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海湾大桥

汕头海湾大桥

目录导航

建设历程

汕头海湾大桥桥塔题字汕头海湾大桥桥塔题字1991年12月17日,汕头海湾大桥举行奠基仪式。

1992年3月28日,汕头海湾大桥动工兴建。[1]

1995年12月28日,汕头海湾大桥通车运营。[1]

1996年10月,汕头海湾大桥通过验收。[1]

2011年1月30日,汕头海湾大桥撤销主线收费站,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并设置海湾、澳头匝道收费站。

2013年3月,汕头海湾大桥更换八根试验吊索。

2015年4月7日,汕头海湾大桥进行检查维修工作。

2016年8月13日,汕头海湾大桥完成全桥吊索更换工程。[1]

桥梁位置

汕头海湾大桥位于汕头港东部出入口妈屿岛海域处汕头海湾大桥位于汕头港东部出入口妈屿岛海域处汕头海湾大桥位于汕头港东部出入口妈屿岛海域处,汕头市东郊汕头海港的出入口处,距汕头市5千米;该桥南起濠江区南滨路与沈海高速公路交汇收费站,上跨礐石海,中接妈屿岛接海边路,北至龙湖区泰星路海湾大桥收费站;全桥路段为沈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组成部分之一。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 整体布局

汕头海湾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南北引桥、两座塔柱、及其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

  • 设计特点
结构特点
总体 汕头海湾大桥主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劲主梁悬索桥
桥塔 主塔身为钢筋混凝土刚架结构,由空腹双柱及三道空腹横梁组成,横梁设置预应力束,塔柱在桥面处设有混凝土主梁约束支座。
锚碇 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基底为花岗岩,上下游各一混凝土块体由后混凝土系梁相连成整体,与主缆钢丝束连接的锚杆与钢锚梁相连埋置与混凝土块体后补,锚杆与混凝土块体设有隔离层
主梁 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橄榄型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梁中间设一道主横梁,两端是连接两端的现浇副横梁;混凝土标号为C60。顶板为制孔穿束预应力,底板较薄,预应力采用无粘结钢绞线体外束。每股钢绞线外包PE套,吊点设在主横梁两端吊索孔附近。
主缆 主缆由平行钢丝束组成,钢丝束由高强镀锌平行钢丝组成,两端带热铸锚头,采用PWS法预制。
吊索 吊索采用镀锌钢丝绞成麻花状钢丝绳;两端个贷一冷铸锚头,两个吊索骑挂在主缆索夹槽内形成四顾钢丝绳与通过主梁端部两个锚栓及锚板相连接,支承主梁。索佳为ZG35I铸钢,由两个半圆合成,索夹圆弧内侧表面经喷锌处理。
鞍座 鞍座由上座体和底板组成,分三件铸造加工,上座体材质为ZG35I,用M68锚栓固在塔顶。散索鞍座安装在锚碇洞口;主缆钢丝束通过散索鞍座想水平及竖直分散后与锚杆连接。
参考资料:

设计参数

结构特点
总体 汕头海湾大桥主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劲主梁悬索桥
桥塔 主塔身为钢筋混凝土刚架结构,由空腹双柱及三道空腹横梁组成,横梁设置预应力束,塔柱在桥面处设有混凝土主梁约束支座。
锚碇 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基底为花岗岩,上下游各一混凝土块体由后混凝土系梁相连成整体,与主缆钢丝束连接的锚杆与钢锚梁相连埋置与混凝土块体后补,锚杆与混凝土块体设有隔离层
主梁 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橄榄型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梁中间设一道主横梁,两端是连接两端的现浇副横梁;混凝土标号为C60。顶板为制孔穿束预应力,底板较薄,预应力采用无粘结钢绞线体外束。每股钢绞线外包PE套,吊点设在主横梁两端吊索孔附近。
主缆 主缆由平行钢丝束组成,钢丝束由高强镀锌平行钢丝组成,两端带热铸锚头,采用PWS法预制。
吊索 吊索采用镀锌钢丝绞成麻花状钢丝绳;两端个贷一冷铸锚头,两个吊索骑挂在主缆索夹槽内形成四顾钢丝绳与通过主梁端部两个锚栓及锚板相连接,支承主梁。索佳为ZG35I铸钢,由两个半圆合成,索夹圆弧内侧表面经喷锌处理。
鞍座 鞍座由上座体和底板组成,分三件铸造加工,上座体材质为ZG35I,用M68锚栓固在塔顶。散索鞍座安装在锚碇洞口;主缆钢丝束通过散索鞍座想水平及竖直分散后与锚杆连接。
参考资料:

设备设施

汕头海湾大桥全长2500米,其中正桥长961.8米,采用(154+452+154)米跨径布置;北引桥1129.1米,南引桥409.1米。主桥桥面宽24.2米,引桥桥面全宽28.1米。主塔全宽31.2米,高92米。两根主缆各长1030米,直径0.56米,由10100根直径5毫米的镀锌高强钢丝组成,重15吨。[2]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快速路
设计速度 60千米/小时
车道设置 双向六车道
荷载标准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坡度系数 横坡:3.5%,纵坡:双向2%
设计风速 47米/秒
通航标准 净宽:200米,净高46米。
通航净空 46米
抗震等级 基本烈度8级,按地震加速度值0.2229克检算
参考资料:

运营情况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快速路
设计速度 60千米/小时
车道设置 双向六车道
荷载标准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坡度系数 横坡:3.5%,纵坡:双向2%
设计风速 47米/秒
通航标准 净宽:200米,净高46米。
通航净空 46米
抗震等级 基本烈度8级,按地震加速度值0.2229克检算
参考资料:

票价票制

  • 交通监控

截至2019年5月,汕头海湾大桥主桥上装设违停自动抓拍及区间测速装置,对来往违规的车辆进行抓拍记录。[3]

  • 灯光照明

截至2019年5月,汕头海湾大桥全桥设置照明灯及景观灯多个,同时在桥面中央位置设置长杆两向照明灯,对来往的车辆进行夜间照明。[4]汕头海湾大桥全桥设置照明灯及景观灯多个汕头海湾大桥全桥设置照明灯及景观灯多个

交通流量

建设成果

汕头海湾大桥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汕头海湾大桥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2011年1月30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对关于《设置汕头海湾大桥海湾和澳头匝道收费站》的批复作出了回复,同意撤销汕头海湾大桥主线收费站,汕头海湾大桥项目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设置海湾、澳头两个匝道收费站,对过往车辆实行封闭式收费,其通行收费将按照沈海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实行。

技术难题

1995年12月28日至2015年4月7日,汕头海湾大桥日均车流量达2万辆·次。

科研成果

荣誉表彰

汕头海湾大桥建设难点主要在于:

1、桥址地理气候的自然环境影响;

2、桥梁整体设计施工工艺要求规范较高。

文化特色

技术名称 所获奖项
广东省汕头海湾大桥主航道现代悬索桥技术 1998年中国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
参考资料:[5]

价值意义

技术名称 所获奖项
广东省汕头海湾大桥主航道现代悬索桥技术 1998年中国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
参考资料:[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