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耳疮是指因耳廓损伤染毒,火毒上炎,所致的耳廓红肿疼痛、溃烂,甚至缺损、脱落为主要特征的耳病。西医学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西医学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多由耳廓局部损伤染毒,肝胆经火毒热邪内炽,循经上犯,热灼血肉,软骨融蚀而成。
1、耳廓损伤,邪毒犯耳
因耳廓皮肤损伤,邪毒乘机侵犯,与气血搏结,酿脓化腐。
2、热毒炽盛,灼腐耳廓
热毒炽盛,循经上炎,灼腐耳廓,致血腐肉败,软骨融蚀。
1、病史:多有耳部外伤史。
2、临床症状:初起耳廓灼热感及肿痛感,继则疼痛剧烈,坐立不安。全身可见发热、头痛等。
3、局部检查:耳廓红肿,触痛明显,继之红肿范围加大,可有波动感,甚者溃破流脓,软骨坏死,耳廓缺损畸形。
耳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
旋耳疮:是指旋绕耳廓或耳周而发的湿疮,以耳部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特征。
耳疮:是指外耳道的弥漫性红肿疮疡,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溃疡、渗液等为特征。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如耳廓溃破流脓较多者,可做脓液的细菌学培养,有助于发现致病菌。
耳廓损伤,邪毒犯耳,与气血相搏,故耳廓灼热、红肿、疼痛;发热、头痛、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数等均为热毒侵犯之证。热毒炽盛,灼腐耳廓,故耳廓红肿、疼痛剧烈;热毒燔灼,肉腐成脓,故耳廓极度肿胀,按之波动感,溃破流脓;热毒灼蚀软骨,故软骨坏死、脱落,耳廓失去软骨支撑而变形;高热、头痛、舌质红、苔黄、脉数等均为热毒炽盛之证。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排脓。
(一) 耳廓损伤,邪毒犯耳
症状:耳廓灼热、疼痛,局部红肿,继而红肿疼痛逐渐加剧。伴发热、头痛、口干等,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天葵子。
(二) 热毒炽盛,灼腐耳廓
症状:耳廓疼痛剧烈,坐立不安,高热,头痛,舌质红,苔黄,脉数。检查可见耳廓极度红肿,按之有波动感,继则溃破流脓,软骨坏死、脱落,耳廓变形。
治法:清热解毒,祛腐排脓。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天葵子。
1、外敷:未成脓者,可局部热敷或用如意金黄散外敷。
2、其他:成脓后,高肿处宜用五五丹或七三丹涂敷,再贴以黄连膏纱布,周围可敷如意金黄散;局部流脓腐烂,改用九一丹或生肌散,上贴黄连膏纱布。
本病常可导致耳廓软骨坏死,使耳廓失去支撑而形成耳廓畸形。
1、对于耳廓的外伤,应彻底清创,严格消毒后缝合,以防染毒而变生本病。
2、在进行耳部针灸或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证治准绳·疡病·卷之三》:“或问耳轮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切心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