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钓樟

拉丁学名 LinderachuniiMerr.
被子植物门
中文学名 鼎湖钓樟
樟科
双子叶植物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6米。幼枝条纤细,直径1毫米左右,初被毛后渐脱落。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急尖;纸质;幼时两面被白色或金黄色贴伏绢毛,老时毛仅在叶脉、脉腋处残存,叶干时常为橄榄绿色,三出脉,侧脉直达先端;叶柄长5-10毫米,初被贴伏状白色或黄色绢毛,后毛脱落。

伞形花序数个生于叶腋短枝上,开花时由于短枝伸展,因而花后期的伞形花序位于当年枝基部;每伞形花序有花4-6朵。雄花序总梗长5-7毫米,被微柔毛,花梗长2-3毫米,密被棕褐色柔毛,于着生处有总苞痕一圈,花被管几平展,内外两面被浓密长柔毛,花被片长圆形,先端短渐尖或圆形,长1.4毫米,宽约0.5毫米,外面被柔毛,内面无毛;雄蕊长约1.3毫米,花药宽椭圆形,花丝长1毫米,被棕黄色柔毛,第二轮基部稍上方着生2个具柄倒卵形腺体;退化雌蕊长0.5毫米,子房椭圆形,花柱柱头不分,先端呈一小凸尖。

雌花序总梗长3-4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约与总梗等长;花被管漏斗形,长约1毫米,花被片条形,先端渐尖,尖头钝,长1.5毫米,宽约0.3毫米,内轮较外轮略长,外面被棕褐色柔毛;退化雄蕊条形,长约1.2毫米,被棕褐色柔毛;第三轮中下部着生2个椭圆形长约0.5毫米的腺体,子房椭圆形,长约。.7毫米,连同花柱被柔毛,花柱长1毫米,柱头盘状。果椭圆形,长8 -10毫米,直径6-7毫米,无毛。花期2-3月,果期8-9月。[2]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中国广东、广西。[2]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杀虫;敛疮止血。主治疥癣痒疮;外伤出血;手足皲裂。行气宽中;散瘀止痛。主治跌打肿痛;脘腹胀痛;跌打伤痛。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研末掺。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