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游览区图册(17)向海游览区总面积为158.2万亩。区内蜿蜒起伏的沙丘,波光潋滟的湖泊,千姿百态的蒙古黄榆,绿浪翻滚的蒲草苇荡,牛羊亲吻着草地,鱼虾漫游于池塘,渔翁、牧童、炊烟、农舍......构成了一组秀丽的田园诗,一幅淡雅的风俗画。这里更为迷人的是鸟类,区内有各种珍禽258种,其中仅鹤类就有6种,目前世界上仅有的1500多只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中,就有60多只在这里生息繁衍,向海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鹤类观赏区之一。这里还是各种走兽出没的天然动物园,在草地中、树林里生活着狍子、黄羊、山兔、狐狸、獾子、灰狼、黄鼠狼、艾虎等30余种大大小小的动物。
游览区内芳草如茵,野花争艳,淡红色的野百合、粉红色的牵牛花、浅红色的芍药花、黄澄澄的蒲公英漫山遍野、芳香扑鼻、一九八六年经国务院批准,向海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和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现已被列入世界A级湿地名册,向海游览区以它独特秀美的塞外草原风姿,饮誉中外,素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的美誉。
游览区内已开发出十几处景观景点,并建有蒙古族民俗村供游人参观娱乐。向海游览区交通便利(白城至向海直达油面公路93公里)、饮食、住宿及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实是旅游观光的理想选择之地。
向海游览区图册(8) | 向海游览区图册(8) |
向海游览区图册(8) | 向海游览区图册(8) |
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20多种林木和200余种草本植物。三条大河(霍林河、额木太河、洮儿河)横贯区内,22个大型和上百个小型自然泡沼星罗棋布,产鱼20多种;鸟类173种,隶属16目、40科、98属,其中有鹤类6种,占全世界现有15种鹤类的40%。珍稀禽类有:丹顶鹤、白枕鹤、 白头鹤、灰鹤、白鹤、天鹅、 金雕等,成为远近闻名的“ 鹤乡”。1981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105400公顷。1992年,我国加入了《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后,向海即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册》。同年被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 级自然保护区》。1993 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纳入“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国家邮政局曾于2005年7月30日发行《 向海自然保护区》特种邮票一套四枚。 借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来描述丹顶鹤故乡——向海的瑰丽景观再恰当不过。向海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西北部,2009年“向海鹤舞”被评为“吉林八景”之一,在中国吉林省享有“东有长白,西有 向海”之美誉,是吉林的象征。
“鹤之故乡、人间天堂”鹤乡之前世今生,魂牵梦绕不了情。
乾隆皇帝曾在向海亲笔题下“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的碑文。
荷兰亲王贝恩哈德到向海观光后,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人间仙境!”
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后说:“我到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象向海这样完好的自然景观、原始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湿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这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
珍:向海湿地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1992年,向海自然保护区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并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 每年吸引大批专家学者来此考察、观光,进行学术交流。国内的鸟类学者和鸟类爱好者,每年也都来此开展科学研究,观看各种水禽和欣赏湿地风光。向海,已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和科研教学基地之一。
绝:除了鼎鼎大名的丹顶鹤,全世界15种鹤类中,向海就有6种,是远近闻名的“鹤乡”;各种珍稀鸟类共173种,《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鸟类向海有49种。另外,这里各种兽类、鱼类、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是亟需保护的珍贵的天然博物馆。
神:向海是个令人情牵梦萦的地方。关于向海的动人传说多如天上的繁星。神奇的是,据说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都会经历一次传奇的体验,留下一段动人的故事,成为他们毕生难以忘怀的情结。
向海旅游区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微微倾斜,海拔在156—192米之间,垄状沙丘与垄间洼地交错相间排列,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沙丘榆林、茫茫草原、蒲草苇荡、湖泊水域的自然景色,孕育了种类极其丰富、起源原始古老的生物资源。通榆县委、县政府依托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色,大力开发旅游业,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举办了系列旅游活动扩大宣传影响面,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主要的景点有鹤岛、博物馆、百鸟园、沙滩浴场、游船渡口、千鸟巢、香海寺、郁洋淀、蒙古黄榆、风车、杏树林等30多个。
