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千华作品《中国美女地理》
朱千华身上具有宁静,浪漫,孤独,唯美的艺术品质。其文字多以陌上田野之事为素材,善于把朴实僻远的乡村风物写成优美动情的现代美文,曾经遍踏荒山野岭的经历锻造了他文字独特的风骨和人性气息。他的散文流露出来的不是浅薄的伤感,而是悲天悯人的仁慈和宁静淡远的高致。
![]() |
![]() |
![]() |
![]()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ISBN |
责任编辑 |
《水流花开》 | 朱千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08年9月 | 978-7-81124-429-8 | 王娜 |
《岭南田野笔记》 | 朱千华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9年6月 | 978-7-210-04104-7 | 周伟平 |
《岭南画舫录》 | 朱千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10年2月 | 978-7-5124-0003-0 | 王娜 |
《像麦子那样金黄》 | 朱千华 | 文心出版社 | 2012年3月 | 978-7-5510-0118-2 | 栗军芬 |
《中国美女地理》 | 朱千华 | 漓江出版社 | 2012年9月 | 978-7-5407-5729-8 | 阎海文 |
《食客行》 | 朱千华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3年9月 | 987-7-5146-0896-0 | 赵菁 |
《三沙人文地理》 | 朱千华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13年12月 | 978-7-5038-7284-6 | 董立超,李素云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ISBN |
责任编辑 |
《水流花开》 | 朱千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08年9月 | 978-7-81124-429-8 | 王娜 |
《岭南田野笔记》 | 朱千华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9年6月 | 978-7-210-04104-7 | 周伟平 |
《岭南画舫录》 | 朱千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10年2月 | 978-7-5124-0003-0 | 王娜 |
《像麦子那样金黄》 | 朱千华 | 文心出版社 | 2012年3月 | 978-7-5510-0118-2 | 栗军芬 |
《中国美女地理》 | 朱千华 | 漓江出版社 | 2012年9月 | 978-7-5407-5729-8 | 阎海文 |
《食客行》 | 朱千华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13年9月 | 987-7-5146-0896-0 | 赵菁 |
《三沙人文地理》 | 朱千华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13年12月 | 978-7-5038-7284-6 | 董立超,李素云 |
朱千华作品:随笔集《岭南田野笔记》 随笔集《水流花开》
岭南文化随笔集《岭南田野笔记》
岭南文化随笔集《岭南画舫录》
散文集《像麦子那样金黄》
随笔集《中国美女地理》
书名:《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
作者:朱千华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码:223 页
朱千华散文集:《像麦子那样金黄》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1124-429-8
