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译丛(第10辑)》由齐鲁书社出版。
2007年12月,伴随着一缕冬日和煦的阳光,《晚期中华帝国》(Late Imperial China)杂志迎来了一个薪火相传的时刻。任职主编十余年的罗威廉(William T.Rowe)教授将这一重担正式交与两位美国清史研究新锐梅尔清(Tobie Meyer-Fong)和戴真兰(Janet Theiss)教授。在这个告别与希望交织的时刻,由两位新任主编提议,得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支持,《晚期中华帝国》杂志专门编辑了一期专号,以感谢罗威廉教授在主编任内为推动国际清史研究作出的贡献。
《晚期中华帝国》原名《清史问题》,创刊于1965年。创办这样一份刊物的想法来自当年4月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亚洲学会年会,在美国清史泰斗费正清(John K.Fairbank)和芮玛丽(MaryC.wright)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下,与会部分学者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学术团体——美国清史学会。为了促进学术信息交流和介绍研究成果,《清史问题》创刊,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教授担任首任主编,并由著名书法家张充和题写刊名(刊物改版后封面依然保留了最初的题字)。在随后的数年中,马若孟(RamonH.Myers)、柯志文(James H.Cole)、韩书瑞(Susan Naquin)、冉玫铄(Mary Rankin)、李中清(James Z.Lee)、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罗威廉等相继负责主编工作。
在编纂清史时,“要有世界眼光,要把清史放到世界历史的范畴中去分析、研究和评价。既要着眼中国历史的发展,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是搞好清史编纂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既要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继承和弘扬中国史学的优秀传统,又要有“世界性的眼光”,这是完成新世纪我国这项重大文化工程的切实保证。
马克思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大抵从15世纪、16世纪开始,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是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这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清王朝在面对西方列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始融入世界。研究纂修清史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时,应高度重视清王朝社会发展的世界历史背景。纂修清史要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如何认识和体现出“世界眼光”,即是重要的理论准备之一,为此,我们需要加紧这方面的研究。
纂修清史,既是面向全体中国人的,也是面向全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在诸多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华文化连绵数千年,持续发展没有中断。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中华文化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然而,这一切并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因为文化需要人来传承。今天我们纂修清史,正是在继承、发展和弘扬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继往开来、重铸辉煌的挑战。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中华民族文化将成为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部分。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纂修清史,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实,积极探寻不同文化的“交汇点”,在纂修清史的过程中不仅能做到光大中华文化,而且能促进全球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