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寒超诗学文集(套装共12卷)》包括:
第一卷 汉语诗体论·结构篇
第二卷 汉语诗体论·语言篇
第三卷 汉语诗体论·形式篇
第四卷 新诗创作论
第五卷 新诗主潮论
第六卷 二十世纪新诗综论
第七卷 艾青传
第八卷 艾青论
第九卷 诗学散论(上)
第十卷 诗学散论(中)
第十一卷 诗学散论(下)
第十二卷 白茸草
骆寒超,男,1935年生于浙江诸暨,1957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文艺界从事专业文学评论多年,1987年聘为研究员,1988年调入浙大中文系,转为教授。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浙江大学文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出版诗学专著《艾青论》、《中国现代诗歌论》、《20世纪新诗综论》等8部。
第一卷 汉语诗体论·结构篇
绪论
结构篇
引言
上篇 旧诗的圆美流转类结构
第一章 通意脉途径
第一节 重情意发想象
第二节 抓切入角度
第三节 定主导意象
第二章 情景建构
第一节 情景辩证法
第二节 情景互映
第三节 景因情设
第四节 情随景生
第五节 情景浑成
第三章 布局措施
第一节 谋篇布局的法度
第二节 布局操作原则
第三节 个案考察(一):绝句的结构艺术
第四节 个案考察(二):律诗的结构艺术
中篇 新诗的方美直向类结构
第四章 通意脉新径
第一节 从立情意到立志意
第二节 立意的例析
第三节 立意与发想
第五章 心象建构
第一节 生理综合
第二节 心灵综合
第三节 智慧综合
第六章 布局新措施
第一节 布局新法度
第二节 层层展开式
第三节 逻辑依附式
第四节 虚实交融式
下篇 未来新诗结构的思考
第七章 两大结构体系
第一节 两大结构体系的诗学认同
第二节 圆美偏至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方美偏至的负面效应
第八章 词的结构思路及实践
第一节 小令的印象化运思
第二节 慢词的过程化谋篇
第三节 词的情景安排
第四节 词的布局
第九章 新诗结构探求新途径
第一节 印象配比式
第二节 时空切入式
第三节 推进呼应的布局
结束语
第二卷 汉语诗体论·语言篇
上篇 旧诗的点面感发类隐喻语言
第一章 旧诗语言理论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先秦至南北朝诗歌语言理论
第二节 隋唐五代诗歌语言理论
第三节 两宋诗歌语言理论
第四节 元明清诗歌语言理论
第二章 旧诗的词法
第一节 词语的积聚与新构
第二节 典故词语
第三节 实字与虚字
第三章 旧诗的句法
第一节 反修辞逻辑组句
第二节 反语法规范组句
第三节 对等原则与对句
中篇 新诗的线性陈述类逻辑语言
第四章 新诗基本用语确立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新诗基本用语的确立过程
第二节 向民歌语言吸收养分
第三节 向旧诗语言吸收养分
第五章 新诗语言的意象化
第一节 语法规范与新诗语言的意象化困境
第二节 新诗的词法
第三节 新诗的句法㈠
第四节 新诗的句法㈡
第六章 新诗意象的语言化
第一节 语音触发经验联想的意象呈示
第二节 反语法规范的意象呈示
第三节 遵语法规范的意象呈示
第四节 遵语法反修辞规范的意象呈示
下篇 新诗未来的语言建设
第七章 诗歌语言观的调整
第一节 老一代的新诗语言观
第二节 叶维廉的新诗语言观
第三节 郑敏的新诗语言观
第八章 两大语言体系的汇通
第一节 词法与对等原则
第二节 句法与对等原则
第三节 连续性句法与对等原则
第九章 几个要点备忘
第一节 化用旧诗词语须受制于组合关系
第二节 句法选择须受制于抒情方式
第三节 建立旧诗新译的实验基地
结束语
第三卷 汉语诗体论·形式篇
上篇 旧诗的回环节奏类形式
第一章 回环节奏构成的回顾
第一节 上古歌谣阶段的探求
第二节 《诗经》阶段的探求
第三节 楚辞阶段的探求
第四节 古体诗阶段的探求
第二章 近体诗的回环节奏类体式
第一节 音组律与平仄律
第二节 押韵与对仗
第三节 近体诗的体式
第三章 词曲的节奏体式
第一节 词曲语言与音组
第二节 词曲音组的组合与诗行节奏的确立
第三节 词曲典型节奏诗行的诗行群组接
第四节 词曲的节奏形态及其体式构成策略
中篇 新诗的推进节奏类形式
第四章 新诗形式探求的回顾
第一节 1920年代的探求
第二节 1930—1940年代的探求
第三节 1950年代至世纪末的探求
