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占地1207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846平方米,其中包括5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幢。现有在校学生2039人(含幼儿226人),35个教学班(含幼儿5个班)。学校拥有篮球场2个、露天乒乓球台6个、仪器及器材室1个、图书室1间,64座电脑室1个、多媒体教室2个、“班班通”多媒体教室10个、移动多媒体1套、电子白板一套、教师电子备课室一间、国家农村远程教育“模式二”设备1套,现代化教育设施基本俱全。学校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13人,专科学历54人,其余为中师学历,在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8人,小学一级教师19人。省、市远程 教育教学应用新星各1名,省农远十佳管理员1名,省特级教师1名,市、县学科带头人9名,市骨干教师2名,县学科审核员3名。重视课题研究:国家陶研课题,省、市远教课题,省、市、县教科研课题进行课题研究,以课题促进教学教研。学校重视陶研,发扬陶行知精神,学校于2007年成立了陶研会。
歙县城关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始称歙县“官立两等小学堂”,历跨三个朝代,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
清末时期,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倡办新学。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歙县,众多的地方名流、有识之士纷纷响应,广开学堂。他们既与江浙沪一带的徽商学者频繁接触,又与县府所在地的官员来往密切,追逐西方文化,兴办新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11月间,县城上路街名师吴棣(尊称无敌大将军)在时任知县邓瑜等官员支持下,率先在县城九管的段宅(现斗山街40-1号,图一)创办起歙县第一所由县官府以官费所办的学校 ---“官立两等小学堂”,招生42人,“堂长、教习由吴棣一人兼之”,并由知县邓瑜兼任堂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徽州府学宫“明伦堂”(现歙中明园,图二)修复,学堂由段宅迁至“明伦堂”内的崇圣祠定为校址,以问政书院款产租息及水碓捐等官费为办学经费,实行清廷颁布的“癸卯学制”(即初等修业5年,高等修业4年)。历任堂长有吴棣(奠脓)、江友燮(克庵)、江仁伦(范五)、程致泽(恺周)、李嘉会等。
民国时期,学堂改称学校,分高、初两等。民国元年(1912)1月,“官立两等小学堂”又率先易名为歙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学生87人。在此后的几年内,学校实行“壬子学制”(初级四年,高级三年),皆由名师长校,聘请文、武秀才以上程度者执教,学生增至155人,6个年级,4个教学班。“各乡初等小学毕业之学生升学者,来集于此”,寄宿生近百名。民国十三年(1924)前后,时任校长汪启祚(咏典)招收第一名女生(许似英),开男女混合编班之历史先河。学校的规格及其规模领先于全县乃至徽州六县众多的小学校。
但后因政局动荡,教育经费不足,校长更换频繁,甚有个别校长“吃酒糊涂,人极龌龊,群众不信仰,学校名誉一落千丈”,曾被《微音》刊物曝光,生源流失于他校。(当时城内已有七、八所公、私立小学)
民国二十一年(1932),校名改称“歙县县立明伦堂小学”,实行“四、二学制”,开设课程日趋完善。校长聘请学科知识丰厚、教学能力较强者任教。民国二十五年(1936)聘请第一位女教员(曹志勤,现年90岁)执教。
民国二十六年(1937)秋,学生增至300余名,开设6个班,高初级各三,高级班学额多于初级,“头重脚轻”,系属全县独有现象。然而,11月间,日军飞机轰炸宣城,逼近歙县,人心惶惶,居民下乡避袭,学生走散,学校无形停顿,校长、教员各奔前程。不久,国民党军队占驻校园,校产无人守护,损失惨重。
民国二十七年(1938)春,县城局势渐趋稳定,县政府面临全城所有小学停办的局面,令汪洪炯为校长,负责复校。四月,“明伦堂”校舍仍被占驻,学校迁址于“南街女子小学”原址(现新南街长青中学教工宿舍区,图三),校名改称“歙县城中小学”,学生仅有40余名。是年秋,因居民返城,学生猛增近400名,设九个班,本部无法容纳,故辟“张芾庙”(西街初小原址,现粮食局德康大药房处,图四)为分部。翌年秋,生源继续增多,校舍人满为患,又索回“明伦堂”为高级分部。
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国民政府实行“政教卫合一”,小学管理权归属乡镇。校名因此而改称“徽城镇示范中心学校”,由镇长兼任校长,但不懂教育,人面不熟,聘不上名师,只得邀县督学共同维持学校现状,时仅半年。同年秋,为挽回“学校工作不振,质量处于低谷”的局面,县长马坰特邀柯敦厚出任校长。柯到任时,曾在聘请名师,改进教学诸方面作出努力,争取学校有起色,奈宥于经费困难,加之身体健康因素,任职一年半而离职。
