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
广府文化分布于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是其重要聚居地。广府人是三大民系中最先形成,也最早受到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最具开放性。广府人易于接受外来事物,敢于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第一个工程师詹天佑、第一个飞行员冯如即为杰出代表。广府人具有冒险、创新精神,在近代史上极具反抗性和斗争性,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中,广府人敢为天下先,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华南人才汇聚中心。
广府人具有务实精神,政治观念较弱,商品意识却很强,而广州商人在清中期就已闻名全国。商品意识不仅弥漫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这就使得人们过于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民系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强烈的商品意识也带来了投机性的负面作用和较为浓厚的宿命观,如广府人开的商店中普遍可见供奉着财神——关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存在迷信命运,敬奉鬼神等不良风气。即使在学术思想上,他们也强调学以致用。
广州向来是岭南文化中心,所以经常被用来指代广东文化,广州话被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被称为“粤剧”、“粤曲”;广州菜被称为“粤菜”;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粤绣”、“广彩”、“广雕”等。
潮汕
潮汕人主要居住在由韩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冈河三角洲组成的潮汕平原。这里地理范围狭小,资源贫乏,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造就了潮汕人冒险开拓、刻苦耐劳、注重义气、勤俭立业等性格特征,最为突出的是强烈的凝聚力。潮汕人很早就到香港和东南亚等地谋生,在异乡的土地上生活,潮汕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照应、团结互助的风气。
潮汕人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潮汕地区的海外贸易开始较早,北宋就有印尼的商船到潮州进行贸易。明清时期,潮汕地区已有发达的海洋性商业贸易活动。潮汕人所具有的超强适应力、竞争力和团结力,使得他们在海外贸易中非常受用。很多潮汕人从做小商小贩起家,最终发财致富。
世界各地有华人的许多地方都建有潮州会馆。明清时期,在国内的许多商埠也都设有潮州会馆。现在,在东南亚各国和美、加、澳等地也组建有潮人社团。1981年成立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性聚会。1997年第八届年会第一次在潮人本土汕头举行,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向大会发来贺电,潮商在海外影响可见一斑。
客家
在客家人南迁入粤时,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已有广府人和潮汕人生活,他们不得在内陆山地。山区耕地有限,不能容纳众多的人口,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经常迁徙。在长期的迁移过程中,客家人养成一种刻苦耐劳,自立自强的淳朴民风。
客家山区交通不便,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在历史上的多次迁移中,他们大多是整个家族集体迁徙,因而客家人的家族观念特别强固。其表现有二:一是祠堂设施的完善和族谱连续修撰。二是民居方面出现了超大型的土楼和楼房组合成的围龙屋。客家人崇尚读书,外出求学蔚然成风,与广府人、潮汕人的重商情节大不相同,有“文化之乡”的美誉。由于重视教育,客家人在历史上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如清代杰出诗人、书法家宋湘,中国近代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黄遵宪,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丁日昌,著名华侨实业家姚德胜、张弼士,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等。
客家人重耕读、轻工商的观念以及小农意识,使客家人在国内外的经济活动中缺乏竞争力,也与同在岭南的广府人和潮汕人拉开差距。客家华侨经常为家乡慷慨解囊捐资办学,扶持公益事业,却很少投资设厂。近年以来,这种情形才有所突破。
广府
民居:清末广州的西关民居密集,形成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内部布局紧凑,间隔灵活,正立面之门有“三件头”(脚门、趟栊和大门)。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居宅,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骑楼。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有广东四大名园之称,均值得游览。
粤菜: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五味俱全,浓淡适宜。“龙虎斗”、“菊花三蛇羹”、“瓦钵炖禾虫”、“开煲狗肉”、“粗盐翱乳鸽”,成为公认的美味佳肴。鸡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显粤菜的制作功夫。
潮汕
民居: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寨”,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以巨石为墩的潮州湘子桥,建造年代从南宋至明代,被誉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工艺美术:潮汕地区是中国工艺美术10个重点产区之一,潮汕工艺美术品类丰富,其中最具盛名的是瓷艺、刺绣和木雕。
潮菜:潮汕饮食最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工夫茶。潮菜选料广而重海鲜、制作精而重清淡、佐料多,重“合味”。制作精细的潮菜菜式中,不仅有着名贵的燕窝、鱼翅、鲍鱼烹制的精品,也不乏粗菜精制的特色菜,如地瓜叶做成的“护国菜”,芋头做成的“芋泥”,大芥菜做成的“大菜羹”等。工夫茶从茶具、茶叶、用水、冲泡到品尝都十分讲究。茶具用宜兴茶壶或盖瓯及小瓷杯,茶叶用乌龙茶,冲泡有包括纳茶、候汤、冲泡、刮沫、淋盖、烫杯、洗杯、筛点等步骤。
客家