条形码:9787811244298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06340号
内容简介:
四月,在南方腹地。邕水以南,或者以北的大片地带,有着无数的希望。漫天的春花一路扑卷。一亩亩,一垅垅。早年读屈子,始对那些奇花异草产生迷恋。江蓠、秋兰、木兰、椒、蕙、芳、薜荔、白芷、杜衡、春兰……注定与我今生有缘。她们的芬芳早就漫过我的衣衫,至今仍能让我幸福地沐浴。
一年来,行走在南方。随处可见南方草木摇扬葳蕤,散发出盎然生意。山水纡曲。邕江两岸山峦重叠,丘陵延绵。大明山、大瑶山、十万大山皆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有草木杂乱丛生,枝叶却茂盛。风吹草动。远远望去,仿佛丹青高手,逸笔草草。
我把采撷到的这些草木,带回去,夹入我的书中。让她们美好的品质,时时芳香我的灵魂。
有些事情恍如梦中。有些日子历历在目。很多时候,我一个人踯躅在草木繁茂的心圩江畔,或安静地坐在宽阔无边的榕树下,听百鸟鸣唱;或是在月色迷离的晚上,撑条竹排,滑行在清澈的山水间,不远处飘来壮女、瑶女、侗女撩人的山歌。那山歌仅几里地外,仿佛扑鼻而来的一缕缕清香,早已让我莫名心动。
精彩目录:
朱千华作品《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 卷一
草木染——蓝草
没有哪个女人,像你一样如水清澈——青木瓜
中原不识此滋味 空看唐人异木篇——菠萝蜜
潮湿而柔软的思念——蕃石榴
黄叶拥篱,青灯煨竽——荔浦芋头
突然被打开的时光——桫椤
青青竹叶下的山家野笋——八渡笋
隐藏窑火,月照静眠的冬日山乡——苦丁茶
山花摇落一溪香——百香果
一个深山峡谷的秘密——咬人树
卷二
隔河相望,你依然残忍而美丽——烟草
月白风清,在南方山野里的低吟浅唱——甘蔗
在阳光下赤脚而行——罗汉果
看着我,不要忽然转过脸去——龙眼
在倒影中萦回,在梦乡里开花——金花茶
我的纯净而绵长的喜悦——红豆树
老松与菟丝花的传说——茯苓
关于故乡,轻描淡写的记忆——南瓜
阳光里摇晃的马车——香蕉
盛满时间的陶罐——东源板栗
卷三
十丈珊瑚——木棉花
蛮烟瘴雨,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声音在山谷里飘荡——榕树
苦涩的忧伤因你而回味生津——苦瓜
打翻夏天的雨水的一枚青杏——荸荠
爱我,趁我青春年少——紫苏
已然醉倒千年百年,方才染就十里八里——乌桕
蛙声一片稻香十里——稻花香
让我醉吧,我好疯给你看——美人蕉
阳光下,我是一尾漫游的鱼——鱼尾葵
金线吊芙蓉——沙田柚
卷四
你幽香的指尖,捻碎了夏天最后的一声叹息——灵香草
灼灼夭桃——朱槿
夏日金色的静谧,已经飘远——芒果
朱千华 十万八千里的鸟语花香——桂花
为何我每次来到世上你都不在——菩提树
野菜花,风穿的舞鞋——南方野菜录
在江南水乡,寻觅李清照的蚱蜢舟——蕹菜
在阳光里,天空是一朵飘荡的花——五色饭草
故乡春天的满地风絮——艾草
你不来,我怎敢老去——三角梅
卷五
千里飞骑千年风流——荔枝
一湖金水缠碧柳几树海棠唤野鸭——海棠
有一张脸,向流浪的我微笑——向日葵
以一种醉感折一枝五瓣花——洋紫荆
一朵剑花的呼吸和梦呓——菠萝
玩的就是心跳——槟榔
抱着云朵回故乡——椰子
山谷,流水,花期——八桂茶录
忘了季节的雪花——茉莉
满天彩霞的回忆——凤凰树
写序
欣欣向荣
—— 朱千华随笔集《南方草木札记》序
车前子
南方雪灾,北方干且暖。因为暖,这几天迎春与连翘金晃晃一片,玉兰也开了。往年我把玉兰当雪看,不许。在北方,如此早春算是灿烂,我已没有东风一吹,顿起游南方花海的念想。收到朱千华的信以及《南方草木札记》文稿,约我作序,我又有蠢蠢欲动回南方之心了。
朱千华 《南方草木札记》,我读罢有欣欣向荣的感觉,空气湿润,和光同水,不是和光同尘,东边日出西边雨,是和光同水。
植物志不论,植物栽种培育工具书不论,以前我读过以草木为文学性主题的图书,大致可分为“博闻求异”与“言志抒情”两大类。《南方草木札记》很让人马上联想到《南方草木状》,这会心生喜欢的。《南方草木状》,我是当文学看的(我把《本草纲目》也当文学看,大概与我日常里所持的泛文学观有关)。《南方草木状》本质还是“博闻录异”,如“诸蔗”条可说“博闻”;“枫人”条可说“录异”,这样的条目颇多。还有一大类是“言志抒情”的,杨朔、秦牧他们以草木为文学性主题的散文随笔常常如此。在这两者之间,另有一种既“博闻录异”又“言志抒情”的——姑且论之为“新草木写作”。这个写作较为边缘,以前有我乡前贤周瘦鹃先生,现在则有一时才俊朱千华等人。