第五章 新诗的推进式节奏形态
第一节 音组与建行
第二节 典型诗行
第三节 诗行组合的规范要求
第六章 两大体式
第一节 自由体诗及其规范特征
第二节 格律体诗及其规范特征
下篇 新诗未来的形式建设
第七章 形式体系的二元对立
第一节 二元对立的形式诗学观
第二节 新诗形式的现状(一):自由诗体
第三节 新诗形式的现状(二):格律诗体
第八章 语言与节奏体式之关系
第一节 句法与声律间的辩证法
第二节 自由诗体与新诗句法
第三节 句法与格律体新诗的节奏表现
第九章 呼唤新形式
第一节 格律化自由体
第二节 自由化格律体
第三节 浑成体
结束语
第四卷 新诗创作论
引言
上篇主题思路
第一章 忧患论
第一节 生命忧患类主题思路
一 个性不容自由表现
二 人生难求至美境界
第二节 社会忧患类主题思路
一 自我备受生存折磨
二 众生备受生存折磨
第三节 民族忧患类主题思路
一 遥感式民族忧患
二 身受式民族忧患
小结
第二章 超越论
第一节 坚执信仰类主题思路
一 热衷“画梦”生涯
二 追求真理人生
第二节 感悟哲理类主题思路
一 智悟泛神世界
二 神会宇宙人生
小结
中篇 组织结构
第三章 运思论
第一节 表象感受型运思
一 物理感觉类表象感受
二 心理直觉类表象感受
第二节 情绪感应型运思
一 带显表象的情绪感应
二 带潜表象的情绪感应
三 综合类的情绪感应
第三节 哲理感悟型运思
一 以象推理类哲理感悟
二 以情出理类哲理感悟
三 以境悟理类哲理感悟
小结
第四章 陈情论
第一节 表述母题能指系统类陈情
一 受事中心型表述母题能指化
二 主受中心型表述母题能指化
三 施事中心型表述母题能指化
四 主施中心型表述母题能指化
五 多环式表述母题能指化
第二节 判断母题能指系统类陈情
一 表事中心型判断母题能指化
二 主事中心型判断母题能指化
三 表事虚幻型判断母题能指化
四 主事拟实型判断母题能指化
第三节 综合母题能指系统类陈情
一 表述中心型综合母题能指化
二 判断中心型综合母题能指化
三 多种子题并列型综合母题能指化
四 多种子题迭合型综合母题能指化
第四节 谬理母题能指系统类陈情
一 谬理表述母题能指化
二 谬理判断母题能指化
三 谬理综合母题能指化
小结
下篇 传达技巧
第五章 语言论
第一节 新诗语言的表现性策略
一 意象定位
二 意象浮现
三 意象流动
第二节 新诗语言的表演性策略
一 仿声类
二 状形类
三 拟神类
小结
第六章 节奏论
第一节 情韵节奏
一 从基质型情境差异显示情韵节奏
二 从功能型情境差异显示情韵节奏
三 从综合型情境差异显示情韵节奏
第二节 声韵节奏
一 音组同音组组合
二 诗行组合同诗节组合
三 排偶、诗行煞尾的规范和押韵
小结
结束语
后记
再版后记
第五卷 新诗主潮论
引论
上篇 现实主义诗潮
现实主义概说
第一章 社会写实类现实主义
第一节 乡土风情写实
一 宗法制农村面貌
二 “地之子”悲惨命运
三 土地情结
第二节 城市风景写实
一 现代同古旧的协奏
二 天堂同地狱的复合
三 机械情结
第三节 时代风云写实
一 反帝救亡实录
二 民主解放纪程
第二章 人生写真类现实主义
第一节 文化重构的人生写真
一 生存方式的脱旧
二 生活观念的更新
第二节 世路新探的人生写真
一 至美格局的新探
二 至真境界的新探
小结:
中篇 浪漫主义诗潮
浪漫主义概说
第三章 生命自主类浪漫主义
第一节 个性解放抒情
一 自我本位的个性解放
二 自我变形的个性解放
第二节 群体解放放歌
一 自我群体化
二 群体自我化
第三节 生命活力的张扬
一 张扬求生本能
二 张扬青春热情
第四章 生命解化类浪漫主义
第一节 从唯爱至尊到唯美至上
一 性爱推向情爱
二 情爱闪发幻美
三 幻美促使寻梦
第二节 从幻灭人生到浪迹天涯
一 彻悟现世的幻灭
二 钟情幽冥的境界
三 乐做世纪的浪客
第三节 从投奔时代到献身真理
一 跃人时代的狂澜
二 融进群体的斗争
三 为真理殉情
小结
下篇 现代主义诗潮
现代主义概说
第五章 超现实类现代主义
第一节 新感觉的追求
一 捕捉幻化的感觉
二 扫描瞬间的印象
第二节 性本能的宣泄
一 展示性本能的欲望
二 升华性压抑的苦闷
三 隐喻性变态的心理
第三节 意识流的幻示
一 感觉一意识流
二 潜意识一意识流
三 生命的内在真实
第六章 新浪漫类现代主义
第一节 超越肉性的灵界转型
一 魔鬼与上帝共存
二 肉的超越与灵的转型
三 寻踪生命的皈依处
第二节 宇宙浪子的宇宙浪游
一 宇宙浪游的奇特心迹
二 二极应和的精神感应
三 多元同位的心灵选择
第三节 生命之树常青
一 生命的交替转化
……
后记
第六卷 二十世纪新诗综论
第七卷 艾青传
第八卷 艾青论
第九卷 诗学散论(上)
第十卷 诗学散论(中)
第十一卷 诗学散论(下)
第十二卷 白茸草
