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卫校

达州卫校

中文名称 达州卫校
现称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别 公立学校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达州卫校实训图达州卫校实训图达州卫校现称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川东明珠--四川省达州市。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是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结晶。学院拥有数十年的办学底蕴,厚积了较强的办学能力、丰富的办学经验、雄厚的科研教研实力和一支厚德博学敬业的师资队伍。
原达州卫生学校创建于1959年,1976年开办626医学院,设专科和中专两部,1981年更名为达县医学院,1983年恢复为四川省达县卫生学校。1996年以来,先后与川北医学院、省卫生干部学院、达县教育学院、四川省生殖卫生学院、达州电大等省内高校联合办学,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科研、管理经验。1993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开办有社区医学、护理、妇幼医士、影像、药剂等10个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立足中等卫生专业,紧靠高等卫生教育,着力提高卫生人员结构和素质,在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在校外与20多个实习医院联合办学,取得显著成绩。合并前10余年,教师共发表专著、论文200余部(篇),有3人次出席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并交流论文。

从1940年算起,学院已逾70年办学历程,共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合格人才,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优秀人才,绝大部分毕业生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干部或技术骨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学院精神,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获得了不少荣誉。先后被科技部授予 “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省政府授予“劳务开发培训基地”、省教育厅授予 “全省职教先进单位”等称号,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紧缺型护理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学校概况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原达州卫校)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现占地面积1020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000余万元,馆藏图书68万册。建有附属医院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2家;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实训基地和数控实训基地;建有机电教学实习基地,畜牧兽医教学做一体化基地,校外实习基地140多家。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原达州卫校)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稳定规模、务实基础、优化结构、注重效益、走内涵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有该方面的专家进行教学督导,同时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切实保障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学院在人事制度上实行全员聘任、按需设岗,积极探索岗位聘任、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考核管理办法,强化激励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们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高。教师聘任制度上,除充分利用学院的人力资源,发挥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退休老教师的作用外,还扩大了外聘教师比例,以优越的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院任教。该院坚持“植根革命老区、面向市场、服务基层”的发展定位,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先后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顶岗实践+预就业”、“技术服务+项目促教学”、“创业实践”、“订单式”、“工学交替式”, “双证制和多证制”等教学培养模式,保障学生高质、高效完成学业。同时,还采取灵活学制,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实现毕业生与市场无缝衔接。[1]加强行业指导,与医护临床实现零距离 职业教育与企业或行业关系最密切,作用最明显,利益也最为直接。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有针对性让行业指导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清晰,就业方向明确;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行业或企业资源,增加学生实习机会,可直接建立师徒关系,加强指导。同时行业也可改革教学内容,让学生所学技能更贴近岗位。

达州职院(原达州卫校)从原分散的四个大中专学校合并到长足发展,主要是由于学院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学院党委、行政分别在党委书记潘道兰、院长朱占锋同志的领导下,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带领全院师生员工众志成城、开拓进取,把实现学院新的跨越当作在新的征程上阔步前进的重大实践。2008年以来,学院党政分工明确,党委班子和谐,不断加强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党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学院先后引资6000万元,修建了学生公寓4幢、食堂3个、教学楼1幢,同时,自筹资金改造了部分实验室、增添了部分教学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办学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3年招生专业

护理:培养具备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和护理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主干课程: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三十余门课程。

助产:培养具备基础护理技能、助产操作技能、母婴护理及产科相关技能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计划生育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产科护理、遗传与优生、母婴保健、人际沟通、医学心理学等三十余门课程。

卫生信息管理: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现代卫生管理理论、较强的计算机与网络维护和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类医药卫生系统、医院从事病案管理、医药卫生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医学科技信息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卫生信息管理学、疾病分类学基础、预防医学基础、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概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病案管理、卫生信息检索等三十余门课程。

临床医学: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全科医生卫生人才。主干课程: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毕业后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单位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工作。

中医学: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中医临床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中医人才。主干课程: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医古文、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诊断学等。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卫生管理工作。

医学检验技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级医学检验技术人才。主干课程:电子技术学、电工学基础、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血液检验、临床检验等。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单位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影像技术人才。主干课程:电工学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学、数字电子技术、X线摄影技术、暗室化学与暗室技术、X光机、B超、彩超的构造与维修、影像技术学等。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单位从事影像技术工作。

药学: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技能的高级药学人才。主干课程: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学、药理学、药品市场营销等。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单位、医药管理行业从事药学工作。

学校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杨大荣

党委副书记:潘传中

副院长:汪 洋

副院长:罗忠明

副院长:卿 勇

副院长:潘大兵

学校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区域职教龙头、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区域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建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民生改善不可替代、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中等职业教育为辅,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
服务面向定位:植根老区、面向秦巴、对接产业、服务民生,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
人才培养定位:献身老区、扎根基层、“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办学规模定位:在新校区建成后,A校区将规划保留作为中专部。办学规模规划在20000-22000人,其中,大专12000人,中专生6000人,成教本专科生2000-4000人。

学校联合办学

达州卫校达州卫校以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和成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课程为核心,以中职课程为补充,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澳方原版教材和教学评估体系,小班授课,NMIT教师用全英文教学,中方教师双语教学。符合毕业条件者,可获得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级技术学院职业资格证书(一级至三级)和我校中专文凭。毕业后可选择国内外就业,经考试“雅思”过6级,也可选择赴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就读大专、本科课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