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车辙

长者车辙

中文名 长者车辙
来源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目录导航

词语介绍

词目:长者车辙

拼音:zhǎng zhě chē zhé

[1]

详细释义

典源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2]

译文

陈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中贫穷,喜欢读书,有田地三十亩,仅同哥哥陈伯住在一起。陈伯平常在家种地,听任陈平出外求学。陈平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有人对陈平说:"你家里那么穷,吃了什么长得这么魁梧?"陈平的嫂子恼恨陈平不看顾家庭,不从事劳动生产,说:"也不过吃糠咽菜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陈伯听到这些话,赶走了他的妻子并休弃了她。等到陈平长大成人该娶媳妇了,富有的人家没有谁肯把女儿嫁给他,娶穷人家的媳妇陈平又感到羞耻。过了好长时间,户牖有个叫张负的富人,他的孙女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陈平却想娶她。乡镇中有人办丧事,陈平因为家贫,就去帮忙料理丧事,靠着早去晚归多得些报酬以贴补家用。张负在丧家见到他,相中了这个高大魁梧的陈平;陈平也因为这个缘故,很晚才离开丧家。一次,张负跟着陈平到了陈家,陈家意在靠近外城城墙的偏僻小巷子里,拿一领破席就当门了,但门外却有很多贵人留下的车轮印迹。张负回家后,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打算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说:"陈平又穷又不从事生产劳动,全县的人都耻笑他的所作所为,为什么偏把女儿嫁给他?"张负说:"哪有仪表堂堂像陈平这样的人会长久贫寒卑贱呢?"终于将孙女嫁给了陈平。因为陈平穷,张家就借钱给他行聘,还给他置办酒宴的钱来娶亲。张负告诫他的孙女说:"不要因为陈家穷的缘故,侍奉人家就不小心。侍奉兄长陈伯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嫂嫂要像侍奉母亲一样。"陈平娶了张家女子以后,资财日益宽裕,交游也越来越广。

释义

陈平小时家境贫寒,以破席为门,却有很多长者乘车去拜访他。后遂用“长者车、长者辙、门外辙”等指前来寻访或相送的长者车马,多言其人受到长者的器重,有对其才德的称美之意。用“席为门、席门”等谓贫居寒门。[1]

用典示例

【长者车】张九龄《送宛句赵少府》诗:“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黄庭坚《戏赠彦深》诗:“虽无厚禄故人书,门外犹多长者车。”朱希晦《寄周廷石》诗:“门外曾无长者车,一身奔走岂安居。”

【长者辙】宋之问《伤王七必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诗:“尝忝长者辙,微言私谓通。”韩液《公孙弘开东阁赋》:“门多长者之辙,奄有辉光;座必非常之人,亘以年岁。”杜甫《酬韦韶州见寄》:“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门外辙】范成大《李仲镇懒窝》诗:“争如懒窝高,门外辙常满。”苏轼《游惠山》诗之三:“一瓯与谁共,门外无来辙。”陆游《苦贫戏作》诗:“客散难求门外辙,衣穿徒有鬓边丝。”

【席为门】杜甫《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陈师道《送河间吕令》诗:“独能怜此老,肯避席为门。”

【席门】《南史·袁灿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席门长掩,三径裁通。”王廷陈《与殷子书》:“席门之眷,瓮牖之宾。前微无闻,旧彦缺录,而豹姿突变,骍角旋生。”[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