民居:民居方面出现了超大型的土楼和楼房组合成的围屋。建筑多以夯土或土坯砖为材料,渐而发展到以花岗石、大青砖为建筑材料,十分坚固,规模巨大。现存土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自清康熙初年至20世纪70年代,兴建了不少土楼建筑。围楼大多为圆形和方形,大型圆形围楼高达4~6层20余米,多达四环。目前在省内多处有分布,以梅州地区居多。
客家菜:称“东江菜”,口味偏于浓重,主料突出用肉类而少用水产,其特色是“咸、肥、香”,重实惠,多吃熟食,喜吃干腌菜。客家菜以砂锅菜见长,造形古朴,保留较多的古代中原烹调法。传统菜式有盐(火+局)鸡、酿豆腐、梅菜扣肉、酒鸡、肉丸以及各色酿菜,特爱吃狗肉。
广府
广州:黄花岗、中山纪念堂、广州博物馆(五羊塑像)、光孝寺、上下九西关风情商业步行街、中信广场、黄埔军校,以及集岭南民间工艺之大成的陈家祠。
佛山:“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山祖庙、南海康有为故居、南海的西樵山、顺德西山庙,三水芦苞祖庙等。
肇庆:七星岩风光和石刻。
潮汕
潮州:始建于南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的广济桥、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以及始建于宋代、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全长2.6公里的古城墙,有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齐名的明代建筑广济城楼等。此外还有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贵历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潮州八景”凤凰时雨、湘桥春涨、鳄渡秋风、北阁佛灯、龙湫宝塔等景点,如明珠散落于韩江两岸,与古城墙、滨江长廊和古城内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一起,构成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壮丽景象。
汕头:在海湾大桥上可览百载商埠日新月异的市区新貌,南澳岛上可以感受渔家风情。
客家
现在梅州市保留下来的围龙屋,仅在梅州城区和城郊40公里内就有几百座。方形围楼和圆形围楼在与闽西邻近的广东饶平、蕉岭、大埔、丰顺有零星分布。兴宁有宁新刘氏大刘屋(围龙屋)。八角形土楼仅在广东饶平发现两座,其中饶平南联村道韵楼规模不小。
合作单位:广东省旅游局
乾隆四年(1739年),广州科举考试考场上,考官看到一位叫梁自适的考生后暗自吃惊,这位考生年届百岁,但耳聪目明,才思还算敏捷,很快就交了卷,番禺人梁自适50岁时才中秀才,到了100岁还上考场。乾隆皇帝闻报后,下旨要地方官对这位全国最老的科举考生“格外加恩”,后来又颁旨称赞“耄年好学”,特赐举人以示褒奖,并且发了赏银30两。
清朝广东兴起建书院高潮,带来了科举制度的兴旺,以科举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体系也培养了一批像梁自适这样的忠实信徒,直到百岁还不放弃,也由此可见清朝广东读书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因为各地录取考生的学额固定,随着客家人迁入广府地区,挤占了当地人录取功名的机会,所以在清朝年间还引发了多起官司,广府和客家的读书人放弃矜持,到官府一见高低,最后也成为引发惨烈的广东土客大械斗的旁支原因之一,双方乡绅不时担任冲突的领头羊。
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要求地方创办省会大书院的一纸诏书,使书院在发展了几百年之后得到官方认可,取得了完全的合法地位,一时全国官、私立书院规模空前绝后,达到数千所。从康熙元年(1662)至嘉庆末年(1820),广东创建的书院255间,盛极一时。以清代广州府为中心,聚集着数百家书院,形成当时国内罕见的教育网络。
后来西风渐进,康有为在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崇尚今文,兼治西学;张之洞开创广雅书院,分为经、史、理、文四科,使广府书院制度更进一步。
清代,在商贾云集、足以代表身份的广州西关,状元梁耀枢住在十一甫,榜眼谭宗浚住在十二甫,探花李文田住在至宝桥。那时广州的潘、卢、伍、叶四大富商家族中,潘氏住在颜家巷与海山仙馆,卢氏住在十七甫,伍氏住在十八甫,叶氏住在十六甫,获得功名的读书人与当时大富商隔巷而望,可见功成名就的读书人地位之高,财力之殷实。
在清朝之前,广东地处南疆,珠江流域疏远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书院并不多,科举之风也不算盛行。但清朝盛行之后,新的思潮迅速影响全国。岭南地区一直在接受中原文明的同时创造了自己的文明。
更早前的文明从中原地带发出后,余浪波及到岭南,在波浪的中心地带中原地区,新的文明取代了旧有的模式,而那些被取代的模式在相对偏僻的岭南地区却得以存留至今,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就如同茶道,明中叶以后江浙地区经济繁荣,成为功夫茶中心区,到了清代,文明发源地的苏杭功夫茶失传,而在闽、粤地区仍然流行,潮汕成为功夫茶的中心地区。
在华夏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曾经有多个民族栖息生活,然而多年的民族交融以后,融进汉民族,偌大的地方,属于同一种方言——北方方言片区,而在广东一省,竟然有三种方言:广府人的粤方言、潮汕人的闽方言,以及客家人的客家方言。在我国汉族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中占据三个席位。究其语言源头均与北方南迁迁入的汉族有关,三种方言中,广府人和潮汕人的祖先可能来自中国北方较偏北的地区,在南迁过程中较少融入华中汉族和华南汉族的成分,而客家人的祖先可能来自中国北方偏南的地区,他们在南迁过程中可能与沿途的居民有较大程度的融合。由这三个民系各自的方言中可以探究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遗韵。
广府背景
南雄珠玑巷传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流传很广,说的是南宋时宫中的一个妃子得罪了皇帝,从皇宫逃出,逃到南雄珠玑巷。后来风声走漏,朝廷派兵剿灭,这里的人害怕牵连,连夜扶老携幼往南迁移到珠江三角洲,于是这里的很多地方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过来的。刘志伟认为,如果把这个传说认定为史实是不可靠的,但毕竟是重要的历史记忆,而这种历史记忆的传承对区域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同意科大卫的说法,认为这与明朝初年广东人的入籍问题有关。当地的土著、贱民为了取得合法身份,千方百计地希望政府把他们纳入户籍当中,为了与已经在籍的那些人保持一致,便采用了南雄珠玑巷迁来的说法,以证明他们的中原身份及其正统性。这个传说的普遍化是在面临入籍困境的情况下造成的,是与明朝初年广东特殊的社会环境有关的。因此,无论是由于表面上的强调来自中原正统的身份,还是由于背后所反映的对入籍的追求,在刘志伟看来,这一传说都是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家认同建立的手段和结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