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地区夏朝属梁州,殷商属雍州。春秋时期属蜀地,战国后属巴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秦朝和西汉时期达州地区属宕渠县(公元前314年设置)。
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宕渠县东境置宣汉县。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设立巴西郡,达州地区属益州巴西郡。[7]达州市达川区真佛山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灭成汉,分巴西郡置宕渠郡,并领有宣汉、汉兴(即汉昌)、宕渠县三县。
刘宋永初年间(420年~422年),升宕渠郡宣汉县为巴渠郡,辖宣汉、始兴、巴渠、东关、新安、下蒲、晋兴七县。
南梁大同二年(536年),废巴渠郡置万州,辖开巴郡、新安郡、万荣郡、东关郡等七郡。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以万州居四达之地,改万州为通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通州改为通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通州。武德三年,于通川县城置通川总管府,辖通、万等八州。[8]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贞观五年(631年),废都督府。天宝元年(712年),改通州为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复名通州。
宋乾德三年(965年),通州改名达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属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年)改属四川行省夔州路。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州为县。正德九年(1514年)复升为府级州,辖东乡、太平二县。
清雍正六年(1728年),达州升为直隶州,隶川东道。嘉庆七年(1802年),改达州为绥定府。取达州的达字为县名,增设达县为附郭首县。
达州城区(30)民国二年(1913年)撤绥定府。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开江,开江解放。11日大竹解放,12日渠县解放,15日达县解放,17日宣汉解放,29日万源解放。至此,达州所属各县全部解放。
1950年改行政督察区为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
1952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为四川省达县专区。
1970年,达县专区改称达县地区,地区驻达县。
1993年7月5日,达县地区更名为达川地区。
1999年6月20日,撤销达川地区,设立地级达州市,市人民政府驻通川区荷叶街。
达州市地图(7)1950年设达县专区,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署驻达县,辖达县、宣汉、开江、平昌(原平昌设治局改设,驻江口)、巴中、南江、通江、万源等8县。
1952年达县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原大竹专区所属大竹、渠县、邻水3县划入达县专区。辖11县。
1970年达县专区改称达县地区,地区驻达县。辖达县、万源、宣汉、开江、邻水、大竹、渠县、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县。
1976年由达县析置达县市,属达县地区领导。达县地区驻达县市。辖1市、11县。
1979年由万源县析置白沙工农区(相当于县级),工农区政府驻白沙公社。达县地区辖1市、11县、1工农区。
1993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达县地区、达县市更名为达川地区、达川市;将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划给新设立的巴中地区(今巴中市)管辖,邻水县划给广安地区(今广安市)管辖;撤销万源县、白沙农工区,合并设立万源市,由达川地区代管。
1999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达川地区和县级达川市,设立地级达州市。设立达州市通川区,以原达川市的行政区域为通川区的行政区域,将达县的双龙乡划归通川区管辖。达州市辖原达川地区的达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大竹县和新设立的通川区。原达川地区的万源市由四川省直辖,达州市代管。[9]
截至2021年,达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1个经济开发区。[10]
2个市辖区:通川区、达川区。
4个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
1个县级市:万源市。
1个经济开发区:达州经济开发区。[10]
区划 | 面积(km²) | 人口(万人) | 邮政编码 | 行政区划代码 | 政府驻地 |
---|---|---|---|---|---|
通川区 | 900.9 | 57.94 | 635000 | 511702 | 东城街道 |
达川区 | 2245 | 120.29 | 635000 | 511721 | 三里坪街道 |
大竹县 | 2076 | 103 | 635100 | 511724 | 竹阳镇 |
开江县 | 1033 | 58 | 636250 | 511723 | 新宁镇 |
宣汉县 | 4271 | 130 | 636150 | 511722 | 东乡镇 |
渠县 | 2013 | 148 | 635200 | 511725 | 渠江镇 |
万源市 | 4065 | 68 | 636350 | 511781 | 太平镇 |
区划 | 面积(km²) | 人口(万人) | 邮政编码 | 行政区划代码 | 政府驻地 |
---|---|---|---|---|---|
通川区 | 900.9 | 57.94 | 635000 | 511702 | 东城街道 |
达川区 | 2245 | 120.29 | 635000 | 511721 | 三里坪街道 |
大竹县 | 2076 | 103 | 635100 | 511724 | 竹阳镇 |
开江县 | 1033 | 58 | 636250 | 511723 | 新宁镇 |
宣汉县 | 4271 | 130 | 636150 | 511722 | 东乡镇 |
渠县 | 2013 | 148 | 635200 | 511725 | 渠江镇 |
万源市 | 4065 | 68 | 636350 | 511781 | 太平镇 |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达州市幅员面积16591平方公里。
地貌达州市地势东北高(大巴山区),西南低(盆地丘陵区)。最高处是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达州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山地占幅员面积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北部山体切割剧烈,山势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单元;中南部较为平缓,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单元。[11]
达州市河流主要属长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发源于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树枝状分布。前河、中河、后河汇成州河后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成渠江,南流300公里入长江。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有15条。共有通航河流9条,分别是渠江、州河、巴河、前河、后河、中河、铁溪河、清溪河、林岗溪,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这主干流的水路运输网络,流域覆盖达州市四个县(市)。各河流可通航里程不等,运载量在100吨以下。
