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文,男,196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83年在湖北大学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随即留校任教;1986年在湖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唐作藩、郭锡良、祝敏彻、刘宋川等四位教授,1989年获得硕士学位;1994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郭锡良教授,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7年。
《释名疏证补》点校(与祝敏彻合作),中华书局,2008年。
《汉语新探》,崇文书局,2007年2月。
汉藏诸语言词汇比较中的词义对应问题,《中国语言学》第1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
谈根据同义词词义平行的例证区别词义引申和用字假借,《汉语教学与研究》(第9辑),[韩国]首尔出版社,2008年。
上古汉语特殊谐声中声母出现特殊变化的大致时代的一些例证,《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第18辑),[韩国]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2008年。
书评:《训诂学》(郭芹纳著),(第一署名),香港《东方文化》第41卷第2期,2008年。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评介,《语言科学》2008年第1期。
试释湖北黄冈话“模母暮木”等字读【moy】的现象——兼谈汉语史上的阴阳对转问题,《长江学术》2007第1期。
从音义结合的角度训释唐诗几个语句中的词义,《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4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
从官话中几个字的读音变化看例外音变与语音构造的规律,《近代官话语音研究》,语文出版社2007年。
两汉至明清汉语的音变构词例证,,《语言科学》2006年第5期,又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7年第2期。
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上),《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后收入《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语文出版社,2008年。
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下),《汉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后收入《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语文出版社,2008年。
上古汉语特殊谐音中声母出现特殊变化的大致时代的一些例证,《汉语新探——庆祝祝敏彻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2007年。
熔古今中外于一炉——在王力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语言学论丛》35辑,2007年。
释词札记五则,《语苑撷英》(二)—庆祝唐作藩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
汉语史研究中材料的考证与运用,《中国音韵学》2006年,南京大学出版社。
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上古早期的音值构拟及分化条件问题,《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
上古音构拟的检验标准问题,《语言学论丛》第31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
从古代注音材料看“等”和声调在联绵词构词中的作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一个原始词可以滋生表示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滋生词,《人文讲坛讲演论》,2004年。
浅论《故训汇纂》的价值,《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4年10月。
从“闻”、“见”的音变构词看上古汉语有被动构词,《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王力,载《中国现代语文字学传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先秦联绵字语音研究,载《古代语言现象探索》(论文集)2003年1月出版。
一个原始词可以滋生表示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滋生词例说,《长江学术》第4辑,2003年。
语词札记十则,《语言学论丛》(21辑)商务馆,2003年第1期。
论“辟”的音义,《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朝”的变声构词,《湛江师院学报》,2002年第4期。
论“差”字的音义,《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汉语《汉语历史音韵学·上古篇》指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4期。
“背”音变构词所反映出的原始词和滋生词意义关系的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又载《新疆大学语言文化国际论文集》,2002年第8期。
读李商隐锦瑟诗中“思华年”的“思”,《书品》,2000年第7期。
也谈《屈原贾生列传》中“濯淖污泥”的训释问题,《书品》,中华书局。
先秦联绵词的声调研究,《语言学论丛》26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
“假”“借”“丐”变调构词的三则考辨,《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同一原始词可以滋生表示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的滋生词例说,《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桃花源记“男女衣著”的“衣著”怎么解释,《文史知识》,2000年第5期。
论“食”的音变构词,《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4期。
“乐”变调构词的一则考辨,《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睡觉”音义源流研究,《文史哲学报》(台湾),1999年第4期。
“喂”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文史知识》,1999年第5期。
论“著”的音义,载《人文论丛》(2000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古尊宿语要》代词助词研究读后,《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汉语变调构词的若干理论,《北大中文研究》创刊号(北大版),1998。
上古汉语侵部字向中古汉语通摄转化举例,《语苑颉英》,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经典释文》成书年代新考,《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
“数”音变构词的三则考辨,《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
释“傩”的语源,《文史知识》1997年第12期。
读《左传范围副词》,《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
说“恶”去入别义的时间,语文研究1995年第4期。
“鸟”“隹”同源试证,《语言研究》1995年第1期。
从上古同源词看上古汉语四声别义,《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中古尤韵舌根音有重纽试证,台湾《清华学报》1994年24卷第1期。
李贤《后汉书》音注的音系研究(上),《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李贤《后汉书》音注的音系研究(下),《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略论四声别义与中古口语之关系,《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王力先生学术讲座:王力先生的同源词研究》、《古代汉语》、《谐声层级和上古音》、《谐声系列和上古音》
本科生课程:《古代汉语》,《古文选读》;
研究生课程:《训诂学》、《汉语语法史》、《上古音研究》、《古音学》、《音韵学》、《音义关系研究》、《汉语变调构词研究》、《中国语言学史》、《语言学名著选读》、《马氏文通研究》、《汉语史》
汉语变调构词考辨,教育部,2000-2004年,独立承担
先秦汉语连绵词的语音研究,北京大学汉语研究中心,2003-2006年,独立承担
1999年6月,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999年7月,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世顺一等奖,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