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陇西县境,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始设陇西郡。
汉初,设襄武县。高祖二年(前205年),属陇西郡;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属凉州陇西郡;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地增置天水郡,时陇西县境内有襄武、首阳、探道、兰干四县并存,由陇西、天水二郡分辖,二郡均隶于凉州刺史部。
隋朝,改陇西县。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废陇西郡,置渭州;武德七年(624年),渭州隶属秦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属陇右道;上元二年(675年),分襄武县设置首阳县;开元二年(714年),设立陇右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陇西郡沦陷于吐蕃;大中五年(851年),唐收复陇右后,恢复渭州陇西郡及属县的建置。
北宋皇佑四年(1052)于今巩昌镇置古渭寨,[6]元眪五年(1090)升古渭寨为陇西县。[7]
陇西县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仍设巩昌府;洪武八年(1375年),在陇西设立巩昌卫。
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有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康熙六年(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按察使改为巩昌按察使司;康熙七年(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巩昌按察使司也移至兰州,改为甘肃按察使。从此,陕甘分省。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时,改兰州道为兰山道,陇西县隶属兰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陇西县直辖于省政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设行政督察专区,陇西县属于第一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省政府重新厘定各县等级,陇西定为三等县。
1949年8月,中共陇西县委、陇西县人民政府成立。
陇西县
陇西县地图截至2021年,陇西县下辖12镇、5乡[8]。
12个镇:巩昌镇、文峰镇、首阳镇、菜子镇、福星镇、通安驿镇、云田镇、碧岩镇、马河镇、柯寨镇、双泉镇、权家湾镇。
5个乡:渭阳乡、宏伟乡、和平乡、德兴乡、永吉乡。
注:2016年5月,经甘肃省民政厅研究批复,同意撤销定西市陇西县柯寨乡,设立柯寨镇;乡改镇后,行政区域界线和政府驻地不变。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在定西市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50′-35°23′、东经04°18′-104°54′之间。县域东西宽约52公里,南北长约60公里。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东与通渭县相接,南与漳县、武山县毗连,西与渭源县相邻,北与安定区接壤。县人民政府驻巩昌镇。
陇西山脉陇西县位处西北黄土高原边缘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之间,为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构成南山(二阴地区)、川区(渭河水川地区)、北山(干旱地区) 三块条件明显差异的小区环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9]
陇西县地处中纬内陆,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 。年平均降水量445.8毫米,蒸发量144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29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46天。受东亚大气环流和青藏高原外围特殊地形的影响,川区、北山为温和干旱区,南山为温寒半湿润区。
陇西县(3)截至2012年,陇西县境内探明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矿、石灰石矿和粘土等。
大理石矿位于东四十里铺东南约2公里渭河岸,资源面积约5.5万平方米,可开采面积约1.26万立方米;石灰石矿位于县境东南21公里的石门,资源储量约300万吨。
截至2012年,陇西县地表水、入境水达9750万立方米,水能资源总量为1.78 亿立方米,年开采量可达3300万立方米。
陇西县(3)截至2016年末,陇西县户籍人口52.25万人,常住人口4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53‰,人口死亡率为6.75‰,自然增长率为5.78‰。
陇西汉族为主。截至2015年,除汉族以外还居住着回、满等12个少数民族。
2016年,陇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680.9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357.87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3525.9万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59797.14万元,同比增长7.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4%,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6%,比上年增长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下降0.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3.4:19.6:57。
农作物2016年,陇西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72.8万亩,增加2.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0.16万吨,其中:夏粮1.87万吨,同比增长下降3.32%;秋粮18.28万吨,下降9.8%。年末大牲畜存栏9.35万头,同比下降0.6%;猪存栏14.8万头,下降5.76%,牛存栏2.51万头,下降1.76%,其中奶牛0.1万头,同比下降5.59%;羊存栏13.07万只,下降1.84%;鸡存栏39.81万只,下降4.23%。畜牧业增加值达23127.79万元。
2016年,陇西县全年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1684.25万元,同比增长34.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72674.5万元,同比增长36.9%,产销率98.1%;实现工业增加值3920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7%。完成产品营业收入46.63亿元,同比增长28.52%。
2016年,陇西县全县10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580.1万元,同比增长0.5%,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15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08万平方米,本年新开工面积30.75万平方米,年末从业人员4208人。
