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稻花香

五常稻花香

植物界
中文学名 五常稻花香
禾本科Poaceae
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
分布区域 黑龙江省五常市
目录导航

产地

稻花香产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属的五常地区。

“五常”原名“欢喜岭”,清咸丰四年设“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取其“三纲五常”之意,得名“五常”。“五常”既有儒雅的古韵,又体现了城市文化品位。真可谓古为今用,别有一番韵味。

地理环境

五常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五常是半山区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张广才岭支脉蜿蜒东南,山峦重叠,有老爷岭、老鹰沟南山等山峰。西北部为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是五常主要农业区。

水文气候

主要河流有拉林河、牤牛河。水源充沛,年降水量625mm。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年平均气温3.5℃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大约为-19.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4℃。无霜期124天。日照2,576小时。

区域简表

中文名称: 五常市 面积: 7512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Wuchang City 人口: 104万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方言: 哈尔滨话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9镇2民族镇10乡3民族乡 著名景点: 龙凤山水库
政府驻地: 五常镇 机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电话区号: 0451 火车站: 哈尔滨站
邮政区码: 150200 车牌代码: 黑A
地理位置: 哈尔滨市南部

特征

中文名称: 五常市 面积: 7512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Wuchang City 人口: 104万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方言: 哈尔滨话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9镇2民族镇10乡3民族乡 著名景点: 龙凤山水库
政府驻地: 五常镇 机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电话区号: 0451 火车站: 哈尔滨站
邮政区码: 150200 车牌代码: 黑A
地理位置: 哈尔滨市南部

成品鉴别

“稻花香”在稻田中就能闻到香味,收获的稻谷放在粮库里,整个仓库都有稻花香的气味;加工出的大米也更具香气。

稻花香属于长粒外香型大米,水稻秧苗散发香气,大米也香,做饭时会散发特殊清香。稻花香享誉全国,是目前最高档的大米之一。

缺点是出米率低,普通大米出米率可以高达70%,甚至更多;稻花香米的出米率只有50-60%。

性能功效

1、稻谷色泽:成熟的稻花香水稻有黄褐色斑,颜色深。

2、稻壳顺长有裂缝,裂缝大的能看到糙米。

3、粒细长,长约7.5毫米,宽约2.5毫米,长宽比为3左右,较一般米粒细长一些。

4、稻花香米腹白大。

5、有的与稻花香接近的品种米有裂纹。

6、水稻、大米、米饭均有淡淡的、自然的香味。

7、双手揉搓磨好的稻花香米,手上应有米香味,且米粒本身香气不减。如搓揉后手上香气很重,而米粒的香气大受影响,则可能是进行了人工增香处理。

种植差异

五常稻花香做为大米的一种,是我国常见的主食之一,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于婴儿的发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汤冲奶粉或给婴儿作辅助饮食都是比较理想的。

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认为多食能令“强身好颜色”。

米饭、米粥、以及由米饭衍生出的各种做法加上另一种主食“面食”,是我国百姓餐桌上主食绝对多数。而五常稻花香无疑是主食中的高端。

米饭制作

五常稻花香种植,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受气候环境影响,当地的水稻多为“一季稻”;即每年只种植收获一次。较南方温湿地区的“两季稻”,具有生长种植周期长,产量低等特点。

一般水稻在每年3、4月份开始育苗;此时东北地区气温很低,部分地区处于0度以下,所以五常稻育苗大多在大棚中进行;到5月中旬,五常稻花香的秧苗才能进行大田插秧。每年的10月底(视当时气候情况而定),才能进行水稻收割。11月中旬,经过干燥、脱粒、碾磨成新米才可上市。

米饭

米粥

稻花香较为紧俏,很难有陈米出现,一般消费者买到的都是当年新米,所以较一些陈化粮及其他品种的大米,不是很“吃水”,在蒸米饭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 如果是免淘米,米和水的比例控制在1:1.2(体积比);
  2. 如果对五常稻花香进行淘洗,务必在淘洗完成后,将水分沥干。此时米和水的比例控制在1:1.15(体积比);
  3. 蒸饭开始前,最好先浸泡米粒8到10分钟,让米粒充满水分;
  4. 蒸饭结束后,拔去电源后最好再闷10分钟,然后使用筷子将米饭打散,并敞开锅盖晾凉。

按照以上方式蒸煮米饭口感更佳。

现状

米粥是中国经常食用的家常饭,特别是早餐。老一辈人在熬制大米粥的过程中,习惯加入少许食用碱,此举将会加快米粒软化的的速度,使熬出的粥更加粘糯,但此方法已逐步淘汰。

1、大米入锅,加入清水,米铺平,水面超过米面3公分左右;大米和水的比例是1:3(喜欢喝稀粥的适当增大水量);

2、大火煮沸,可以加盖,要经常开盖,否则沸水会溢出(有地方叫“扑了”);

3、待水沸后,转入小火,可以加盖,也可以开盖。加盖时需有人看守,需偶尔开盖,防止米汤溢出;也可将锅盖斜置于锅上;

4、待米粒“开花”,米汤粘稠,即可关火。

稍微放凉后,待粥面结出一层“米油”,风味更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