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译丛

清史译丛

品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
页数 346页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1日
定价 39.00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清史译丛
作 者: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300111414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 元

内容简介

《清史译丛(第8辑)》分为六章。第一、二章主要讨论书籍的印刷史。这两章主要延续了西方汉学界对于“ 李约瑟难题”的讨论,以及技术的革新为何未能投人实际运用并对 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作者以图表的方式详细列举了 刻本、活字本和 抄本在各个工序上的资费,从而总结出书籍的内容和印数所带来的成本才是决定采取何种方式的主要因素。另外,作者注意到刻本中广泛运用 宋体字,由于笔画的标准化程度高,刻写速度大幅提高而资费低廉的诱惑战胜了人们对 书法艺术的喜好,宋体字迅速取代更“漂亮”的 欧体和楷书成为最主要的刻写方式。这一例子有力地证明了 古代中国对 活字印刷的冷落并非出自情感因素,新技术从出现到广泛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弹性空间,实际的社会经济状况应列人考虑之中。
第三、四、五章讨论 读书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克服获得书籍的困难。这三章的主要贡献在于把表面上出自个人兴趣的行为给予政抬、经济和文化的分析。一方面,把个人的行为提升为社会的共性;另一方面。对这种行为进行兴趣、道德之外的社会学解释。首先,清中期以前的学者之所以精熟于某几种书籍,并拥有超乎寻常的记诵能力,很可能是因为宫藏、私藏图书的难以接近,令他们对书籍的获得产生了强烈的 焦虑感和紧张感;第二,私家藏书之所以不愿意对外开放,除了保证书籍不会在借阅中流失之外,书籍还是 家族荣誉、私人投资和知识特权的象征,在 科举考试中落败的文人必须通过收藏各种 善本来提升自己作为文人的声望,使自己有别于一般的读书人。第三,文人不对外公开书籍,但他们却对外“出售”自己的知识。在这个意义上,获得和收藏书籍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兴趣,而是 安身立命的 本钱。

图书目录

论著及文献选译
作为 满人王国的清帝国: 八旗制的统治结构
对1768年中俄《 恰克图条约附款》的研究
晚清的土产鸦片观念
梁启超与晚清中国“种族”之 概念化
百日维新在同乡关系与城市空间中的位置
集 汉学家、商人和企业家于一身的 米哈伊尔·舍韦廖夫
英国议会文件有关上海法 租界资料选译

学术综述
俄罗斯档案馆藏部分清代 中俄关系 档案全宗简介

图书评介
《 景善日记》是伪造的
清代中国的新边疆与亚洲诸帝国的 历史编纂学:综合 书评
熊远报著《清代徽州地域社会史研究——地域、集团、网络和社会秩序》

论点摘编
明清科举旧问题之新回答清代思想的张力:17-18世纪中国思想中的“ 历史决定论”
清末中国的日常暴力
丑事:盛清的 贞洁政治
晚清的灾荒与意识形态
Joseph P. Mcdermott,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编辑推荐

《清史译丛(第10辑)》由齐鲁书社出版。

后记

2007年12月,伴随着一缕冬日和煦的阳光,《晚期中华帝国》(Late Imperial China)杂志迎来了一个薪火相传的时刻。任职主编十余年的罗威廉(William T.Rowe)教授将这一重担正式交与两位美国清史研究新锐梅尔清(Tobie Meyer-Fong)和戴真兰(Janet Theiss)教授。在这个告别与希望交织的时刻,由两位新任主编提议,得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支持,《晚期中华帝国》杂志专门编辑了一期专号,以感谢罗威廉教授在主编任内为推动国际清史研究作出的贡献。
《晚期中华帝国》原名《清史问题》,创刊于1965年。创办这样一份刊物的想法来自当年4月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亚洲学会年会,在美国清史泰斗费正清(John K.Fairbank)和芮玛丽(MaryC.wright)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下,与会部分学者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学术团体——美国清史学会。为了促进学术信息交流和介绍研究成果,《清史问题》创刊,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教授担任首任主编,并由著名书法家张充和题写刊名(刊物改版后封面依然保留了最初的题字)。在随后的数年中,马若孟(RamonH.Myers)、柯志文(James H.Cole)、韩书瑞(Susan Naquin)、冉玫铄(Mary Rankin)、李中清(James Z.Lee)、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罗威廉等相继负责主编工作。

序言

在编纂清史时,“要有世界眼光,要把清史放到世界历史的范畴中去分析、研究和评价。既要着眼中国历史的发展,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是搞好清史编纂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既要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继承和弘扬中国史学的优秀传统,又要有“世界性的眼光”,这是完成新世纪我国这项重大文化工程的切实保证。
马克思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大抵从15世纪、16世纪开始,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是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这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清王朝在面对西方列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始融入世界。研究纂修清史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时,应高度重视清王朝社会发展的世界历史背景。纂修清史要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如何认识和体现出“世界眼光”,即是重要的理论准备之一,为此,我们需要加紧这方面的研究。
纂修清史,既是面向全体中国人的,也是面向全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在诸多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华文化连绵数千年,持续发展没有中断。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中华文化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然而,这一切并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因为文化需要人来传承。今天我们纂修清史,正是在继承、发展和弘扬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继往开来、重铸辉煌的挑战。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中华民族文化将成为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部分。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纂修清史,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实,积极探寻不同文化的“交汇点”,在纂修清史的过程中不仅能做到光大中华文化,而且能促进全球文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