不管怎么写,只要欣欣向荣,其华竟岁,春华者冬秀,夏华者春秀,秋华者夏秀,冬华者秋秀,四时未尝无华也,读者就不寂寞。起码我是心生喜欢的。
是为序。
二00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目木楼头
书稿选摘
【青木瓜】
作者:朱千华
在我的园子里,有一棵木瓜树,那些木瓜,一颗颗地吊在树上。熟透了的木瓜,有一种淡黄的色泽。味道甜丝丝的……
—— 摘自越南电影《青木瓜之味》(陈英雄导演)
第一次知道青木瓜是来南方之前。那时我疯狂地迷上了越南大导演陈英雄。《青木瓜之味》让我如痴如醉。于是我竭尽所能找到了陈英雄的所有电影,包括梁朝伟主演的《三轮车夫》,还有《夏天的滋味》等。不愧是大师级导演,我心服口服。大师级的导演除黑泽天皇和好莱坞的卡梅隆,还没有哪位像陈英雄这样让我如此肃然起敬。另外我也是他夫人刘燕荷的铁杆粉丝。陈英雄拍电影,喜欢用夫人刘燕荷做女主角。刘女士气质非常好,含蓄,优雅,典型的东方美女,在我眼里只有栗原小卷可与之媲美。这样的女性真不多,很容易让我想到热带植物木瓜树。去南方之前,我在脑海里千百遍地品尝过青木瓜之味。真是奇怪。影片中有这样的女人,再配以淡淡的青绿色,真让人神清气爽,很是销魂。就像那热带植物,畅快地生长着,映入眼眸的却是满目青翠,直接融化到心里,如一杯清凉。
这是一部诗一般的电影。那些柔和清澈的画面流淌着深深浅浅的绿,还有浓浓的乳白色木瓜浆汁,正缓缓地、缓缓地往下滴。洁白的瓷器,棕榈花,青碧的荷叶,翠绿的青蛙,还有大株大株的热带绿色植物。房子是旧式的,像中国南方的旧式建筑。庭院一角,清朗的阳光流水般倾泄而下,照在木瓜树的绿叶上。青木瓜钻过树叶安静地垂挂,水水的绿。女仆割下树上的一只青木瓜。乳白色的木瓜汁缓缓地渗出,滴下来,落在绿叶上。一滴,又一滴。
《青木瓜之味》很宁静。宁静得只剩下那棵青木瓜幽幽生长的声音。淡雅、幽美、娓娓道来,让人心里产生柔情似水的气息。青木瓜之味首先来自于画面的色彩。极少大红大紫,很多画面的色彩是都是冷色,青色,宁静。陈英雄只舀几瓢水摘几个青木瓜,就让“梅”从一个少女长成妇人。一只青木瓜,造就了一个风光旖施的越南。就在那时,我喜欢上了青木瓜,爱上了越南,热切地向往着媚公河、西贡那样的异域风情。当然,这与当时读杜拉斯有关。这些地方因为有陈英雄与杜拉斯,注定了风情万种与无以言说的风光与暧昧。
梅,是这个旧宅里的女佣。她常常在清亮的晨光里走到树下看蚂蚁忙碌。她歪着头看,想得入神,就轻轻地笑。更多的时候她在劳作,生火、净菜、洗衣、擦地,被东家少爷欺负。她有着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她的习惯动作就是擦汗,把所有的辛苦都擦抹在额角的几绺碎发里。窗外,蛙声蝉鸣不绝于耳,日子悠闲。终于有一天,一个人发现了她温润柔嫩的青春,还有她不动声色的美丽。青木瓜刚刚摘下,剖开后里边竟是一瓢满满的晶莹清亮的籽。午后的阳光中,弥漫着淡淡的青木瓜香气。窗外是茂盛的树叶,阳光从枝丫中漏下,混合着低声细语。日子静静地在木瓜树下流过。故事结束了。其实故事也没什么大起大落,就像一个上了年岁的长者回忆旧日往事,讲一会,停一停,断断续续,中间有些模糊不清,后来又慢慢想起。
来到南方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青木瓜。在一傍晚与爱人散步,偶过一家小院,终于看到向往已久的青木瓜。小院里没有人。木瓜树三棵。树不高,树干上簇拥着许多青绿饱满的青木瓜。靠近栏杆,却没人摘。与爱人凝望良久,才离去。
第二天上午,阳光很好。我一个人来到这家小院。我对主人说我想要一只青木瓜。主人狐疑地看我。我说我只要一只。主人没问我作什么用处,很爽快地指给我说,那一只,有七成熟,可以割。我拿出小刀轻轻地割下一只。霎时间,树上切口处渗出乳白色浆液,缓缓凝聚,然后滴落在青绿的叶子。我从树下看见那片叶子缀满阳光,叶子清晰透明,乳白的汁在一片绿色中缓缓移动。看得痴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无可遏止地对木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上了瘾,每天都要吃一两只木瓜。于是爱人一次买十来斤存着。我常常坐在沙发上看她剖木瓜。她个子不高。但她切瓜时的凝眸,加上她不时晃动的披肩长发,我感到一种温柔与恍惚。日常琐事,这样静谧地做来,这样全身心浸染其中,竟也有如此情趣。那一刻,我就产生想走过去,从后面抱抱她的冲动。
