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沉默”是财经新闻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媒体与公关公司相互勾结,以不发布或删除负面报道为条件,向企业索取广告费、封口费以牟取利益,既践踏了新闻报道的公正客观,也侵害了公众的知情权。
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21世纪网新闻敲诈仍在持续发酵。事实上,“有偿沉默”是财经新闻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财经公关公司与媒体相互勾结,通过消除负面报道从企业获取巨额利益,使股民和社会公众丧失知情权,使原本该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成为逐利寻租的工具。
2011年7月10日,央视曝光知名家居品牌达芬奇所谓的进口家具实际上是在广东东莞生产,达芬奇发声明否认,坚称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到国内。这次曝光直接导致达芬奇在中国的业务每况愈下。
2012年1月2日,财新网发表封面报道《达芬奇案中案》,达芬奇称央视记者李文学为牟取非法利益故意编造虚假报道,并向达芬奇敲诈勒索100万元。达芬奇家居已于2011年11月向央视纪委等部门举报央视。随后,李文学否认敲诈达芬奇家居,称所谓的100万元“公关费”系诬陷和诽谤。
2012年1月6日,传媒中国网注册人崔斌被免去《京华时报》总经理职务,传媒中国网亦自行关闭。与此同时,达芬奇公司与传媒中国网签下的300万元公关服务合同曝光,内容包括邀请中央媒体对达芬奇进行专访澄清、全力清除负面影响等。
2012年2月10日,新闻出版总署通报调查结果,称央视报道内容基本属实,但存在个别采访对象的身份未经核实、结论不够严谨等问题。央视编导李文学未收公关费用,但不是持证的新闻记者,系违规独立从事新闻采访。对此调查结果,达芬厅公司表示不予回应。
2012年9月到2013年6月,《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先后发表10篇有关上市企业中联重科的负面报道。2013年10月19日,陈永洲因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罪被长沙警方拘留,《新快报》头版刊登大字号标题声讨警方乱抓人,要求放人,大量网民“声援”陈永洲。
随后事件却出现“大逆转”,2012年10月26日,央视播出陈永洲向警方认罪节目,陈永洲亲口承认收受50万元酬劳。2012年10月30日,陈永洲被批准逮捕,2012年10月31日,广电局吊销陈永洲记者证。2012年11月1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决定对《新快报》领导班子作出调整,免去《新快报》社长、总编辑和副社长马东瑾的职务。
2014年5月31日,央视财经频道原总监郭振玺因涉嫌受贿20亿被吉林检方带走调查。郭振玺曾分别主管央视广告部门和财经频道长达8年多时间,
2014年7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李勇、知名主持人芮成钢和一名制片人此前一天下午被检方带走。
2014年7月30日,央视纪录频道总监、《舌尖上的中国》总制片人刘文被带走,消息人士称其在纪录片对外采购上被查出财务问题,同时在高收视率的纪录片制作中涉嫌与隐性的植入广告有关的利益交换。
2014年8月14日,央视电视剧频道副总监黄海涛被有关部门带走,据传其出事与电视剧采购有关。至此,央视已有10人被带走调查,其中财经频道8人被带走调查。
2014年7月18日,阿里巴巴以《“缄默期”的声音》为题发布声明。称阿里巴巴“正在遭遇有组织的舆论敲诈”。
2014年8月7日,阿里巴巴公关部总监实名举报《IT时代周刊》及下属网站“IT商业新闻网”长期通过舆论胁迫以及恶意伤害阿里巴巴集团商誉,称自2010年至今四年半时间,《IT时代周刊》针对阿里巴巴的恶意侵犯商誉文章有80余篇,封面报道5篇,涉及篇幅23万,并称内容从未采访阿里巴巴集团,亦无明确信源。
《IT时代周刊》对此回应称“从未授权任何人、任何机构代表本刊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保持密切业务关系’之行为,博文中所谓的‘不当诉求’纯属子虚乌有,将于近日向法院对其提起法律诉讼。”
2014年9月3日3日,上海市公安局宣布侦破一起特大新闻敲诈案件,21世纪网主编等8名犯罪嫌疑人通过有偿新闻,非法收取百余家企业“保护费”达数亿元。消息公布的次日,关于财经新闻行业“有偿沉默”的讨论即在网上散播开来。[1]
在媒体还属于稀缺资源的时代,新闻寻租更多是以车马费、稿费等“有偿新闻”形式出现的。但随着媒体形式日渐丰盛,人人皆为传者,传播速度加快,如何使“坏事不传千里”成为了市场的主要需求。于是,车马费变成了封口费、保护费,“收钱撤稿、删帖”被部分新闻从业者拿来当作了寻租的主要工具。
由于部分企业造假上市、违规上市的需求一直存在,一些媒体便发现了其中的可乘商机,以不发布负面报道或删除负面报道为条件,向企业索取广告费、封口费;与此同时,财经公关公司应运而生,充当两者间的“防火墙”,洗掉操作风险。
