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著作选编》选编了陈独秀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文体的作品890余篇。全书作六卷:第1卷(1897-1918),第2卷 (1919-1922),第3卷 (1923-1925),第4卷(1926-1931),第5卷(1932-1942),第6卷为音韵学文字学卷。按发表时间收入了陈独秀1897年-1942年发表和未发表的各类主要论著。包括六卷280万字,所选文章均依据权威资料和《新青年》、《向导》、《安徽俗话报》等重要报纸的影印件精心编选和严格校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内容的权威和准确性。
《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1卷》扬子江形势论略(1897年冬)安徽爱国会演说(1903年5月26日)附:安徽爱国社拟章哭汪希颜(1903年8月9日)题西乡南洲游猎图(1903年8月17日)座右铭联(1903年)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1904年3月31日)瓜分中国(1904年3月31日)醉东江愤时俗也(1904年3月31日)哭何梅士(1904年4月15日)论安徽的矿务(1904年4月30日)安徽的煤矿(1904年4月30日)夜梦亡友何梅士觉而赋此(1904年5月7日)恶俗篇第一篇 婚姻上(1904年5月15日)第二篇 婚姻中(1904年5月29日)第三篇 婚姻下(1904年9月24日)第四篇 敬菩萨(1904年7月13日)第五篇 妇女的装扮(1904年9月24日)国语教育(1904年5月15日)说国家(1904年6月14日)中国历代的大事汤武革命(1904年6月24日)《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2卷》一封无受信人姓名的信(1919年春)国防军问题(告四国银行团)(1919年1月5日)随感录(1919年1月5日)又要制造民意了军民分治到底是那一团利害?得众养民谁是匪国防军军人与官僚武治与文治尊孔与复辟安徽小鬼《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1月15日)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1919年1月15日)答王禽雪(摆脱奴隶性)(1919年1月15日)答吕潋(美术革命)(1919年1月15日)答黄介石(老套头的修辞学试题)(1919年1月15日)除三害(1919年1月19日)随感录(1919年1月19日)国民大会鸦片与纸票烧烟土(1919年1月26日)《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3卷》革命与反革命(1923年1月18日)反动政局与各党派(1923年1月18日)反动政局下两个要案(1923年1月24日)最低问题(1923年1月24日)评蔡校长宣言(1923年1月24日)教育界能不问政治吗?(1923年1月31日)论暗杀暴动及不合作(1923年1月31日)中国之大患——职业兵与职业议员(1923年2月7日)再论不合作主义答北京《晨报》记者(1923年2月7日)为自由而战!(1923年2月7日)统一的国民运动(1923年2月27日)致胡适(1923年4月7日)怎么打倒军阀(1923年4月18日)沈鸿英叛乱与政学会(1923年4月25日)对等会议与孙曹携手(1923年4月25日)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1923年4月25日)海军态度(1923年4月25日)外交问题与学生运动(1923年5月2日)陈家军及北洋派支配下之粤军团结(1923年5月9日)杨森果为统一而战吗?(1923年5月9日)好个救国的妙计(1923年5月9日)《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4卷》反赤运动与中国民族运动(1926年3月17日)寸铁(1926年3月27日)孙文主义的信徒呢,还是冯自由主义的信徒?红派势力与外人势力及曹锟势力之消长安格联为什么要听张作霖的电令?中国革命势力统一政策与广州事变(1926年4月3日)国民党右派之过去现在及将来(1926年4月3日)寸铁(1926年4月3日)这就是戴季陶所谓“仁爱”之言国民党右派之光荣帝国主义者悬出重赏了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军阀?(1926年4月13日)寸铁(1926年4月13日)绅士们请看北京血案的司法调查!你们代表谁?一个不行动的党全民政治与全民革命反赤苛政《独立报》对谁独立?国民军与北方政局(1926年4月23日)国民党右派大会(1926年4月23日)第二次和第三次劳动大会之间的中国劳动运动(1926年5月1日)寸铁(1926年5月1日)《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5卷》中国民众应该怎样救国即自救(1932年1月6日)由反日到反国民党(1932年1月17日)一个紧急的政治问题(1932年1月20日)讨论栏——原则问题的争辩向党内公开(1932年1月28日)致蔡元培函(1932年3月24日)我们要怎样的民主政治?(1932年4月16日)论国民会议口号(1932年9月1日)谁能救中国?怎样救中国?(1932年11月17日)致灵均女士信十二封(1932年11月-1933年4月)致胡适(1932年12月1日)《一个新闻记者的杂评》跋(1932年12月26日)辩诉状(1933年2月20日)上诉状(1933年6月15日)致汪原放信四十二封(1933年6月-1935年3月)再抗辩书(1933年7月7日)几个争论的问题(1933年10月8日)致蔡元培函(1933年11月1日)给托派国际书记局的信(1934年5月15日)金粉泪五十六首(1934年)附:简释《金粉泪》五十六首(陈旭麓)赠望江吴幼卿联(1934年)致胡适(1935年2月14日)为刘海粟题字(1935年秋)《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6卷》音韵学毕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同魏建功来往书信十余件连语类编表文字学小学识字教本致台静农手迹信及同陈立夫、陈可忠来往信附:文字学音韵学著作目录一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陈独秀著作选编》的第6卷收入了陈独秀文字学音韵学著作,尤其是收入了从未在大陆正式出版的陈独秀语言学代表作《小学识字教程》(系从台湾手描版整理而来),并影印了他的部分信札。《陈独秀著作选编》可以说是目前涵盖面最广、收入文章最全的陈独秀文章汇编,具有极高的文献保存和学术研究价值。
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1卷 1897-1918:
扬子江形势论略
按一统舆图,自江口至四川长寿县以东,日扬子江。自长寿县以西至叙州府以东,日大江。自叙州以西渐折转而南以及云南,又折转而北以至塔城关,日金沙江。自四川边界至扬子江口,以水道计之,约一万里。扬子江由长寿县东,流迳夔州府与湖北宜昌府交界,其地巫山诸峡,俯瞰江流,且千崖悬壁,无路可缘,江如悬瀑,迥异常流,斯固一人守御,万夫莫伐矣。又东至荆州,荆州居中国之中,为荆吴之咽喉,自昔争中原者,必首争荆州为得失,以其居长江之上游也。宋赵鼎谓荆襄左顾川陕,右控湖湘,下瞰京洛,三国所必争。宜以公安为行阙,而屯重兵于襄阳,运江浙之粟,资川陕之兵,经营中原,计无出此。迨襄樊既失,蒙古将阿里海涯日:荆州西眺梁益,南控交广,据江淮上游,欲得湖南,不得不下荆州也。于是宋之湖南、两粤无全城矣。蒯越说刘表日: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武侯谓先主日:用武之国也。鲁肃说孙权日:帝王之资也。晋杜预举荆州而吴之沅湘不保。宋初荆南归命而南唐南汉遂不支。靖康既失中原,而荆南无恙犹得藉以图巴蜀襄宛,国朝亦为重镇,设将军驻防于此。然地势平衍,无险可扼,襄阳不守则北危,夔陕不固则西病,若萧梁元帝、后梁萧琮、十五国之萧铣,有明验矣。且府城在江东岸,地形恃水为防,德祐初,一旦水涸,蒙古来攻,江陵遂陷。江道不甚宽,地又沙渚,每蜀江涨,辙圯水少又涸,万一襄夔不守,不获已而论荆州江防城守之要,是宜开浚江道,驻以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