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族

掸族

目录导航

简介

掸族(Shan),一般指分布在缅甸联邦共和国的泰民族,但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将其境内的泰民族分别命名为“掸族(Shan)”、“昆族(Khun)”、“允族(Yun)”、“罕底族(Khanti)”、“小掸族(ShanGale)”、“大掸族(Shan Gyi)”、“毛掸族(Maw shan)”、“泰兰族(Tai Lem)”、“泰隆族(Tai Lon)”、“泰那族(TaiLay)”等不同族称。实际上,缅甸各地的泰民族并不承认缅甸官方的民族划分,对外均统一自称为“Tai”,普通缅族人称其为“Shan”。

掸族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度、中国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左右。缅甸境内的掸族主要分布掸邦、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德林达依省等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区,总人口约850万左右(实际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历史发展

掸族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在掸族先民活动的澜沧江、怒江中上游一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其中的“玉水坪文化遗址”(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经鉴定至少有10000年以上、“塘子沟文化遗址”(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经鉴定至少有8000年以上;从出土的房屋遗迹、用火遗迹、劳作工具、动物化石等各类实物可以看到掸族先民翔实厚重、形象鲜明生动的无字史书。

至少在3000年以前,掸族先民已经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形成一些部落小国,其中以“勐掌”(“勐”意为“地方、国家”,“掌”意为“象”,“勐掌”即“象之地”或“象之国”,“勐掌”包括澜沧江沿岸的保山盆地、永平杉阳盆地、云龙漕涧盆地)势力最大。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将“勐掌”记为“乘象国”。

公元前5世纪,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掸族先民以“勐掌”为中心组成联盟国家,“诏勐掌”(象王)成为整个联盟国家的“诏隆”(大王),“勐掌”也因此被其它掸族小邦称作“勐达光”(掸语“达光”意为“目光焦聚”,“勐达光”就是“目光焦聚的地方”,引申为“中央国、中心国”)。《华阳国志》、《后汉书》等汉文典籍将这个掸族联盟国家记为“哀牢国”,《嘿勐沽勐》等傣文典籍则记为“勐达光”。

公元前2世纪末,汉朝征服“勐达光”(哀牢国)东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国家,强势进入“勐达光”(哀牢国)地界设立郡县;之后百余年,“嶲”、“昆明”、“滇”等民族与汉朝冲突不断,大量人口流入“勐达光”(哀牢国),掸族先民吸收“嶲”、“昆明”、“滇”等族人口后,形成势力庞大的民族集团。

公元1世纪中后期,“勐达光”(哀牢国)在汉朝的挤压下、被迫放弃怒江(萨尔温江)以东的领土,将王城从“勐掌”(保山盆地)迁到“勐勉”(腾冲盆地)。《后汉书》等汉文典籍将这个政权记作“掸国”,《嘿勐沽勐》等傣文典籍仍记作“勐达光”。

公元2世纪时期,“勐达光”(哀牢国)不断向南伸展、王城也不断南移,先从“勐勉”(腾冲盆地)移至“勐底”(梁河盆地)、又从“勐底”(梁河盆地)移至“勐腊”(盈江盆地)、再从“勐腊”(盈江盆地)移至“勐卯”(瑞丽盆地),逐渐崛起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

公元3世纪初期,“勐达光”(掸国)为抵御骠人进犯、将王城从“勐卯”(瑞丽盆地)南移至“蒲甘姆”(瑞丽江与伊洛瓦底江交汇处往南70公里、今曼德勒省太公城);此后数百年,掸族势力不断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很多部族被“勐达光”(掸国)兼并。

公元6世纪中期,怒江(萨尔温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掸族联盟国家“勐达光”(掸国)被骠人瓦解,“勐卯”(卯地)君王组织民众抗击骠人过程中、被其它傣族邦推举为盟主,形成新的联盟国家“勐卯”(卯国)。怒江(萨尔温江)以东、澜沧江流域地区和红河流域地区的掸族先民,在东汉、蜀汉、西晋、东晋、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等中原王朝轮番统治后获得独立,以“勐”(盆地)为单位形成“勐掌”(保山盆地)、“勐嶲”(漾濞江谷地)、“勐舍”(巍山盆地)、“勐谷”(景东盆地)等数十个小国。