木瓜剖开两半,可看见籽。木瓜籽极可爱,像黑珍珠,满满的一窝。我忍不住握几粒在手上,捏一捏,不太硬,就丢了。我感觉丢掉很可惜。后来每次剖瓜,总能见到一窝窝的黑珍珠,每每扔掉之际,我总要细细端详一番。心中总有惋惜的感觉,虽然明知道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但是我看见陈英雄在《青木瓜之味》里,把瓜籽处理成白色。玉一样玲珑剔透,纤细温柔的手指,轻轻拨弄着瓜籽,嘴角含着微笑。那样莹莹的一窝白玉,一尘不染,多么可爱。木瓜籽真有纯白的吗?问了好几个人,都语焉不详。也许这是就艺术家的与众不同,他们总是让人感到新奇。就像那女主人公不经意丢给我们一个眼神,就让我们产生相逢的欣喜和对一种日子的憧憬。那是一种柔软又温情的感觉。木瓜的果肉,绵软香甜。吃木瓜用勺。轻轻一勺下去就是一团金黄,盈盈满颊,入口即化,让你感觉着温情与美的缠绵。
真正吃青木瓜,是在一次聚会上。三个朋友,延桐,露露,王冰。一桌菜颇丰。就有凉拌的青木瓜。木瓜洗净,去薄薄一层青皮,露出莹白果肉。切丝,开水里过一下,丝丝落入青花瓷盘。旁有小碟,清浅的调味汁。和以米醋,红椒末、蒜蓉等,洒一勺上去,便是一道清凉爽口的美味了,红白相间,叫你如何不爱?微微的酸甜辣咸交融口中,脆脆的。一边喝啤酒,一边说诗,一边吃青木瓜。瓜瓤晶莹剔透,口感清澈薄脆,正好下酒。他们不知道我是第一次吃。我也不谦,饱尝了一回。满嘴都是淡淡的青木瓜香。
木瓜的另一做法是炖汤。木瓜炖雪蛤,是南方各家饭店的保留品牌。雪蛤,很名贵。据说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原为古代宫廷御用。木瓜炖雪蛤吃过几次。明园饭店味颇不坏,和爱人常去。方法是:选上好的木瓜和雪蛤。雪蛤先泡一天。木瓜平放,上面三分之一处切开,去籽,把雪蛤放进木瓜内,冰糖适量,加水。入锅。蒸。半小时即可。端上桌时,只见金黄色的木瓜里开满一朵朵白白的雪蛤。汤汁半透明状,像云絮缥缈。送一匙入口,丝丝清香。雪蛤独有的美味与口感萦绕舌尖,经久不散。
2006年的整个夏天我都在南方饱尝幸福。这感觉让我想起《青木瓜之味》中的梅。她最美的时候是每天操劳完毕,用清水浇过发丝,亮亮的水花自她细长光滑的脖颈流下。我现在仍在南方。与那个青木瓜的国度近了。很近。只一天班车就能抵达。在一个温情的早上,我到达西贡。我在陈英雄杜拉斯的梦境里满街寻找。一直想找到那个旧宅院, 院子里栽有苍翠的木瓜树。猛然间在西贡旧式庭院的花窗口,我看到了那个梅一样的女子,她在庭院里迎风回眸,神态自若如行云流水,她的四周簇满阳光。青木瓜挂满了庭院。
青木瓜。暖风。阳光。热烈而烂漫的国度。我知道这是个梦。有梦也不错。梦醒了,就在心里偷偷怀想。
首届孟郊散文奖;
首届朱自清文学奖;
《红豆》杂志精短散文一等奖。
《人民文学》杂志2008年征文、2009年征文优秀奖。
朱千华作品《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 名作家朱千华于2013年10月、11月份,做客 广西电视台 · 都市频道《广西历史文化大讲堂》。这是广西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类似于“百家讲坛”的一档文化类节目。
朱千华主讲的题目是:《广西古园林》。共分三集。
第一集《广西园林之明秀园》,于2013年10月20日晚22点25分播出,下周日(2013年10月27日)中午12点50分重播;
第二集《广西园林之谢鲁山庄》,于2013年10月27日晚22点25分播出,下周日(2013年11月3日)中午12点50分重播;
第三集《广西园林之雁山园》,于2013年11月3日晚22点25分播出,下周日(2013年11月10日)中午12点50分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