诗歌创作在谋篇布局上要不要有统一的法度,这在古典诗学中有过不同看法。赞成者不少,这当然同诗人们在长期创作实践中约定俗成地确立起一套谋篇经验有关。作为这套经验的提纯,元人杨载继《金针诗格》之后在《诗法家数》中进一步探讨了“律诗要法”,从而提出“起承转合”之说,这不仅对律诗,也对绝句、词、小令的布局法度都起了原则规范的启示作用,所以明清之际主张谋篇要有法度的识见日益多了起来。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诗贵性情,亦须论法。乱杂而无章,非诗也。”为此,他还系统地探讨了律诗的布局法,认为“起手贵突兀”、“三、四贵匀称,承上斗峭而来,宜缓脉赴之;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等等。清人庞垲在《诗义固说》中更从哲学的高度来立论布局定法之必要:“天地之道,一辟一翕;诗文之道,一开一合。章法次序已定开合,段落犹须匀称,少则节促,多则脉缓。促与缓皆伤气,不能尽淋漓激楚之致。观古歌行妙处,一句赶一句,如高山转石,欲住不能,以抵归宿之处为佳。”这些说法都有相当的合理性。清人方东树却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走得远了。他在《昭昧詹言》中这样说:“有法则体成,无法则伧荒。率尔操觚,纵有佳思佳语,而安置布放不得其所,退之所以讥六朝人为乱杂无章也。”这位桐城派的主要人物是把该派的“文法”,也就是他津津乐道的“文、理、义”中的“义”用到诗歌谋篇布局的法度上来了。因此他进一步作了这样的发挥:“义者,法也。古人不可及,只是文法高妙,无定而有定,不可执着,不可告语,妙应从心,随手多变。”
这部《新诗主潮论》是我的研究项目——“中国现代诗学”书系的第二部,前后花了六年时间才写成。
生活经验再次提示我:要是把一件要干的事预想得很简单,那么到时候准会吃苦头。这部书稿的写作就是叫我吃足了苦头。1992年春天动笔时,我打算通过三股诗潮的全面描述,来系统地展示中国新诗的演变历程,为中国现代文学界提供一部特定意义上的新诗史,所以在“引论”中就对新诗的发生作了广泛的考察,一写就写了八万多字。当进入主体写作时,我才发现这样写下去史论结合的关系定会处理不好,并且开头那么大,全书要想匀称,准会拉得很长。这可不行!于是我推翻了原计划,把已写成的几万字束之高阁,决定另起炉灶。这场大改变不能不影响到写作情绪,一时间我有点打不起精神来了。一搁,一年半之久,直到1995年下半年,才勉强完成初稿。但通读后,仍感到史的部分太重,论的部分薄弱,史与论还是结合得不理想。我咬咬牙,决定再改写。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沈雅君等同志的支持下,借到一批国内外有关文艺思潮研究的书,认认真真读了半年,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才算有了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把书稿从上海文艺出版社要了回来,删掉了不少,又写了几节。这工作时断时续,直拖到一年前才改定。当我把改定稿送回出版社时,责任编辑张有煌同志手头又有别的工作,编发的事儿又搁了下来。现在,初稿总算排出,可以写“后记”了,却也感慨系之。
我自小喜欢读文学书,很爱跑图书馆。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记不清是哪一天的下午,我在学勉中学小小的图书馆里翻到一本精装本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编选者朱自清先生在《导言》中特别提到有位诗人的小诗写得很好,并选了十来首。这位诗人叫何植三,是我就读绍兴中学时的语文老师,且又是我家乡——浙江诸暨枫桥人。这使得怀有作家情结的我大为激动,就毫不犹豫把它借来了,虽然那时我的意识里还没有多少诗的概念。隆冬的深夜,家人都睡了,我还就着煤油灯在读这本书。说真的,我被郭沫若的《“密桑索罗普”的夜歌》、刘大白的《秋夜湖心独出》、刘延陵的《水手》、徐志摩的《海韵》、戴望舒的《雨巷》、穆木天的《苍白的钟声》等吸引住了。这些分行排列的文字,竞能带给人这么神妙的世界!这对于似懂非懂地读着曹雪芹的《红楼梦》,读着鲁迅的《呐喊》、《彷徨》,郁达夫的《沉沦》,茅盾的《子夜》,读着屠格涅夫的《罗亭》、《贵族之家》、《春潮》的我,无异于打开了另一扇审美之窗。我年少的灵魂透进了奇幻美丽的光。这以后,我夜夜就着煤油灯在故家的三楼上抄录这本近四百页的书,连手生满冻疮,也丝毫不感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