21世纪网正是通过公关公司招揽介绍和业内新闻记者物色筛选等方式,寻找具有“上市”、“拟上市”、“重组”、“转型”等题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业作为“目标”对象。对于愿意“合作”的企业,在收取高额费用后,通过夸大正面事实或掩盖负面问题进行“正面报道”;对不与之合作的企业,在21世纪网等平台发布负面报道,以此要挟企业投放广告或签订合作协议,单位和个人从中获取高额广告费或好处费。
事实上,这些企业并不需要在21世纪网投放广告,但为了息事宁人却也不得不支付费用,这笔钱可以说是“保护费”或者“拜山头”。为防止21世纪网报道企业的负面新闻,财经公关公司还会主动物色即将上市的企业,以签订广告合同的方式提前“拜山头”。这种媒体环境逐渐演变成了财经公关公司与媒体“互利共赢”、非法牟利的温床。
以此次在21世纪网案件中涉事的润言公关公司为例,其自2009年起就开始与财经类媒体合作,促成企业客户与媒体签订“广告合同”,换取媒体对企业客户的负面新闻少报道、不报道的效果,即所谓的“媒体维护”或“有偿沉默”。
危机公关本指发生负面事件后,事主请公关公司采用各种方法来和外界有效沟通,尽量消除不良后果的行为。但在中国,所谓危机公关等同于撤稿。
在很多市场化媒体中,广告经营与采编部门相对分割,即便财经公关前期以广告投放进行了覆盖,也无法控制采编部门的报道,这为财经公关创造了广阔的交易空间。财经公关公司会事先跟企业强调,投放广告并不意味着没有负面报道。负面报道出现后,会多一个危机公关的渠道,即和媒体采编部门沟通。
以10家主流媒体每家付费20万元、10家非主流媒体每家付费10万元的标准计算,仅撤稿这一项,企业就至少要花去300万元。
“IPO有偿沉默”不仅反映了媒体行业的乱象,也反映了我国股市上市发行环节的乱象。对于此案的反思显然不能止步于媒体行业自律等层面,一个更值得追问的问题是,那些被压下的负面新闻是否属实?这些涉案企业到底有没有问题?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企业无违法违规之处,又何惧个别无良媒体的敲诈?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上市公司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新闻不绝于耳,成为证券市场挥之不去的阴影,诸如违规担保、幕后操纵、违规炒作、财务造假、披露虚假信息以及欺诈发行等等。但这些企业往往坚信“摆平媒体就能搞定一切”,千方百计向记者送“封口费”,试图通过“危机公关”息事宁人。由此可以看出,“有偿沉默”还有个“帮凶”,就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缺失。21世纪网以及不良公关公司之所以能够大发其财,无疑直接说明,行政审批体制下的上市发行资格审查仍有漏洞。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公司一一揪出,显然也是对股民的不负责任。[1]
财新网的评论道出了证券界的一个半公开秘密:某些财经媒体联合公关公司针对上市公司展开的“财经公关”已经形成一个灰色产业链。
进入上海润言的官网,服务项目的第一项就是财经公关。润言的简介中自称:自2003年起,润言在国内IPO财经公关领域,每年均保持着行业第一的市场份额,更以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领先业内竞争伙伴,服务于超过600家覆盖不同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客户群体。
业内人士表示,所谓财经公关,一开始是为上市公司塑造正面形象服务,则开始联合媒体介入“有偿新闻”和“有偿沉默”这个利润巨大的灰色领域。
“不少公司在上市前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逼你出钱摆平,或用舆论压力破坏你计划。所以,按‘惯例’准上市公司都有一笔专门的媒体经费,用来解决这类问题。”一家正在筹备IPO的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准备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此前便公开宣称遭遇了类似的威胁。
杭州警方2014年7月19日证实已经接到阿里巴巴报案,正在就广东另一家互联网媒体《IT时代周刊》针对阿里巴巴的“30万美元的舆论敲诈”进行调查。阿里巴巴起诉自媒体人葛甲诽谤罪的案件也将于杭州开庭。
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说,该媒体“多次以同样的手段伸手要钱,价码也从最初的100万上涨到了150万,现在又涨到了30万美元。”
“阿里巴巴这样公开举报的企业是少数,但是相当多的企业为了息事宁人,会选择‘有偿沉默’。”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夏家品说,多数企业的态度助长了一批以撰稿敲诈的产业链,也使得专业摆平这种敲诈的财经公关有了市场。
上市前被“敲诈”的案例,此前司法部门已经依法判决过多起。
2014年3月,据深圳媒体报道,两名媒体从业者利用职务便利,虚构事实敲诈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称掌握了该公司上市的负面材料,向该公司索要人民币200万元。随后的一审判决中,被告人分别获刑三年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