达州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复杂,区域性气候差异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海拔800至1000米的低、中山气候温凉、阴湿,回春迟,夏日酷热,秋凉早,冬寒长;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区,光热资源不足,寒冷期较长,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达州市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4.7度~17.6度之间,无霜期300天左右。达州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间。春季多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多伏旱和洪涝、大风、冰雹,秋季多连绵阴雨。
截至2012年,达州市已发现矿物38种,产地25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28种,产地146处;可开发利用的28种,已开发利用的21种。石煤已探明储量7.63亿吨,其中保有储量5.80亿吨,表外储量1.22亿吨,炼焦用煤6.39亿吨。主要分布在达川区、通川区、大竹县、宣汉县、渠县及开江县、万源市境内。
达州天然气远景储量达3.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600亿立方米,是全国继新疆塔里木、内蒙古鄂尔多斯气田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大气田。中石化在宣汉普光发现迄今为止国内探明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装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高达3561亿立方米,到2009年预计探明储量将达到7700亿立方米;中石油万源罗文铁山坡气田单井日产无阻流量高达1550万立方米,创全国陆地单井日产量之最。中石油、中石化已把达州作为“十一五”期间天然气勘探、开采的主战场,到2010年,将建设普光、罗家寨、铁山坡、渡口河和石河等5个天然气净化厂,达到天然气处理能力7400万立方米/日,年新增商品天然气量200亿立方米,年产硫磺450万吨。
铁矿保有储量3743万吨,预测储量14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万源市红旗、长石、城区、关坝、水田、沙滩等地。达川区新兴,宣汉县新华、樊哙、漆碑、天生、上峡等地也有分布。锰矿在万源市大竹河田坝一仙鹅一带,发现一处锰矿。矿床延伸30余公里仅在北段8公里地区内探明菱锰矿表外D级储量113.5万吨。矿石中锰最高含量36.27%,最低11.1%。
钒矿主要分布在万源市大竹河蒲家坝、隔档溪地区,D级保有储量,五氧化二钒42.88万吨,矿石5918万吨。铝土矿分布于万源市花尊山一带,长18公里,厚度0.43至3.2米。探明储量84万吨,平均品位35%-51%。石灰岩在万源市、渠县、通川区境内局部地区探明保有储量5亿吨。大竹县、宣汉县、达川区都有出露。达州市地质储量20亿吨左右。
截至2012年,石膏已探明储量2.3亿吨,主要分布在渠县、万源市、达川区等区县的一些地区。岩盐矿位于达川区铁山背斜北端含盐块区,面积12平方公里,远景储量2亿吨以上;宣汉县西北含盐块区,面积14平方公里,远景储量4亿吨以上;通川区罗江、宣汉县王家含盐块区,面积12平方公里,远景储量0.9亿吨以上。
富钾卤水储量为3.39亿m³,探明储量1.65亿m³,主要分布在宣汉县境内。白云岩的远景储量2272万吨,硅石远景储量5亿吨,钾盐矿远景储量1000万吨,钡矿远景储量20万吨以上,铸石远景储量5亿吨以上,大理石远景储量2000万立方以上。其他非金属矿产耐火粘土地质储量500万吨,磷矿保有储量631万吨,硫铁矿200万吨,膨润土(俗称白泥巴)保有储量11.76万吨,页岩、粘土矿695万吨。
达州市共有脊椎动物400余种,其中兽类60多种,鸟类230多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0多种,鱼类85种。有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兽类14种,鸟类20种,两栖类1种(大鲵,俗称娃娃鱼);属省重点保护的兽类3种,鸟类12种,爬行类2种;属四川省林业厅公布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250种。
全区有野生植物5000余种,分属201科、1269属,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南北植物兼备等特点。除稀珍保护植物31种,占全国列为保护类的8.8%左右外,还有药用价值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淀粉植物、纤维植物、单宁植物、菌藻类植物和花卉等。
达州市普查鉴定的2158种植物中,可供药用的1652种,现已收入标准的有500多种。大宗品种有30多个,畅销国内外市场。达县出产的白芷、红花、百合、乌梅;宣汉出产的黄连、党参、大力子、厚朴;开江县出产的香附子、山植;万源市出产的陈皮、党参、柴胡、杜仲、天麻。渠县出产的白芷、川芎等均为大宗产品。其中天麻、杜仲、黄柏、厚朴、首乌等颇负盛名。
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19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658.94万人,常住人口574.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14%。全年出生人口46059人,出生率6.67‰;死亡人口31977人,死亡率4.70‰;自然增长率1.97‰。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邵革军 |
市委副书记 | 严卫东、熊隆东 |
市委秘书长 | 颜晓平[12]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邵革军 |
市委副书记 | 严卫东、熊隆东 |
市委秘书长 | 颜晓平[12]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严卫东[13] |
常务副市长 | 邓瑜华 |
副市长 | 丁应虎、高武林、张俊懿、刘政、冯永刚、[14]唐志坤、张杰[15]、崔大鹏[16] |
秘书长 | 张乐[17] |
参考资料来源:[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严卫东[13] |
常务副市长 | 邓瑜华 |
副市长 | 丁应虎、高武林、张俊懿、刘政、冯永刚、[14]唐志坤、张杰[15]、崔大鹏[16] |
秘书长 | 张乐[17] |
参考资料来源:[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
2022年达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5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3.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13.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55.9亿元 ,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为17.3:36.5:4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388元,增长3.8%。
2022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528.6亿元,增长3.0%,占GDP的比重61.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51.1%,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亿元,增3.7%;第二产业增加值694.9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737.8亿元,增长3.0%。