陇西县药材交易地2016年,陇西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73482.2万元,同比增长9.5%。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完成销售额528476.4万元,同比增长14.6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实现销售额195741.6万元,同比增长17.11%,限额以下批发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销售额332734.8万元,同比增长13.2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34654.8元,同比增长14.1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26079.1万元,同比增长6.83%,限额以下零售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销售额408575.7万元,同比增长14.6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0669.4元,同比增长14.32%,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实现营业额1549.4万元,同比增长13.89%,限额以下住宿企业和个体户实现营业额19120万元,同比增长14.36%;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0899.5万元,同比增长15.08%,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3578.1万元,同比增长18%,限额以下餐饮企业和个体户实现营业额37321.4万元,同比增长14.8%。
全县共有旅行社13个,全年县内旅游人数78.6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29%。
全社会客运周转量17698.47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10926.09万吨公里;年末共有营运车辆7593辆,其中客运车739辆(班线车181辆,公交车158辆,出租车400辆),货运车6854辆。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474.3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3939万元。全县固定电话机拥有量26568部,其中电信用户26568户;移动电话拥有量394913部,其中电信用户112413户,移动用户245000户,联通用户37500户;互联网宽带用户59327户,其中电信用户48880户,移动用户9947户,联通用户500户。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19735万元,同期增加108143万元,增长8.93%。各项贷款余额1619920万元,同期增加264758万元,增长19.54%,存贷比达122.75%。
李氏文化
陇西堂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西县境内有“陇西堂”、“李家龙宫”、“李贺墓”等多处李氏文化遗址遗迹。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的代表,在陇西县境内,沿渭河南岸的黄土台地保存了许多仰韶文化遗址,主要包括首阳镇的龙头山文化遗址、昌谷乡的梁家坪文化遗址、巩昌镇的张家坪文化遗址、文峰镇的暖泉山文化遗址等十多处。
陇西金钱肉
陇西腊羊肉陇西金钱肉,又名蝴蝶肉。选用驴鞭,经过检疫,宰杀、清洗 、整形、消毒等工序,加入天然无毒香料腌制而成。[10]
陇西火腿
陇西火腿是陇西传统名特产品,与腊肉一起腌制。1987年,参加甘肃省食品行业评比,荣获"省优产品"称号。
陇西腊羊肉
陇西腊羊肉以新鲜羊肉为主料制作而成,实际上就是一种“卤”羊肉,甘肃省传统名菜。
陇西烧鸡粉
陇西烧鸡粉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曾被甘肃省商业厅评为名特小吃,并刊登于《中国烹饪》杂志。
截至2016年末,陇西县公路里程1513.9公里,等级公路里程1338.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0公里、二级等级公路127.77公里、三级公路122.39公里、县道四级156.426公里、乡道四级157.314 公里、村社四级850公里,等外公路175.31公里。等级公路里程比重88%,行政村道路畅通率100%。
截至2013年,陇西县境内有陇海铁路纵贯,长度达75公里,有铁路专用线9条。
陇西县中学截至2016年末,陇西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69所,其中职教中心1所,职业中专1所,普通高中5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42所,小学114所,幼儿园94所,附设幼儿园10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7291人,其中专任教师6932人。共有在校学生80896人,其中普通高中13346人,职业教育1740人,初中16176人,小学32222人,幼儿园15327人,附设幼儿园1900人,特殊教育学校185人。
截至2016年末,陇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画院(美术馆)各1所,文联组织1个,广播电视台1个、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陇西分公司1个,电影院2个,秦剧团1个,乡文化站17个,村农家书屋215个。
截至2015年,陇西县有科技管理机构18个,技术推广服务机构6个,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县直专业技术学会20个,会员1070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105个,会员2.58万人。
截至2016年末,陇西县共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健康教育所1个、红十字会1个、爱卫会办公室1个、合作医疗办公室1个、单采血浆站1个、药品配送管理中心1个、120急救指挥中心1个,床位2542张。年末各类卫生人员26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25人,执业(助理)医师数154人,管理人员41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15年,陇西县有体育总会1个,各级各类体育协会6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87名。城区有功能较为齐全的体育场馆3处、健身站点15个、老年人活动中心1处,建成乡镇文体活动站17处、乡镇体育健身中心4个、乡镇较高标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3个。
威远楼
威远楼位于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取威震远方之意。为省级保护文物。2013年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山森林公园
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陇西县城西南,占地882亩,海拔2057米。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宗祠,李家龙宫也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底座直径4米,高3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
姚苌
姚苌(330-394)字景茂。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金銮
罗锦堂金銮(1494-1587)字在衡,号白屿。明代散曲家。著作有《金白屿集》、《徙倚轩集》等。
罗锦堂
罗锦堂(1929- )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大学教授、台湾大学中文系及外文系合聘客座研究教授、甘肃省黄河奇石馆名誉馆长等。
张尚勇
张尚勇(1967-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主编、参编国家及纺织总会规划教材6部,发表教研论文4篇。[11]
2016年,陇西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12]
2017年5月,陇西县获“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7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名单。
2020年4月,入选由《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的“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