公元8世纪初期,“勐舍”(巍山盆地)的掸族先民入住洱海盆地建立联盟国家“勐舍龙”(南诏国),统一云南高原各大小部族,兼并怒江以西掸族联盟国家“勐卯”(卯国);之后,掸族先民伴随着“勐舍龙”(南诏国)势力的扩张、开始分布到更广阔的地区,陆续在金沙江沿线、红河下游、澜沧江(湄公河)下游、怒江(萨尔温江)下游、伊洛瓦底江下游建立越来越多的移民聚居点。

公元10世纪初期,“勐舍龙”(南诏国)政权被权臣篡夺,掸族先民陷入分裂状态;洱海盆地及周边的掸族先民大规模南迁西徙。公元937年,掸蛮混血的地方权贵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僰”(大理国)后,掸族小邦又陆续归附“勐僰”;但段思平逝世后,“勐僰”后续君主多依仗非掸母族势力,与掸族诸邦的关系渐行渐远。公元954年,怒江(萨尔温江)以西、伊洛瓦底中上游地区的掸族小邦另组联盟国家“勐蓬”(蓬国)。公元1180年,怒江(萨尔温江)以东、澜沧江中下游的掸族小邦另组联盟国家“勐泐”(景陇国)。

公元13世纪初期,“勐雅”(昌宁湾甸盆地)与“勐卡”(昌宁柯街盆地)的掸族王子苏卡法带着9000多口人、300多匹马、10多头大象,历经13年之久、西迁到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收服“摩兰”、“那加”、“勃拉”等土著民族,建立城邦国家“勐顿顺罕”(阿萨姆国)。

公元13世纪中期,蒙古人征服“勐僰”后,“勐蓬”(蓬国)、“勐泐”(景陇国)等掸族国家也先后被蒙古人占领,导致很多掸族再次南迁西徙,“勐蓬”(蓬国)南面与西面、“勐泐”(景陇国)南面的掸族人口得到增加。此后,在蒙古人势力范围周边崛起多个掸族国家,“勐顿顺罕”(阿萨姆国)统治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区,“勐阿瓦”(阿瓦国)统治着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勐闰”(八百媳妇国)统治着湄南河上游地区及与之相邻的湄公河以西、萨尔温江以东领土,“勐素可泰”(素可泰国)统治着湄南河中下游地区及与之相邻的湄公河以西部分领土。

公元14世纪初期,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掸族陆续脱离元朝(原大蒙古国),以“勐卯”(瑞丽盆地)为中心、组建联盟国家“勐卯龙”(麓川国),逐渐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怒江(萨尔温江)中上游、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红河上游以西部分纳入统治范围;“勐泐”(景陇国)也摆脱蒙古人的统治,继续统治澜沧江(湄公河)中游地区;“勐泐”(景陇国)南边的掸族也在抗击蒙古人时崛起,以“勐佬”(老挝琅勃拉邦盆地)为中心、组成联盟国家“勐兰掌”(澜沧国),统治着湄公河中下游地区。

公元15世纪中期,明朝倾半国之力、三次出兵攻打“勐卯龙”(麓川国),将其肢解为“勐宛”(麓川宣慰司)、“勐养”(孟养宣慰司)、“勐蓬”(木邦宣慰司)......等10多个半独立小国。

公元16世纪中后期,伊洛瓦底江流域、怒江(萨尔温江)流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湄南河流域的掸族国家陆续被缅人东吁国征服,大多数掸族国家或沦为东吁国的属国、或直接被东吁国统治。

公元17世纪前期,明朝衰弱、东吁国忙于内部战事,伊洛瓦底江流域、怒江(萨尔温江)流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湄南河流域的掸族国家陆续恢复独立。

公元18世纪中期,缅人贡榜国崛起后,继承东吁国领土、四处扩展,伊洛瓦底江流域、怒江(萨尔温江)流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湄南河流域的掸族国家陆续被贡榜国征服,大多数掸族国家再次沦为贡榜国的属国、或直接被贡榜国统治。