四十年代初,国民政府规定每县设一所示范中心学校,办出成绩,作为典型。民国三十三年(1944)春,学校确定为县重点小学,更校名为“歙县示范中心国民学校”,学校工作也随之复苏。但校舍破旧,又分设几处,管理不便,县政府决定在城东公园(行知小学现址)新建校舍,于同年4月4日(民国时期“儿童节”)破土奠基,年底完工。新校舍平房6幢,每幢教室、教师宿舍各两间、休息室一间(图五)。
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学校迁入城东公园新址。此时,县政府又规定:“小学经费全部由所在地乡镇筹措。”原本由县拨款的教育经费断源,学校只得以征收学生学费为主、争取乡镇补贴为辅,财力相当吃紧。
民国三十五年(1946),“歙县县立简易师范”已在歙南深渡创办。按当时政府之规定,挂“简师附小”牌子,经费可由县拨。为此,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季,濒临停办的该校,经多方争取,终于挂牌为“歙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实际并未承担师范的见(实)习任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冬,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部设在该校,学校只得将师生迁出校园,分散于上路街毕祠(图六),原行知小学(现教师进修学校校址,图七)、斗山街32号许宅(图八)、武庙(现天灵寺旁,已拆,图九)四处上课。
民国三十八年(1949)4月28日,县城解放。5月,学校又迁回原址。6月,新旧政权交接时,该校共有学生383人,教职员16人,班级10个。
新中国成立初期,深渡“简师”已并入歙师,“简师附小”之称也随之落下帷幕。1949年9月,“简师附小”改名为“歙县县立城关完全小学”,由县政府直管,许翮为建国后首任校长。此时,学生400余名,开设12个班,沿用“四·二”旧学制。同时,校青年团和少年儿童队组织相继成立。
1950年,因该校与“歙师附小”(校址在原文化馆内,现改建为徽园)距离咫尺,两校学额均不足。县政府为节省人力、财力报经行署批准,于3月份将两校合并,统称“皖南区歙县师范附属小学”。城关完小校址(城东公园)作为本部,开设12个班,南街原城中小学校址作为分部,开设5个班,共17个班,由郓(师统一领导。歙师教导主任柯敦厚兼附小部主任,时任校长何如山改任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校务。同年八月,行署又认为 两校合并后“规模太大,行政及实习教学上诸多不便”,决定整编。城东公园校址转让给“附小”,开设8个班,其余9个班归重新恢复的“城关完小”安排,南街作为“完小”本部,斗山街许宅作为二部。这一年内,校长调换达五人之多。
1951年1月,校名改称“歙县城关小学”。9月,学生数528人,班级13个。翌年秋,学生数达623人,又增设两个班。1953年,河西的“江西小学”并入该校,学生增多,校舍奇缺,只得陆续在“张芾庙”、河西巴祠(河西小学原址,现土产公司仓库,图十)、斗山街许宅分设教学点。1952年,学校被县定为重点小学。但是,硬件设施严重地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是年秋,县政府决定拨款新建校舍,校址勘定在小北街“营房里”(即现校址),并于1953年春破土动工。
1954年7月,校名改为“歙县城关第一小学”(原行知小学改为城关二小)。
1955年夏,新校舍全部竣工(图十一)。是年秋,学校迁入新址,学生近千人,开设20个班。此时的校舍设施和办学规模均居全
地区小学之冠,享有“江南第一校”之美称。
1956年春,因城关二小并入徽师附小,该校又易名为“歙县城关小学”,同时县政府调派中共党员王致华任该校校长。9月,中共城关一小支部成立。此时,县诸多教育机构,如北京语音训练班、县函授分校、县教研组、机关职工业余学校、扫盲办公室等均设在该校,堪称该校是“全县小学的中心”。学校名气骤增,生源不断增多,新建教室饱和,县政府再次拨款,在两幢楼房之间建一幢“中楼房”(图十二),还建厨房(含餐厅)一幢,于1957年夏竣工。
1958年春,在“整风反右”中,教师中6人被错划右派,2人因历史问题受错误处理(后均已甄别平反)。他们中的多数皆为教学骨干,教学质量明显受挫。但随之而来的是进入“大跃进”年代。学校顺应时势,在郊外开垦“小农场”、“卫星地”,在校内建“小高炉”,印刷等十几个小工厂也一时应运而生。此后,小工厂压缩开工时间,师生转为去公社摘茶、支援生产队“三夏”、“三秋”,教学时间相应减少,教学质量下降,但就全局而言,学校并未逊色。
1961年,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教育部关于“以教学为主”、“纠正劳动过多”的指示下达后,学校小工厂无形下马,工作重心转移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上来,教学秩序得以恢复。1962年6月,学校被确定为地区重点小学。
1964年春,学校学生数达1400余名,开设26个教学班,连饭厅亦作教室之用。是年秋,为缓解学校压力,县文教局决定,抽出教师12名,在原行知小学旧址设立分部。同时,为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又在河西龙王庙(现河西路22-7号民宅处,图十三)办一“耕读班”,招生30余人(三年后解散)。1965年8月,分部改设为“城关二小”,实行“公办民助”。翌年4月,两处机构配齐,该校复名 为“歙县城关第一小学”。
