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鼬 拉丁目名CARNIVORA
中文目名食肉目
中文科名鼬科
拉丁科名Mustelidae
中文属名鼬属
拉丁属名Mustela
拉丁种名nivalis
定名人Linnaeus
年代1766
中文名伶鼬
模式产地瑞典韦斯德博顿(Vesterbotten,Sweden)
生境类似白鼬,但更喜欢干燥的地域。在林区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或干旱地针叶林,林缘灌丛,亦常见于草原地带
保护级别其它: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北,四川
国外分布前苏联,阿富汗,蒙古,朝鲜,日本、埃及、土耳其、北美等地
伶鼬(3)伶鼬又叫银鼠、白鼠、矮伶鼬,体长14—21厘米,尾长3—7厘米,体重50—130克。体形很小。身体细长。耳朵很小。被毛短而致密。四肢短小,跖行性,足掌被短毛,趾、掌垫隐于毛中。前后肢均具五趾,爪稍曲且纤细,很尖锐。前肢腕部着生数根向外的白色长毛。雄兽阴茎骨先端弯曲呈钩状。雌兽乳头腋下有2对,鼠鼷部有3对。尾极短,大约为体长的1/5左右。
伶鼬的毛色,夏季身体背面自上唇向后经体侧、直至尾端及四肢外侧为咖啡色。腹面从喉、颈侧到腹部呈白色。背面和腹面之间分界线明显而整齐。足背杂生白毛。冬季全身被毛均为白色。嘴角无棕色斑点。尾尖有时略暗。
伶鼬的头骨颅型小而狭长。吻部甚短。颊齿间宽略等于眶间宽。鼻骨三角形,末端止于额骨前缘。眶后突明显,三角形。颧弓细弱。颧宽略大于后头宽。矢状嵴和人字嵴明显。眶前孔稍大。听泡较大,为扁长圆形。下颌微曲,角突很小,冠状突形似三角。
牙齿的齿式为:3?1?3?1/3?1?3?2=34。上门齿横列齐整,第三枚略粗。下门齿排列不平齐,第二枚门齿内移。犬齿长而微侧扁,略向内曲,下犬齿短于上犬齿。裂齿薄如刀状。第一枚下前臼齿较小,第二枚下前臼齿齿冠斜形,前高后低。上臼齿横置,中央凹陷成沟,外叶高于内叶,内叶中央具明显小尖。第一枚下臼齿由三叶组成,前两叶呈刀状,后叶很低略突出齿冠。臼齿很小,约为第一前臼齿的1/2。
伶鼬(3) 鼬科又名 貂科,拥有犬型类超过半数的种类,是犬型类的最大科,也是食肉目的第一或第二大科(决定于 灵猫科是否分成两个科),其分布几乎遍及大洋洲, 南极洲和 马达加斯加等岛屿以外的世界各地,和 犬科同为食肉目中分布最广的科。鼬科是个非常多样化的科,典型的成员是动作敏捷的小型 食肉动物,也有些体型略大的杂食性成员,并由一些水栖或半水栖的成员。鼬科可以分成几个形态和习性差异较大的亚科。
伶鼬栖息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林缘灌丛等地带。通常单独活动。主要在白天觅食,有时也在夜晚活动。猎食区域一般比较固定。常侵占小型啮齿动物的巢为窝,也利用倒木、岩洞、草丛和土穴等作为隐蔽场所。行动迅速、敏捷。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
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类为食,也吃小鸟、蛙类及昆虫等。
一般在早春发情交配。雌兽的怀孕期为35—37天。每胎产3一7仔。哺乳期大约为50天。4月龄达到性成熟。寿命为10年。
伶鼬主要以鼠类为食,对人类有益。但在野外数量稀少。
独居,大多数种类昼伏夜出,极活跃,穴居。行动迅速、诡秘,凭借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搜寻食物。
食性:主要以鼠类为食,亦吃小鸟和鸟卵,或沿河堤、小溪活动捕食蛙类、昆虫和鱼,有时亦盗食家禽。
生活环境:山林、草原、湖泊、丘陵、盆地等均有分布,适应性极强。甚至生活于城市乡村等人类环境。
伶鼬图册(2) | 伶鼬图册(2) |
伶鼬图册(2) | 伶鼬图册(2) |
伶鼬(3) 亚种分化:国内有:东北亚种(Mustelanivalispygmaeus)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四川亚种:(Mustelanivalisrusselliana)分布于四川西北部;南疆亚种(Mustelanivalisstoliczkana)分布于新疆南部(莎车)。
伶鼬母兽整年发情,妊娠期约35天(卢卡什金认为,3月份开始交尾,怀孕期54天)。每胎产仔3-7只,最多达12只。一年妊娠一次或两次。幼仔21-25天睁眼,哺乳期约50天。4月龄达到性成熟。一只伶鼬大概能活十年。[1]
伶鼬 大多数种类的毛皮珍贵、价格高昂。其中黄鼬分布较广,数量最多,经济价值最大。黄鼬繁殖快,每年冬末、春初发情交配,每年换毛两次。毛色鲜艳,呈棕黄、杏黄或金黄色,针毛细密,底绒丰厚,是上等裘皮原料,在国际毛皮市场上被誉为东方水貂。另外黄鼬的尾毛可制狼毫笔。是著名的制笔材料,其价值远超过紫羔皮。是读书人的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