公元19世纪末,英国占领缅甸后,缅甸中部、北部、东部的掸族小邦国陆续臣服英国。1922年,在英国人的推动下,缅甸部分掸族小邦国联合组建了“掸联邦”。1947年2月12日,掸族、克钦族、钦族、缅族等多民族代表在掸邦彬龙小镇签署《彬龙协议》,欲联合从英国殖民者手中争取独立。1948年1月4日,掸族、克钦族、钦族、缅族等民族宣布独立,并联合组建“缅甸联邦”,洋桧(Yawnghwe)的掸族土司苏瑞泰(Sao Shwe Thaike)当选第一任缅甸联邦总统。1962年3月2日,代表缅族利益的奈温军事集团政变夺权,撕毁以《彬龙协议》为基础的联邦宪法,逮捕掸族上层人士,联邦总统兼洋桧(Yawnghwe)土司苏瑞泰被毒死,昔卜(Hsipaw)土司苏甲盛被谋杀,其他掸族土司也遭到打压。苏瑞泰次子在其父遇害后从美国回国和其母组织了反缅掸族武装,拉开了掸族反缅运动的序幕。

1993年,出身掸族家庭的毒枭诏坤沙整合了比较大的几支掸族武装,向世界宣布掸邦高原的掸族独立建国,成立“掸邦共和国”并自任总统,掸邦高原的所有掸族势力纷纷归附。新出现的国家打乱了原有的地区格局,各种势力、各国间谍不断渗入新生的掸邦共和国,掸邦共和国高层在各种势力的左右下开始出现分歧。1995年,坤沙被迫卸下“国家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的头衔,掸族革命家莫亨接任其职务。1996年1月5日,在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坤沙向缅甸军政府投降,随后前往仰光被软禁,之前被诏坤沙整合的掸族武装分裂为几股力量继续与缅甸军政府斗争。

人口分布

全球有掸族人口约6800万,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越南西北部、柬埔寨西北部、缅甸中北部、老挝、泰国等地区。

缅甸境内有掸族人口约850万,占缅甸总人口的14.1%左右,主要分布在掸邦、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以及仰光等大城市。

语言文字

掸语

掸语属东亚(汉藏)语系,有暹罗(泰国中南部、老挝南部、柬埔寨西北部)、兰纳(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南部、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大泰(缅甸中北部、中国云南西部、印度东北部)三大方言,方言之下又分别含多个次方言,如大泰方言含南次方言、北次方言、阿萨姆次方言等,兰纳方言含泐次方言、痕次方言、闰次方言等。

掸语各大方言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发音差距也拉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

缅甸境内有三种掸语方言:以景栋为中心的兰纳方言泐次方言(喊傣痕)、以腊戌为中心的大泰方言北次方言(喊傣勒)、以东枝为中心的大泰方言南次方言(喊傣德)。

掸文

掸文源于古印度的婆罗米文,婆罗米文的变体巴利文伴随佛教经斯里兰卡传到东南亚各地,被东南亚各民族所吸收,掸族先民又集东南亚各种文字之所长创制了掸文。

掸文有暹罗掸文(泰国文)、澜沧掸文(老挝文)、兰纳掸文(傣泐文)、越南掸文(傣端文)、南方大掸文(傣绷文)、北方大掸文(傣哪文)、阿萨姆掸文(傣阿洪文)七种字体,均源于婆罗米文,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的拼音文字。

现代国家概念形成以前,操暹罗方言的泰国中南部、柬埔寨西北部、老挝南部使用暹罗掸文(泰国文);操兰纳方言的泰国北部、老挝中北部、缅甸掸邦东北部、中国云南南部使用兰纳掸文(傣泐文),越南西北部使用越南掸文(傣端文);操大泰方言的缅甸北部使用南方大掸文(傣绷文),缅甸西北部、中国云南西部使用北方大掸文(傣哪文),印度东北部使用阿萨姆掸文(傣阿洪文)。

掸族自称为“Tai”,与泰国、越南、柬埔寨的泰族,老挝的佬族,中国的傣族,印度的阿萨姆族是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名称的同一个民族。由于佛教的影响,95%以上的掸族都信仰佛教,与缅族、孟族等佛教民族在文化上有惊人的相似,是佛教文化传承的主要民族之一。

