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岫美,男,1951年10月生,山东省临朐县人。1975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药学系,分配到山东省立医院工作。1978年10月考入山东医学院药理学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药理学家吴葆杰教授,从事酸性多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学研究,1981年10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历任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副主任、主任、所长。1987年4月~1989年9月、1998年6月~1999年6月两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MCV/VCU)药理毒理学系做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研究脑神经和脑血管损伤机制及药物的保护作用。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承担七年制临床医学、六年制临床医学英语班、五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本科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的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神经药理学等教学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老一辈药理学家的指导下,坚持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药理学、神经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及新药研究。
承担并完成了国内贸易部、山东省科技厅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厅和山东省中医局项目等10余项;其他合作协作项目、横向课题及新药研究等2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主审和参加编写著作28部。参加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面向二十一世纪全国规划教材《药理学》、五年制护理学专业全国规划教材《药理学》、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南《药理学》及全国高校协编教材《护用药理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的编写。主编山东省用教材《药理学》和《中国处方药用药手册》、《常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相互作用》等著作。参加《动物生化药物药理学》、《现代临床治疗药物大全》、《药理实验方法学》、《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与临床》、《现代中药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学研究进展》、《心脑肾病合理选药》、《生物医学标记示踪技术》、《中国药学年鉴》等大型参考书的编写。"氧自由基对脑血管的损伤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酸性多糖的保护作用研究"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位,1998),并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位,1991,1999)2项,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三位,1994),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第三位,1999;第二位,2000),山东省科协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第一位)。1991年、1994年获山东省科协先进工作者,1997年获山东省科协工作贡献奖,1999年获民革中央先进基层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