1966年5月,进驻学校的四清工作队撤离,文化大革命开始。暑期“集训”,教师中6人受冲击而被调离(后已调回并平反)。1967年1月,学校成立“红卫”、“红旗”造反队,造反派掌权,校领导以当权派靠边接受批判。66届毕业生返校编为七年级。学生半天上课,半天闹革命。8月,县城武斗,学校停课半年。1968年3月,学校“复课闹革命”。5月,两派联合,成立校革委会。工宣队进驻学校,“清队”开始,教师中8人受批斗(后已乎反)。10月,撤销校革委会,成立“校教育革命领导小组”。此时,县革委会宣布改“重点学校”一律为“普通学校”,归乡镇管理。
1969年2月,学校附设初中班,编为2个班(此后两年各招一个班),并成立“红卫兵团”、“红小兵”组织。9月,小学实行五年制,并分出部分师生,于南街成立“五七”小学。1970年2月,歙县印刷厂管理校,并赠送两台圆盘机,协助学校创办起“城关一小印刷厂”。
1971年11月,学校党支部恢复活动,江根金负责党务工作(半年后调离),丁国屏任校革委会主任。1972年3月,初中班合并于歙县二中(校址在现县中)。学校着手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德智体诸方面工作也逐步全面展开。此后,虽经“评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马振扶事件”、“黄帅日记”等运动的干扰和冲击,学校工作仍有条不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层教育体制改革,学校不再设立革委会,恢复校长负责制。8月,县委组织部和教育局分别配齐正、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教师转由县教育局管理、调配,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学制,改为秋季始业,同时恢复小学升初中的文化课招生考试。是年,县将该校上报地区,请求列入地区重点小学(全地区六所),但未认可。
1979年,学校被县定为重点小学。1982年,学校以“领导班子健全,教师认真负责,学生成绩提高较快,图书、仪器、设备较为充实”等优势,再次跻身于徽州地区重点小学之行列。
1983年,“五七”小学撤并,部分师生复归,学生总数达1222人,开设24个班,教职工62人,新教师所占比重较大。教师队伍中的“以老带新、互帮互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1984年,省普及初等教育检查组来校检查验收,“十项资料,齐全翔实,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初中招生录取率等各项指标在全县占首位。”校办印刷厂经过15年的努力,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更新技术设备,逐步扩大规模,成为徽州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典型之一。
1986年,县委、县政府遵照中央规定,作出“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规定,徽城镇教育委员会成立,学校归属其管理。同年,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开始实施。学校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巩固和发展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划,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面对城区学校的激烈竞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狠抓课堂教学,开辟第二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强劲的优势。
1990年,学校学生数增至1432人,开设26个班。为解教室紧缺之急,县拨款于暑期将校内第三排平房各加一层,扩建教室、房间各四间,满足了秋季招生需求。(图十四)同年11月,该校首批进人“县合格小学”之行列。
1991年,县又对该校普及初等教育工作进行复查、考核,并作出如下评论(摘要):学校办学思想端正,实行科学管理;校长丁国屏工作兢兢业业,善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教师热心教育,坚持改革开放;勤工俭学成绩较显著。
1993年3月,市“普九”检查组来校验收检查,充分肯定:“(城关一小)各项软件齐全,硬件也达到了一定的力度。”并称赞校办工厂筹资6万元,增添图书万余册,购置电教设备,努力为电化教学服务,“小学具有如此潜力,这在全市是独一无二的。”是年,学校又筹资40万元,扩建校印刷厂厂房,新建临街店面房9间(图十五),勤工俭学效益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继续得以提高。
1995年11月,县教委正式授牌,命名该校为县“合格小学”。12月,学校又被黄山市教委命名为“文明学校”。
