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禾花鱼体短,腹大,头小,背部及体侧呈金黄色或青黄色,鳃盖透明紫褐、腹部紫红色皮薄,半透明隐约可见内脏,全身色彩亮丽,性格温驯。[1]
全州禾花鱼肉多刺少,骨软无腥味,肉质细嫩清甜,鲜嫩可口。(蛋白质含量≥14.0克/100克、脂肪≤4.0克/100克、钙≥500.00毫克/100克、锌≥28.0毫克/千克、铁≥15.5毫克/千克)。[1]
全州县地处越城岭和都庞岭两大山脉之间,地形特点是南部、西北部及东南部群峰耸立,高山环绕,地势较高;西南和东北部较低;中部以河谷小平原为主,间以山丘、台地;整个地形呈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势态。地形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台地、岩溶,主要属山地地貌。土壤类型复杂。有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山地草甸土、冲积土、水稻土8个土类,可分为17个亚类,54个土属,137个土种。红壤土185万多亩,黄壤土92万多亩,黄棕壤土20万亩,分别占林业用地和耕地面积的43.6%、23.52%和4.59%。中山、低山占52.5%,石山占6.47%,丘陵、台地占9.74%,平原占29.44%,河流水面占1.79%,海拔最高为2123.4米,最低为200米。全县地貌分为四个区域,一是县境西部、西北部中山地貌区,主要由加里东期花岗岩组成;二是县境西部及东部的都庞岭北段和南部低山地貌区,主要由碎屑岩碳酸盐岩及花岗岩组成;三是县境中部偏西的大西江、龙水、咸水、安和与蕉江等地丘陵地貌区,主要由古生代碎屑岩为主,和碳酸盐岩组成;四是全州镇南部、石塘镇等和东南部地岩溶地貌区,地下河及溶洞较多。[1]
全州县境内江河纵横,流经6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3条,其中干流1条、一级支流20条、二级支流55条、三级支流47条。沿程曲长共2182公里,较大的一级支流有灌阳河、宜乡河、万乡河、长亭河、白沙河、咸水河、鲁塘江、建江。各类河流呈树枝状分布,水量丰富,足供农业灌溉用水,又宜大力发展水电事业。主流湘江,县内流域面积4003.46平方公里,县内流程110.1公里,河床平均宽度约180米,多年平均流量201立方米每秒,平均经流深1087.7毫米。湘水沿岸多平畴沃土,历来为县内农业灌溉的主要源流。[1]
全州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差异明显,光照较足,辐射较强,光能潜力较大。太阳年日照时数1535.4小时,6-10月日照时数达947.6小时,历年平均气温为17.9℃,年极端气温最高40.4℃,最低-6.6℃,冬春季各80天,夏季130天,秋季70天,冬短夏长,四季分明,无霜期266-331天,平均299天。境内年初降雨量为1474.5毫米,一年中3-5月降雨多,历年平均降雨量624.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42%,其中5月份降雨量最大,9-11月降雨量最少,其中9月份最少,仅54.7毫米。由于地貌和地势不同,雨量的空间分布也有差异,表现为山区多、丘平地地区少,呈递减态势。[1]
禾花鱼是生长在稻田里的一种生态鱼。广西全州县素有养殖禾花鱼的传统,当地群众在田里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鱼稻共生,鱼粮共存,提高稻田利用率。[4]
全州禾花鱼的养殖在汉代就已有记载。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桂林府里品尝到鲜美可口的全州禾花鱼,遂一道圣旨命广西每年要把全州禾花鱼贡至清廷。全州禾花鱼因之成为清代贡品,誉满京城。
《全州民国县志》第七篇经济篇中有禾花鲤鱼为全州县特产的文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全州县就有8439亩稻田养殖禾花鱼,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养殖面积达25万亩之多。当时全州县农家普遍放养,全县农村家家熏制禾花腊鱼,用以招待贵宾。“腊鱼好送饭,鼎锅也刮烂”的民谚在全州县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清代学者蒋琦龄(全州人)曾以诗咏禾花鱼:田家邀客启荆扉,时有村翁扶醉归。秋入清湘饱盐豉,禾花落尽鲤鱼肥。
1954年夏季,国家农业部、广西省商业厅及苏联专家专程来全州考察了全州县稻田养殖禾花鱼。[1]
2010年,全州县利用早中稻田养殖乌鲤禾花鱼23万多亩,总产量达4000多吨。[4]
2012年,全州县拥有总水田面积54.92万亩,年生产禾花鱼稻田总面积(早、中、晚三糙)达45万亩。年生产禾花鱼总量达8000吨。[1]
2015年,全州县利用稻田生态养殖禾花鱼40多万亩,并投入百万元建立347个养殖示范基地。[5]
2016年,全州县桥渡村“老农稻禾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禾花鱼示范面积300多亩,辐射及带动周边农户、贫困户发展禾花鱼养殖200户以上,面积3000亩以上,销售额204万元。[6]
2012年8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全州禾花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3]
全州禾花鱼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全州镇、龙水镇、凤凰乡、才湾镇、绍水镇、咸水乡、蕉江乡、安和乡、大西江镇、永岁乡、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白宝乡、东山乡、石塘镇、两河乡、枧塘乡等1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7′45″-111°29′48″,北纬25°29′36″-26°23′36″。[1]