202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4%、医疗保健类上涨 0.2%、居住类上涨1.2%、衣着类下降1.7%。[2]
2022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98.1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397.4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30.4亿元,增长7.8%,牧业产值227.0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23.5 亿元,增长4.5%。
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5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其中,稻谷19.1万公顷,下降0.3%;玉米13.7万公顷,下降0.9%;薯类16.6万公顷,增长0.9%;油料种植面积16.5万公顷,增长3.8%;蔬菜种植面积9.7万公顷,增长3.7%。
2022年,全年粮食产量319.6万吨,比上年减少4.7万吨,下降1.4%;油料产量43.7 万吨,增长4.4%。
2022年,全年猪肉产量33.1万吨,增长4.7%;牛肉产量4.6万吨,增长5.4%;羊肉产量2.0万吨,增长1.5%;禽肉产量11.6万吨,增长0.9%。全年水产品产量11.5 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2.2万吨,增长10.4%。[2]
工业
达州202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627.1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9%,重工业增长6.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39.1%,集体企业下降85.2%,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9.6%。
2022年,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天然气产量下降4.7%,电力电缆增长110.9%,水泥下降7.8%,钢材增长10.8%,塑料制品增长4.0%。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2.8亿元,比上年下降15.6%;实现利税203.2亿元,下降12.8%;资产负债率41.9%,下降1.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2 次/年,减少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5%,下降2.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4.5%,下降3.5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2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7.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762.59亿元,增长9.3%。[2]
固定资产投资
达州2022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其中,国有投资增长19.7%;民间投资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5%。
2022年,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0.6%,施工面积1942.42万平方米,下降8.8%;商品房销售面积403.25万平方米,下降31.3%;商品房待售面积46.24万平方米,增长382.7%。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18.2 亿元,同比增长2.9%。
2022年,分区域看,城镇市场完成857.5亿元,增长2.3%;农村市场完成460.7亿元,增长4.0%。
2022年,按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198.5亿元,增长1.0%;商品零售额1119.6亿元,增长3.2%。
2022年,从限上企业主要商品零售额看,通讯器材类增长26.0%、化妆品类增长7.0%、金银珠宝类下降75.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6.3%、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3%、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8.5%、家具类下降 17.3%。
2022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08869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00117万美元;进口额8752万美元;净出口(出口减进口)91365万美元。
2022年,全年实际到位外商投资1622万美元。
旅游
2022年,全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92.7万人次,巴山大峡谷景区接待游客156.8万人次,八台山景区接待游客17.73万人次,洋烈水乡接待游客 60.73万人次,神剑园景区接待游客39.03万人次,万源红军公园接待游客22.69万人次。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2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06亿元,同比增长12.56%,其中税收收入65.67 亿元,下降4.9%。地方公共财政支出482.7亿元,增长10.7%。
2022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332.9 亿元,比年初增加494.3 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住户存款3401.6亿元,增长14.7%;非金融企业存款 532.2 亿元,增长5.4%;广义政府存款381.3 亿元,增长9.9%。人民币贷款余额2617.0亿元,比年初增加 377.5 亿元,增长16.9%。其中,住户贷款997.8亿元,增长8.5%;短期贷款 170.9亿元,增长34.6%;中长期贷款826.9亿元,增长4.3%。
2022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0.0亿元,增长4.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87.7亿元、增长5.4%,财产险保费收入22.3亿元、增长1.3%。赔款及给付合计32.8亿元,增长4.4%。其中,人身险赔款及给付合计17.8 亿元、增长10.3%,财产险(已决)赔款15.0亿元、下降 1.9%。[2]
元九登高
达州元九登高节这一传统已沿袭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数十万人倾城出游,这一壮观景象在全国也属罕见。相传公元815年,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通州:“人稀地僻、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河南,民众便于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凤凰山,万民送别,依依不舍。达州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每年元月初九这一天,达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幼竞往城外登山,登高远望,纪念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不达山顶决不罢休,一直延续今日。人们借此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当代达州籍著名诗人梁上泉有这样的诗句:达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元九”登高节已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注册,成为达州的城市文化节日品牌。
