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禾虫

炖禾虫

中文名 炖禾虫
英文名 stewedTylorrhynchus
口味
目录导航

美食简介

〔主料辅料〕

  禾虫…………1000克去壳鸡蛋……200克

炖禾虫炖禾虫(5)  肥叉烧…………75克炸油条…………50克

  炸蒜肉…………50克陈皮未………1.5克

  柠檬叶…………5克榄角……………25克

  精盐…………7.5克味精……………5克

  黄糖……………5克胡椒粉…………2克

  芝麻油…………5克花生油………100克

  〔烹制方法〕

  1.将禾虫洗净捞起,用洁净毛巾轻轻吸于水分,盛入瓦钵,加入花生油l00克,静置10分钟。

  2.将叉烧切成中粒,榄角洗净粗粒,炸油条横切,成5毫米的小块。柠檬叶切成细丝。

  3.把鸡蛋、叉烧、油条、陈皮末、蒜肉、精盐、味精、糖、胡椒粉、麻油,一并放入禾虫瓦钵里拌匀,入蒸笼用中火炖约1小时至熟,转放在小炉上用微火烤干水分盛起,淋油50克,撒上胡椒粉、柠檬丝即成。

  〔工艺关键〕

  1.禾虫身软如蛋,外表青黄,中有白浆产于海滨沙田禾根。

  2.榄角是广东所产的乌榄。色紫黑,夏秋采集加工成榄角,其核可取榄仁。为岭南著名食品之一。

  3.炸蒜肉制法:去皮蒜切去两端,放入五成熟的油中炸至金黄便成。

  4.食用炖禾虫时,不要加酱油,否则影响香味。

  〔风味特点〕

  1.禾虫是沙蚕的一种,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能游泳。身长10厘米左右。平时栖息于泥沙中。生殖季节或夜出觅食时方游出水面。我国黄海和渤海沿岸很多,同属有多种,分部于长江口的日本沙蚕,欲称“水百脚”,秋季常由海上溯河日或到田中生殖。广东的禾虫,每年于农历4月和8月乘潮而出。一向是盘中佳肴。《顺德县志》载:“禾虫,制之作酱或腌咸晒为干,味皆美,长州学士陈璋竹枝词云:“粤人生性嗜鱼生,作脍无劳刮镬鸣,此士何来多性味,禾虫今亦列南烹。”

  2.此品膏状,虫条与虫膏均匀交错,色泽金黄,味道鲜香,含高蛋白,营养丰富,是珠江三角洲老少皆喜食的佳品。

禾虫介绍

禾虫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的全体。体细长稍扁,长40~80毫米,宽约5毫米,全体有60多个体节。栖于沿海、河口或稻田中,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是当地人民喜食的美味海鲜。

广东斗门县产者粗大肥壮,常供出口。[1]

适合人群

疮疡勿食,有湿者食之则腹滞痛。喘嗽者忌。

食疗作用

禾虫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

具有补脾益胃,益气生血,通利小便的功效;

主治脾气虚、血虚、贫血、小便不利。

禾虫营养

禾虫,生长于咸淡水交界处稻田泥沙中,以腐烂的禾根为食,故得名。禾虫广泛分布在珠三角的水稻产区,也是广东特有的一种传统田基美食。禾虫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高,味道非常鲜美、香甜,极受当地群众所喜爱。禾虫炒、炸、熏、蒸、生晒、腌制样样均可,将禾虫晒干了用来煲汤还可除风湿。菜式也相当丰富,有炖钵仔禾虫、生炒禾虫、禾虫蒸蛋、煲禾虫莲藕眉豆汤、咸禾虫蒸肉饼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