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陈家疃村村主任刘堂生介绍,陈家疃村是去年10月份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在正定县农开办的支持带领下,多方筹资324万元,新打机井9眼,维修旧机井100多眼,架设低压线路10.02公里,铺设节水管道50公里,整修乡间道路30公里,植树3万棵,改造低产田7300亩。
正是这一项项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善了陈家疃村的生产生活面貌,使该村向“新农村”迈进了一大步。
原来的陈家疃村农业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心思也散了,各项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成了乡里的后进村。可如今,道路通畅了,配套设施跟上了,人们的心气也顺了。大家伙儿除了引进良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外,村里的食用菌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过去道路难走,机动车进不了地、出不了村,村里有几户搞食用菌种植的,倒料呀,出菇呀,全靠小拉车,费时费力又不方便,规模一直都上不去,效益受到了影响。可现在道路修到了大棚边,水也引到了大棚旁,不但生产上去了,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客商,直接开着汽车来收购金针菇和白灵菇,该村的食用菌种植由原来的几十个棚一下子发展到了现在460个棚,仅这一项就可增收250万元。
村主任刘堂生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给村里带来了凝聚的人心和发展的动力。陈家疃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小四接过话头来说:“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还让咱村的奶牛养殖业大发展了呢。原来道路不好走,收奶车进不来,只能骑着自行车驮着送,人家还不愿意要咱这散户的奶,现在咱建了两个养殖小区,养了六百多头奶牛,路也通到了养殖小区,人家开着车就来了,咱这儿成了他们的定点收奶站。现在日产奶3吨多,一年下来也200来万元的收入呢。咱们这个原来的后进村今年也成了先进了。”
笔者还了解到,陈家疃村改造只是正定县实施的第六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一部分,2007年还要实施外资项目,对包括陈家疃村剩余3000亩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
到现在 还是正定县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村庄,主要是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造成的,如果有了新的交通线,那也会很快发展起来的!
村庄由来 明朝洪武二年,陈栾由四川迁至此定居,故以姓氏取村名—陈家疃村。
位于店子镇政府北部,东邻三城公路及店子工业园,截至2005年全村有耕地面积769亩,居民152户,人口511人。
该村委会以店子工业园为依托,发展内资企业是本村经济的重点,先后引进青岛鸿泰矿山机械厂、青岛洪昌门业公司、昌盛及兴龙予制件厂及三家草制品厂、七家内资企业、固定资产800多万元,从来人员600多人,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60万元,人均所得5450元,其中工业收入达到1800多万元。
近邻交通要道三城公路及店子工业园。
1991年以来先后投资50多万元把村庄全面规划,并对村内、村外的道路进行硬化、绿化、美化,栽植各种树木、花木2000多株,是其三季有花,四季长青。1994年村民吃上了自来水,并建起了青年、民兵、妇女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教室,截至2005年全村固定电话用户131户,有线电视用户143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