石桥火龙
石桥火龙(5)达州石桥火龙闹春已延续千年。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到了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制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火龙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绘上鳞、角、爪,龙首、龙尾长达数十米,浑然一体。然后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在龙的全身。一条火龙由十来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擎鳖鱼、小龙虾、鳖、金鱼等人,队伍达几十人。经过几百年来艺人不断地研究改进,如今火龙由原来丈把长,发展到现在最长可达30多米长。[41]
2022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88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7公里,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24.68亿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11.90亿人公里,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3459万人次,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民用航空客运量46.21万人,下降17.2%。[2]
达州是全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和四川省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城市之一,是国家布局规划的二级物流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国道 | 210国道 | 318国道 | 347国道 |
542国道 | |||
高速公路 | 达渝高速公路 | 达陕高速公路 | 达万高速公路 |
达巴高速公路 | 南大梁高速公路 | 达营高速公路(在建) | |
万巴高速公路(在建) | 达州绕城高速公路(在建) | ||
城际快速通道 | 达州-宣汉快速通道(在建) | 达州-开江快速通道(在建) | 达州-渠县快速通道(在建) |
国道 | 210国道 | 318国道 | 347国道 |
542国道 | |||
高速公路 | 达渝高速公路 | 达陕高速公路 | 达万高速公路 |
达巴高速公路 | 南大梁高速公路 | 达营高速公路(在建) | |
万巴高速公路(在建) | 达州绕城高速公路(在建) | ||
城际快速通道 | 达州-宣汉快速通道(在建) | 达州-开江快速通道(在建) | 达州-渠县快速通道(在建) |
铁道线路:达成铁路、襄渝铁路、达万铁路、达巴铁路、成达万高铁[42](规划)
火车站:达州站、达州东站
达州火车站达州河市机场,隶属于四川机场集团公司,先后携手国航、东航、川航、首都航、西藏航,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泉州、成都、三亚、拉萨、杭州等10条航线。
2016年10月31日,达州百节机场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达州机场由河市机场整体搬迁至百节机场运营,将成为川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机场。[43]
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达州年货物吞吐量居全川地级市之首,辐射川东北地区。州河、渠江可以直通长江,共有通航河流9条,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等这几条主干流水路运输网络,水路流域覆盖达州市2区4县1市。
2022年,全年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2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5.4亿元。拥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众创空间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2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企业技术合同登记额52723万元。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商标 28174件,2005 年—2022年,累计授权专利15351件,现有有效授权专利10045件,中国驰名商标7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示范企业1家,商标代理机构13家。[2]
2022年,全年邮政、通讯业务收入39.55亿元,增长1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8.82万户,增长4.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10.53万户,增长16.0%,其中: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4.66万户,增长9.9%;网络电视用户 132.69万户,增长4.9%。[2]
达州博物馆(2)2022年末,全市共有文化艺术馆(站)237个,其中文化馆8个,文化站229个;博物馆4个,陈列馆3个;剧场、影剧院数43个,其中电影院32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155710万册;年末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含网络电视用户)21.6%。[2]
达州市妇女儿童医院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68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机构床位4455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41641张。全市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831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10016 人,注册护师、护士13951人,卫生防疫人员760人。全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10‰和3.96‰,全年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76‰、7.21‰。[2]
2022年,全民健身路径2194条,当年新健101条;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4个,体育彩票销售收入4.56亿元。[2]