饮食

掸族一日三餐都喜欢吃糯米,有不吃隔夜米的习惯。菜肴以酸、辣、涩为主,品种较少,喜欢吃鸡、鱼、猪肉、鱼虾酱、豆豉、腌菜等。芭蕉饭和竹筒饭是掸族名吃。特别是竹筒饭,色香味俱全。竹筒饭的制作十分简单。做饭时先将一节竹筒洗净,开口。在竹筒内放上糯米、香茅草、猪肉、盐和水,再在开口处塞上草,外面用泥封上口。之后便可以放到火堆旁烧烤了。烤至竹筒外壁炸裂时即可将竹筒内的饭取出食用。

掸族吃饭时习惯于用手抓食。饭后不像缅族那样喜欢喝凉水,而好喝清茶。他们喝茶时喜欢在茶中放少许盐,认为只有这样才够味。掸族风味的零食品种不多,较为有名的是“阔伯”红糯米糕。这种糕点是由熟糯米与炒芝麻捣碎后做成的。掸族也有吸烟、吃槟榔的习俗。

服饰

掸族男子的服装有岗包、上衣、掸式长裤。岗包多为丝织品,一般在节会庆典时戴。掸族岗包的颜色有白色、粉色等。掸族人的包头方式与缅族人不同,他们直接将头巾末梢掖于包头巾内。为了不使岗包掉下,有些人还特意别上别针。平时,掸族多用毛巾包头。掸式上衣分为衬衣和外衣。衬衣多为白色,立领、长袖。外衣为细布无领对襟,纽扣为冷色调布扣,有5粒。掸式长裤裤管肥大,多为黑色。

掸族女子服装与缅族相同。上身着大襟长袖短衫,下身着纱笼。掸族妇女常将长发盘于头顶,饰以梳子、鲜花。但也有不少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喜欢扎头巾。出门时掸族常头戴篾质尖顶斗笠,背挎包,脚穿拖鞋。掸族崇尚纹身。掸族社会有把男子纹身与否看作是其勇敢;与否的标志的习惯。掸族男子从11-12岁起开始纹身。掸族的纹身方式完全与缅族相同,都是以针刺刻画肌肤,再涂以紫黑色植物染料。先前掸族男子从膝到胸纹满了各种图案,如老虎、狮子、大象、花草等等。

民居

掸族民居为干栏式建筑,多用竹子建成,也有用木料建的。每户人家一般都有一幢竹楼。竹楼建在院子中央,周围种有果树和蔬菜,院子常用竹篱笆围起。掸式竹楼大约占地10米见方,分3排21根木柱,楼板用竹子或木料铺成。房屋为人字型屋顶,墙壁也常用竹篾粗席隔成。掸族竹楼与缅族竹楼大体相同,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堆放杂物。掸式竹楼上层靠近楼梯处为走廊、阳台。阳台上放有水缸、凉水罐,是全家洗漱的地方。楼梯一般开在楼下屋内(楼下无墙,仅用支撑房子的立柱)。楼上以中间排的柱子为界,外为堂屋。堂屋是全家饮食起居的中心,设有一米见方的火塘。内为卧室,是全家休息的场所。

掸族民居的卧室为长方形,一家数代同居一室。掸族不睡床铺,在楼板上铺上席子后就可入睡。睡觉时按长幼顺序由里而外,老人和粮食在卧室的最里边,年轻人则靠门睡。家人睡觉时要分席睡,席与席之间仅隔有蚊帐。客人来访不能穿鞋上楼,不得碰靠房间的中柱,不得进入卧室,不许跨越火塘。若要借宿,客人只能睡在堂屋。掸族村寨一般只有30-40户人家。寨子中都有佛塔、寺庙,每家的堂屋里都放有佛龛。掸族建好房子后常会选择吉日搬家,举行迁居仪式。搬家的当晚,主人要请亲朋好友来读法讲经,以食物待客。次日早晨要请僧用斋,受戒,念消灾经,布施。