(1)产地选择:全州镇、白宝乡、东山乡、龙水镇、大西江镇、永岁乡、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枧塘乡、石塘镇、两河乡、安和乡、蕉江乡、凤凰乡、才湾镇、绍水镇、咸水乡等18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要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且水源充足,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或《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1-2001)。
(2)品种选择:选择全州本地特色的禾花鱼品种,外形为体短、头小、腹大。鳞片细小透明,鳃盖透明紫褐,背部青黄或金黄色,腹部紫红色皮薄,半透明隐约可见内脏,各鳍条橘红色或橘黄色,也有的部分鳍条呈青灰色,全身色彩亮丽。杂食性,性成熟年龄雌、雄鱼均为1龄,雄鱼略早。繁殖水温18-28℃,适宜水温18-25℃。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泥腥味,去胆后可整体食用。
(3)生产方式:全州县稻田禾花鱼养殖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平板式养殖和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即浅水灌溉、晒田,部分还在采取生石灰除水稻虫害,农家肥作水稻生产基肥,投喂少量农家米糠和家畜家禽粪、尿,水生漂萍等肥饲料,这种模式占全县稻田禾花鱼养殖面积的80%。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技术部门前后推广了简易的田头坑养殖,垄稻沟养殖,深沟立体养殖,田塘贯通立体养殖方式。这些模式即能种植水稻,又能增加鱼产量和经济作物的收入,一举三得。坑的比例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10-20%,深度50-100厘米,鱼坑四周用水泥砖或者红砖硬化,靠稻田一侧硬化最高面与稻田田底齐平,便于禾花鱼出入稻田觅食等活动。这种生产方式占全县稻田禾花鱼养殖面积的20%。挖坑余土堆于田埂一侧即可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又可为禾花鱼遮荫。苗种放养一般在水稻插秧7天以后,规格2-3厘米,亩放养500-600尾。稻田养殖禾花鱼基本上不发病,平时不使用防治病药物。水稻品种一般都选择抗倒优能力强,耐水耐肥的杂优水稻品种,水稻分蘖期浅水晒田7-10天,其它时间尽量保持较深水位。早稻收割时有条件的采取带水收割,以免稻田水体过浅过少,禾花鱼应激过大,影响生长或造成死亡。传统平板养殖方式的稻田收割时在田中一处或一角挖一鱼坑或鱼沟,便于禾花鱼度过晒田或收割期。水稻除虫治病一般都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追肥一般采取分两天或分两半分开施放方式。每亩稻田年投入带稻草的农家肥1000公斤左右,米糠50公斤左右。稻田禾花鱼的收获时间在水稻收割前15天左右开始放水捕鱼,捕大留小,将达40-50克左右的禾花鱼收捕处理,其余的继续饲养直到达到商品规格。(水稻生产早、中、晚三糙情况基本相同,如果有需要也可在生产中途排水捕鱼)。
(4)生产过程管理:全州禾花鱼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食品渔业药物使用准则》(NY507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6-2000)、《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SC/T1008-1994)以及《广西禾花鱼稻田养殖技术规范》(DB45/T110-2003)、药物消毒按SC/T1009的规定执行,药物及用药方法参照SC/T1008-1994。苗种放养按SC/T1009的规定执行。鱼种质量符合《禾花鲤的种质标准》(DB45/T106-2003)要求。
(5)产品收获:产品收获按常规方法。注意防止损伤鱼体造成损失及影响卖相。最好是带一定水位操作,收获产品符合《禾花鱼商品鱼规格》(DB45/T106-2003)要求,实行捕大留小。早稻收割前将达40-50克左右的商品鱼起捕上市。未达规格的继续饲养,到晚稻收割时起捕,仍未达规格的继续饲养至来年达规格为止。捕鱼时,先疏鱼沟,打开排水口,缓缓排水,使鱼自然集中于鱼坑或鱼沟中,用捞网捕获。[1]
全州禾花鱼产品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NY505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执行。
全州禾花鱼产品生产环境严格执行NY5051规定的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定期监测,严禁在产地周边1000米内制造“三废”污染源,整个养殖期间对水环境进行严格控制(执行标准:NY/T5059)。[1]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三分之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州禾花鱼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并对标识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登记造册并存档、存期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