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尼鱼龙

秀尼鱼龙

中文名 秀尼鱼龙
首次发现 1984年
分类 鱼龙类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通俗秀尼鱼龙通俗秀尼鱼龙秀尼鱼龙生存于晚三叠纪的诺利阶。它们拥有鲸鱼外形的身体,与长而狭窄的口鼻部。牙齿只在长而尖的口鼻部末端出现。

发现历史

西卡尼秀尼鱼龙(深蓝)西卡尼秀尼鱼龙(深蓝)第一个发现的种是通俗秀尼鱼龙(S. popularis),在1984年成为内华达州的州化石。通俗秀尼鱼龙的挖掘是在1954年,由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Charles Camp博士与Samuel Welles博士的带领下开挖,并由Camps持续挖掘到60年代。Charles Camp在1976年命名它们为通俗秀尼鱼龙。通俗秀尼鱼龙身长15米。

在1990年代,加拿大卑诗省发现了秀尼鱼龙第二个种,西卡秀尼鱼龙(S. sikanniensis),已证实身长达21米长,使得通俗秀尼鱼龙成为较小的种。

西卡秀尼鱼龙的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卑诗省东北部的Pardonet组,年代为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模式标本大于通俗秀尼鱼龙,大约21米长。不同于通俗秀尼鱼龙,西卡尼秀尼鱼龙具有扇状肩胛骨、相当长的椎体。科学家研究这两个种,发现秀尼鱼龙的体型并没有过去认知的高。少数小型物种的牙齿位于齿槽内,这意味幼年个体可能具有牙齿,而成年个体缺乏牙齿。西卡尼秀尼鱼龙的发现,使秀尼鱼龙的地理分布与生存年代扩张到诺利阶中期的卑诗省。

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大型鱼龙类喜马拉雅鱼龙(Himalayasaurus),可能跟秀尼鱼龙是同一种动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