达州高校2022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289所。其中小学257所,普通中学356所,普通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8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全市共有专任教师54677人,其中小学24887人,普通中学 2494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719人,普通高等学校1788人,成人高等学校 166人。全年各类学校招生20.41万人,在校生94.65 万人,毕业生22.08万人,其中,小学招生4.91 万人,在校生34.17 万人,毕业生6.67万人;普通中学招生10.71 万人,在校生33.05万人,毕业生11.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2.13万人,在校生5.73万人,毕业生1.6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4658人,在校生40054人,毕业生10994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11834人,在校生28385人,毕业生11651人。幼儿园635所,在园儿童14.7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
教育体制 | 学校列表 | ||
---|---|---|---|
高等教育 | 四川文理学院 |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中等教育 | 达州市第一中学 | 达州中学 | 达州市高级中学 |
渠县中学 | 渠县三汇中学 | 宣汉中学 | |
大竹中学 | 万源中学 | 开江中学 | |
达州新世纪中学 | 达州外国语学校 | 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 |
达州市达川区第四中学 | 达州铭仁园中学 | 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 | |
达州市达川区第二中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八中学 | 达州市达川区管村中学 | |
达州市达川区石梯初级中学 | 达州市达川区桥湾中学 | 渠县第二中学 | |
大竹观音中学 | |||
初等教育 | 达州市通川区西岗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一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 | |
达州市通川区柴市街小学 | 达州市达川区实验小学 | 达州市达川区逸夫小学 | |
达州市达川区希望小学 | 达州市达川区城南小学 | 达州市达川区蓝天小学 |
教育体制 | 学校列表 | ||
---|---|---|---|
高等教育 | 四川文理学院 |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中等教育 | 达州市第一中学 | 达州中学 | 达州市高级中学 |
渠县中学 | 渠县三汇中学 | 宣汉中学 | |
大竹中学 | 万源中学 | 开江中学 | |
达州新世纪中学 | 达州外国语学校 | 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 |
达州市达川区第四中学 | 达州铭仁园中学 | 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 | |
达州市达川区第二中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八中学 | 达州市达川区管村中学 | |
达州市达川区石梯初级中学 | 达州市达川区桥湾中学 | 渠县第二中学 | |
大竹观音中学 | |||
初等教育 | 达州市通川区西岗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第一小学 | 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 | |
达州市通川区柴市街小学 | 达州市达川区实验小学 | 达州市达川区逸夫小学 | |
达州市达川区希望小学 | 达州市达川区城南小学 | 达州市达川区蓝天小学 |
2022年,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04元,同比增长6.4%。
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10元,增长5.0%。其中,工资收入22178元,增长5.2%;经营净收入8195元,增长5.4%;转移性收入8389元,增长 4.1%;财产净收入2448 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5157元,增长3.1%。其中,医疗保健类支出增长5.8%,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增长7.3%,衣着类支出下降1.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5.9%,居住类支出增长7.6%,食品烟酒类支出增长1.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96%,比上年下降0.79个百分点。
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6元,同比增长6.8%。其中,工资收入6899元,增长6.9%;经营净收入7364元,增长5.4%;转移性收入5027元,增长 8.9%;财产净收入615 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4646元,增长5.4%。其中,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增长11.1%,医疗保健类支出增长3.0%,居住类支出增长6.3%,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6.8%,食品烟酒类支出增长4.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7.68%,下降0.22个百分点。[2]
2022年,年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2.4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99.27万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6.3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2.4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5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0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7.0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21万人。
2022年,全市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95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23308张,社区服务设施621 个。年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4.16万人和34.76万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 100%。[2]
2022年,全市全年造林面积1487公顷,森林面积75.6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5.58%。2022 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4%,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优良天数343 天,同比增加19天,PM2.5、PM10、SO2、CO 四项指标同比降幅11.1%—21.1%。综合指数全省第11位,168个重点城市第 51 位,同比上升20位。
2022年,全市23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优良率100%,同比上升13.04个百分点,无Ⅴ类、劣Ⅴ类考核断面。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8%。全年全社会能耗总量1135.01万吨,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478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