鹤岛:位于向海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处,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还要数人工驯化成功的半散养的丹顶鹤。
博物馆:是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微观缩影,体现了向海湿地特性,尤其各种动物栩栩如生。一幅幅白颧筑巢,鹤翔雁舞,仙鹤育雏等真实照片,会把你带入神奇的动物世界。
香海寺:1664年清朝顺治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庙,取名“青海庙”,一九七二年在“破四旧”中毁掉。一九九四年始,对庙宇进行了重新修复,已故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将其题名为“香海寺”。寺内几株参天古榆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仍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人们还赋予古榆美丽动听的传说。
蒙古黄榆林:黄榆光观区距县城约60公里,那里有一片亚洲最大的蒙古黄榆林,面积约50平方公里。蒙古黄榆树是亚洲稀有树种,属于榆科、榆属,是天然次生林,是干旱地区沙丘岗地上特有的树种。
CCTV1曾经播出过的电视剧《 永远的田野》是电视制片人 丛丽“田野三部曲”的收山之作,是电视剧《 希望的田野》和《 美丽的田野》的姊妹篇和结束篇。《永远的田野》由 程煜领衔主演。与前两部相比,该剧主题更宏大,它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人与土地的和谐主题。《永远的田野》以向海自然保护区为实景拍摄基地,通过剧中望海村村民对自然掠夺性的开发所造成的恶果,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向海保护区以其优美的 自然景观、丰富的鸟类资源和完整的 湿地生态系统,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专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前来进行调查和开展科研活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和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等单位,曾先后在这里举办过水禽调查和湿地管理培训班;国内的鸟类学者和鸟类爱好者,每年也都来此开展科学研究,观看各种水禽和欣赏湿地风光。向海,已成为我国 东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和科研教学基地之一。
2011年7月1日,吉林省“引察( 察尔森水库)入向(向海湿地)”应急调水仪式在洮儿河上游龙华吐 枢纽工程现场举行,此次应急补水为向海湿地注入了生命之水。
省政府副 省长、 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王守臣、省政府副 秘书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刘延春、 市长李晋修、松花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松辽委主任党连文等领导出席调水仪式。
仪式由刘延春主持。
李晋修在调水仪式上致辞,他说,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地域最广的自然景观类型之一,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向海湿地的生态保护,历来备受国家及省领导的关注。 温家宝总理早在1998年任副 总理时就提出:要保护好 东部的 长白山和 西部的向海,确保吉林生态环境良好。面对向海湿地不湿、生机不存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水利部、松辽委及时做出“引察入向”应急调水8000万立方米的决定。这是拯救湿地、改善生态的战略性举措。我们一定要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之水,加快推进“引察入向”、“引洮入向”工程建设,为保护好向海湿地这张吉林省名片做出贡献!党连文在致辞中表示,将继续发扬团结治水的精神,与吉林省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对吉林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吉林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王守臣在致辞中指出,由于连年干旱,向海湿地严重缺水,出现了大面积萎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珍稀植物濒临灭绝,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防总决定从察尔森水库应急调水挽救向海湿地。这是国家防总、水利部、松花江防总、松辽委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活、生产、生态、抗旱一起抓的重大举措。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次重要实践,必将进一步改善向海湿地生态环境,更好的挽救濒临灭绝动植物,使向海湿地恢复鹤舞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盛景。
省林业厅厅长张德新、省水利厅厅长宿政、副市长包维国、市政府秘书长许广山、省 防汛抗旱指挥部、松辽委及洮南市、通榆县有关人员出席调水仪式。
仪式前,王守臣一行还实地视察了察尔森水库下游洮儿河流域盐铺水库、盐铺水库跌水四号沟、石灰窑泡、永茂桥调水情况。
据悉,近年来,由于受嫩江流域来水持续偏枯影响,向海湿地严重萎缩,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湿地面积从3.6万公顷锐减到0.36万公顷,减幅达到90%。向海水库水位已降至死水位以下,干涸水面达43.4平方公里,占水库面积的63.5%。此次调水是继2004年成功实施引察济向生态应急补水后,又一次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