家庭

掸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每个家庭一般只有父母子女两代。每个家庭都是独立的生产单位。家庭内部父亲或母亲均可以作为户主负责全家的生计、安排家务。掸族家庭长幼有序,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其固定的座序。妇女在家庭中与男子有平等的权利。但掸族家庭偶尔也有重男思想。儿女成家后儿子仍可跟父母住在一起,女儿则要嫁出去。家里子女多时儿子也可以与父母分家另过,或者在父母家院子里再另盖一竹楼。家中若无儿子,可以招上门女婿。父母去世时长子要担负起父亲的责任,长女耍担负起母亲的责任,抚育年幼的弟妹成人。每个家族都习惯于在寨子的范围内居住。

族长一般由该家族中年纪最大的男性担任。依照掸族的传统,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社会职务,如担任土司等。掸族人家庭在分割财产时多会依照父母的意愿办。一般情况下长子和幼女可以多得一些父母的财产。如果父母不分割财产,子女之间很少有争夺财产的现象发生。父母去世时对父母遗产划分大多采用协商的方式解决。若有人认为分配不公,可以请族长、村长来协调处理。掸族人要分割的财产主要是家什衣物、牛、农具,父母的房屋和土地一般是不分的。

丧俗

掸族的葬礼分土葬和火葬两种。俗人以土葬为主。掸族人正常死亡后,家人要将尸体抬至竹楼中柱附近,为死者沐浴更衣,并往死者口中放一枚硬币作为超度费。依照掸族人的习俗,尸体只能在家停放一天,次日安葬。出殡时亲友要一直送葬到墓地。葬礼上不请乐队。依照死者家庭经济状况,可将尸体装入棺材或是用草席裹尸埋葬。有些地方尸体要用白布包裹后再装入棺木中。死者是女性的话要戴上其生前用过的首饰。全村在停柩期间停止生产,要请僧侣昼夜念经超度亡灵、宣讲佛法、洒水分福。掸族在亲人死后一般不守孝、不祭拜,但头七时要斋僧。习惯上普通掸族人不行火葬,只有僧侣才行火葬。和尚圆寂后要先入殓,将遗体放置于装有四个轮子的灵床上。在灵床两端系上粗麻绳后,将其拉到郊外的火化场。然后将灵床置于柴堆上,施放高升将遗体火化。火化完毕,要将圆寂和尚的骨灰盛于瓦罐,埋在寺院内。对于高僧大德还要在其骨灰埋葬的地方建一小塔以示纪念。掸族人的葬礼较为简单,僧侣和俗人不同葬在一处。对非正常死亡者更是一切从简,悄悄葬于他处。

节日

掸族传统文化节日基本上都与佛教相关。

浴佛节

最隆重的节日是浴佛节,也称“泼水节”,各地掸族都会在泼水节期间举办一定规模的庆祝活动。浴佛节第一天,掸族善男信女们都要清晨沐浴更衣,要到寺庙中拜佛听经,在寺院中搭起彩棚,将佛像请到彩棚中洗浴,所有人都抢着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并向佛寺中的和尚布施,以求平安健康。浴佛节第二天,掸族人开始相互泼水祝福,互相用清水泼洒,洗净一年的污秽。如果是给长辈泼水,要先行合手礼,再恭恭敬敬地往长辈的手上泼水,小伙子可以把清净祝福水洒向喜欢的小姑娘。浴佛节期间,掸族村寨到处都会唱起祝福的歌曲,响起阵阵象脚鼓声。

坐夏节

坐夏节是掸族的传统节会。每年缅历四月十五开始坐夏,节期三个月。届时各村寨都要到寺庙中举行盛大的布施活动,在佛像前念经、洒水分福。人们每隔七天要举行一次小规模的拜佛活动。坐夏逾半时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诵经拜佛活动,由僧侣集中三天三夜时间诵读经文,全寨人都要到庙里听经,每家还要抄一部经书献给寺庙。坐夏节期间要停止恋爱结婚,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要用到佛事活动上。

解夏节

每年缅历七月十五为期90天的坐夏安居结束后掸族人都要去佛寺拜佛祷告。装扮成因陀罗神的青年男女要按顺时针方向绕佛塔或佛寺三周.载歌载舞庆祝坐夏顺利结束。掸族村寨此时大多要集体向佛寺献礼。解夏节后一切均恢复正常,青年人也可自由地恋爱结婚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