1996年11月,学校历史上任职最长的丁国屏校长到龄退休,王有春任第一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1997年12月,王有春出任校长。一个由老中青结合、精明强干、勇于创新的校领导集体组成。是年,歙县“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此时学校学生数1399人,开设27个班。当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班学生体育合格率、毕业率和升学率五项指标均达100%,并荣获“省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从规模到质量皆为全县一流,被县定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
1998年,省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发了《实施(小学管理规程)方案》。明确规定小学应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领导班子与时俱进,锐于改革,以“落实‘两全’方针,强化内部管理,争创黄山市一流学校”为主题,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为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日有长进”为校训,提出“三风”(校风、教风、学风)的具体要求。学校决心利用五年或稍长一段时间,“软件”、“硬件”一齐上,勤工俭学再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科学管理,争创一流”。同年7月,学校社会集资146万元,在小北街沿街一线兴建店面34间,教师宿舍17套,同时新建印刷厂仓库1个。
1999年夏,继小北街商业群竣工后(图十六),学校又以“省义教工程”资金,县财政拨款,校自筹资金“拼盘”方式,拆除三幢旧楼(危房),建造一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五层教学大楼,并于同年8月公开招标后破土动工。是年,校办印刷厂经建章立制、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后,更厂名为“黄山市科教印刷总厂”(图十七)。
2000年秋,新的教学大楼竣工,总投资342.8万元,(图十八)全校师生乔迁新楼。为弥补基建资金短缺,全校在职和退休教职工率先义捐,此举虽是“杯水车薪”,但却属功德无量,为此立“义捐功德碑”一块。
2001年春,学校在强化内部管理,全方位地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汇编成《制度与管理》一册,市教委主任梁红华、县教委主任洪岩辉分别题词、作序,教师人手一册,市县不少兄弟学校亦前来取经仿效。是年秋,学校五年级学生完成学制分流(60%升人初中,40%进入六年级),全面实行“小学六年制’’学制。学校在“以陶为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等方面的“软件”建设上也随之环环紧扣,步步深入。
2002年,学校在省政府有关政策扶持下,争取项目投资,增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建成64座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29英寸以上彩电10台。校印刷厂又筹资新增单人课桌椅700余套,内部设施明显改善。
2003年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全校师生严防死守,确保安全无恙,学校秩序正常。是年8月,根据国务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决定,撤销乡镇教委,学校归县直管。秋,一年级起始班根据校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全部使用新教材,进行课改实验。同年11月,学校、社会、家庭相互沟通的校《晨光》报创刊,县主要领导熊军、倪建胜、徐东海、柯勇、汪小顺等分别为该报题词。同年年底,校办印刷厂总值已达239.7万元,年产值达103.5万元。
2004年2月,根据县统一部署,实行企业改制,校办印刷厂以“整体租赁”的方式转为个私企业。3月,校党支部划转县教育局管理。同月,校退休教师协会理事会成立。8月,徽城镇范村小学划归该校管理。秋,学校又新建1间64座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增添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开通“校园宽带网”。同期,学校还投资22万元,改建校大门,浇筑校内水泥路面,增建2间店面房。(图十九)如此校容校貌,群众称赞不绝,堪称全市一流。是年11月,校自行选编的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选读》一书面世,受到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赞赏,省教育厅确定该校为该项“工程”的试点学校。
2005年1月,经县教育局批准,该校恢复原校名为“歙县城关小学”。目前,全校正式教职工75名,学生总数1776人,31个教学班,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重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