样的图案之外,还大量使用了花鸟,走兽、人物等题材,直接以绘画的手法来美化瓷器。这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个先例在装饰技法上也是一项新的发展。自此之后,宋代著名的磁洲窑和其它北方民窑中的黑褐彩绘,以及元、明、清的青花、釉里红这些釉下装饰工艺,都可以说是在长沙窑的影响下而发展起来的,并为釉上彩绘开辟了道路,使我国的彩瓷艺术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醴陵釉下彩瓷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再创造成多色的釉下彩绘。它的出现,突破了千百年来由唐代长沙窑创制的釉下单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单色彩绘之风貌,而使釉下彩瓷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近二十年来,全国各产瓷区陆续以不同的制作规模和各自的艺术风格在烧造这种瓷器,它已成为瓷器釉下装饰工艺中最主要的一种,广泛地博得了国内外人民群众的喜爱。釉下装饰艺术是我国瓷器艺术百花苑中一枝异花奇葩,它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20纪初,著名人士熊希龄等积极推广“一立学堂、二设公司”的主张,引进人才、改良工艺,促成了醴陵多种金属氧化物的高火性釉下彩瓷颜料的研制,创造了釉下五彩瓷,它先用墨勾线,然后用桃红、海碧、金茶等几十种釉下颜料,采用“平混”、“接色”、“深浅”、“罩色”分水技法彩绘于坯上,罩釉高温烧成,烧后墨迹挥发,而呈现白线彩色花纹。 1909-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质地精良、润泽清雅、色丰彩腴、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先后获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至此,醴陵釉下五彩瓷蜚声海内外。
1956年,原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陶瓷研究所聘请名师,传授技艺,使停产25年之久的釉下五彩瓷得以恢复发展。1959年国庆十周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器被选为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和工人体育馆用瓷;首都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用的胜利杯也是醴陵烧制的。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醴陵又成批精制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宴餐具和国家礼品瓷。尔后,毛主席的专用餐具、天安门城楼用瓷、中南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都指定由醴陵生产。醴陵釉下五彩瓷已成为湖南陶瓷的象征。人们通常所说的醴陵釉下彩瓷,就是指釉下五彩瓷器。
釉下五彩这一装饰工艺的创始、正好在醴陵瓷业由粗到细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它是随着醴陵细瓷的烧造成功而出现的。素称“瓷城”的醴陵,位于湘东,是湖南省的一个大县镇,此地交通便利,水陆相连,制瓷原料丰富,土质优良,具有发展瓷业的天然优厚条件。据《醴陵县志》记载,从十八世纪初(清雍正7年)开始烧造瓷器,发展到二十世纪(光绪年间)的最盛时期,全县有瓷厂四百八十多家,窑户主要分布东、北二乡、形成了以东乡沩山为中心的醴陵瓷区。然而从1729年(雍正已酉)到1906年(光绪丙午)的一百七十八年间,这些瓷厂均只能烧造粗瓷,其产品是以碗为大宗的釉下青花器。
本世纪初叶,著名人士熊希龄(字秉三、1866~1950年,湖南凤凰县人),鉴于两个世纪以来粗瓷生产的落后状况和为了抵制洋瓷的侵入,有志振兴湖南瓷业,于是他以出洋考察政治大臣的二等参赞官的身份东游日本,探索新的制瓷工艺。回湘后,又与醴陵县人文俊铎等人共赴醴陵沩山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当时危及粗瓷业生产的九个问题,弄清了发展醴陵瓷业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一立堂、二设公司”(熊希龄禀请湖广总督端方要求设立瓷业公司的呈文,见《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1905年熊希龄呈文禀请湖广总督端方要求设立瓷业公司,得到端方的赞助,于1906年在醴陵城北姜湾创立官办“湖南醴陵瓷业学堂”。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六个月一期)两班讲授,除本省的师资外,还大量聘请江西景德镇的制瓷技师以及日本技师安田乙吉、大凡理吉等为教员。学习内容以专业为主,兼学文化。接着熊希龄又招商集股,在瓷业学堂前购地建设厂房,装置机器,组织制瓷工厂,成立湖南第一家官办瓷业公司,定名为”官办湖南瓷业有限公司”,他亲自担任第一任总经理,锐意改良,专以制作上等瓷器为目的,当时很多的新式瓷器被选入皇宫为装饰品。从此以后,醴陵瓷业遂由乡村发展到城镇,由粗瓷发展到细瓷生产。
多色的醴陵釉下彩就是在这个立学堂、办新厂、设公司、制造高级细瓷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开始色料都是从日本输入,1907年以后,方正式使用自己制造的颜料。尽管当时的色料品种有限,色泽也不够鲜艳,但在九十多年前就能利用各种金属氧化物制成高火性的瓷用釉下颜料,并在颜料品种不多的情况下使釉下装饰效果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面貌,是难能可贵的。
醴陵瓷器画面五彩缤纷,犹如罩上一层透亮的的玻璃纱,色彩显得格外清新、柔和、明亮。釉下彩的釉是一种很坚硬的玻璃质,它保护着画面,耐摩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釉下彩瓷选用特优胎、釉原料和稀土,有色金属矿物研制的色料,以精湛的手工装饰技艺,彩饰于胎釉之间,红1400℃左右的高温烧炼,使色料融于胎釉之中,花纹透过釉层溢于瓷表,晶莹润泽,具有很高的洁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产品造型优美、高贵典雅。画面装饰博彩万物,色彩绚丽,栩栩如生,有“看得见,摸不着,永不褪色”之神秘感。真正达到了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的最高境界。具有釉上贴花、粉彩、喷彩等瓷器不可比拟的优点,不含任何铅、镉等有害物质,耐酸、碱,适合人类对生存环境和饮食餐具的严格要求,实属环保瓷,健康瓷,使用有益健康。
醴陵釉下彩瓷是选用优质高岭土、长石、石英作原料,制出的瓷坯胎质坚细、淡白。装饰的花样绘在生坯上,然后再覆盖一层薄而透明的釉料,最后将它放进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窑中烧制而成。出窑之后,瓷器的颜色变得象宝石那样晶莹润泽。
1909年~1915年,先后参加了湖北武汉劝业奖进会、南洋劝业会,以及意大利,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均分别获得了第一等之奏奖、最优奖和金牌奖、自此,醴陵瓷器名声极盛,“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来醴贩运瓷器者络绎不绝”标志着醴陵细瓷业的第一个光辉的时期。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扬龙,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