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熊

袋熊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袋熊袋熊(6) 袋熊长相稍像熊,但比熊小。体长70-110厘米,体重20-35千克。腹部有育儿袋,袋内有两个乳头,袋口向后开。眼、耳均小,身体矮胖敦实,称得上“五短身材”。袋熊头骨略扁平,鼻面部相对较短。所有牙齿无齿根,终生生长,尾退化。育儿袋向后开口,内有一对乳头。四肢短而有力,前足5趾,宽而具长爪,后足第3和第4趾合并。爪强壮有力。尾退化,仅留痕迹。被毛较粗,呈灰褐色。[1]

生活习性

行为习性

袋熊袋熊

袋熊营穴居生活,很善于挖洞,它们栖居的洞穴比较大。一般洞穴纵深可达10米,宽60厘米,洞的末端是卧室,用草和树皮做铺垫物。

袋熊喜独立独往,有时2-3只在一起生活。为夜行动物,白天藏在洞中熟睡。它们以青草、野菜为食。袋熊的新陈代谢非常的慢,眼、耳均小,身体矮胖敦实,差不多要用14天的时间来完成消化,这有助于生活在乾燥的环境。它们一般行动得很慢,但当遇上危害时,逃走速度可以达40千米/小时,并维持达90秒。袋熊会保护由其巢穴为中心的疆界,对入侵者存有攻击性。

当受到攻击时,袋熊会发挥巨大的抵抗力。例如当它受到地底下的掠食者攻击时,它会破坏地底隧道,令掠食者窒息。它主要的防御是靠身体后部以软骨组成的结构,连同不怎么长的尾巴,可以避免在逃走入隧道时被掠食者攻击尾部。

袋熊适应跳跃生活。由于具有类似反刍的消化方式,能占据对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不利的区域。

食物习性

袋熊为食草性动物。和大多数食草性动物类似,袋熊的食谱包括灌木、树木、真菌、树皮、苔藓、叶子和沼泽植物,尤其喜欢多年生牧草。在干旱的季节,也会吃枯萎的草根。[1]

栖息环境

袋熊在温带地区适合穴居的开放的森林、丘陵及海岸附近生活。海拔约0-1800米处左右。[1]

种类介绍

袋熊(2属 3种 8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塔斯马尼亚袋熊 Vombatus ursinus
1 塔斯马尼亚袋熊长毛亚种 Vombatus ursinus hirsutus Perry, 1810
2 塔斯马尼亚袋熊巴斯海峡群岛亚种 Vombatus ursinus platyrhinus Owen, 1853
3 塔斯马尼亚袋熊指名亚种 Vombatus ursinus ursinus Shaw, 1800
昆士兰毛吻袋熊 Lasiorhinus krefftii
1 昆士兰毛吻袋熊中部亚种 Lasiorhinus krefftii barnardi Longman, 1939
2 昆士兰毛吻袋熊南部亚种 Lasiorhinus krefftii gillespiei DeVis, 1900
3 昆士兰毛吻袋熊指名亚种 Lasiorhinus krefftii krefftii Owen, 1873
南澳毛吻袋熊 Lasiorhinus latifrons
1 南澳毛吻袋熊指名亚种 Lasiorhinus latifrons latifrons Owen, 1845
2 南澳毛吻袋熊南部亚种 Lasiorhinus latifrons lasiorhinus Gould, 1863

分布范围

袋熊(2属 3种 8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塔斯马尼亚袋熊 Vombatus ursinus
1 塔斯马尼亚袋熊长毛亚种 Vombatus ursinus hirsutus Perry, 1810
2 塔斯马尼亚袋熊巴斯海峡群岛亚种 Vombatus ursinus platyrhinus Owen, 1853
3 塔斯马尼亚袋熊指名亚种 Vombatus ursinus ursinus Shaw, 1800
昆士兰毛吻袋熊 Lasiorhinus krefftii
1 昆士兰毛吻袋熊中部亚种 Lasiorhinus krefftii barnardi Longman, 1939
2 昆士兰毛吻袋熊南部亚种 Lasiorhinus krefftii gillespiei DeVis, 1900
3 昆士兰毛吻袋熊指名亚种 Lasiorhinus krefftii krefftii Owen, 1873
南澳毛吻袋熊 Lasiorhinus latifrons
1 南澳毛吻袋熊指名亚种 Lasiorhinus latifrons latifrons Owen, 1845
2 南澳毛吻袋熊南部亚种 Lasiorhinus latifrons lasiorhinus Gould, 1863

繁殖饲养

袋熊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特有的物种。从昆士兰东南部大澳大利亚东南部大陆以及弗林德斯岛和塔斯马尼亚岛。[1]

袋熊袋熊

动物保护

袋熊袋熊(3)袋熊雌兽在袋囊中有了幼仔以后,仍可交配受孕,但受精卵发育到100个细胞阶段就停止发育;如果袋囊中的幼仔死亡,胚胎则继续发育;几周后第2个幼仔又可降生。

多于夏季繁殖,孕期1个月,每胎1仔。初生幼仔体长约2厘米,体重约2克,8-9个月才出袋活动,2-3岁性成熟。寿命一般为15年左右,也有活到20多年的记录。野生袋熊的寿命通常为12-15年。[1]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袋熊袋熊塔斯马尼亚袋熊和南澳毛吻袋熊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2][3]

昆士兰毛吻袋熊由于栖息地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外来入侵草。每百平方公里的数量小于临界值,被列为极危。[4]

词条图册

袋熊袋熊(3)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3]

2种无危(LC),1种极危。[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