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馍

蒸馍

目录导航

简介

       蒸馍,对许多人来说都不陌生。 一日三餐,馍对南方人不知以为如何,而对北方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虽说蒸馍一事是家常便饭,没什么可稀罕的,但是今天蒸馍却与平日不同。因为今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八了。 在我的家乡每到春节有这样几句顺口溜流传至今: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蒸馍馍;二十九,扭一扭;三十,褪蹄;大年初一撅起屁股点头....... 每年的腊月二十八,在我们这里是家家户户都要蒸馍的。头天晚上就和好了面,想蒸豆包的就焐上豆馅,想吃菜包的就拌好菜馅,想吃肉包的就剁好肉馅,总之二十八蒸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要在二十七的晚上睡觉前准备好,免得二十八蒸馍时抓瞎。 到了二十八,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是要早早起床。老人们自是不必说的起的早,因为总惦记着今天的任务繁重;而想睡懒觉的年轻人也会被老人早早的叫醒,快快地吃完早饭就开始一天的忙碌了。 开始蒸馍。孩子运柴,老人烧火,年轻人在屋里做馍。 过年做的蒸馍和平时吃的蒸馍是不同的。平时的蒸馍不过是把面粉做成方形或圆形的馍坯上笼屉蒸熟能食用就算完了,最多不过人们平常喜爱吃的豆包、菜包、花卷、糖包之类的花色添上几样。而过年蒸的馍是有要求的;除平常蒸馍之外,还必须蒸上枣花、大馍、刺猬、口袋、蛇等,这在平时是根本不予考虑的。 枣花有枣花的要求。过年要放在正当门用以供奉天地全神的枣花必须做的大而有形:以前的时候,大多数家里可以做成三五朵小枣花底下衬一个底座、外边以石榴、花瓣等花型装饰的大枣花,在花型的间隙必须用大红的枣子添满每个空隙用以象征阖家团圆,无遗无漏;而用来供奉灶王爷的枣花却一枚红红火火的枣子也不用,只是用面粉做成双几的花形下衬一个底座,间隙补以面粉做就的面枣,整个枣花就如一个面做的傻花,有些呆呆的,我想应该是在灶王爷向玉帝汇报完这一家在这一年的工作从天上回来后,这一家人就用一个满身糊涂的面枣花糊住他的眼睛和嘴巴,让他想看看不见,想说不能说。呵呵,俗世的人总怕自己在尘世间所做的不得体事被上天知道受到惩罚,用这样的方法愚人愚己也未可知。第三总枣花就是用以馈赠来访亲友的枣花,只要做几朵双几型的真正枣花就是了,象征着亲友的生活来年定然红红火火,万事如意。

传统

大馍,是每家每户必须蒸的,要按家里人口数去蒸,包括无血缘关系的干亲在内,一人一个,不可多也不可少。象征着家里每一个人都在,每一个人都平平安安,都可以享受来年的幸福生活。 蒸刺猬,具体什么意思我也不甚明了(也许查一下中国各地年俗可以了解一点吧)。照着家里的门每道门蒸一对,年初的时候放刺猬是要头朝外的,应该是让刺猬把外面的财宝往家里运;而到了元宵节是要让刺猬头朝里,应该是把所有的财运都运进了家里的意思吧。 蒸口袋,不同的人家可以蒸出不同的样式,大抵也就是一个长长的面口袋系以捆扎的带子而已。腊月二十八蒸的口袋是有带子而不捆扎的,要等到元宵节再蒸口袋时才能蒸捆扎好的。二十八的口袋象征着农人一年的收成用尽所有的口袋都难以盛下,而元宵节的口袋象征着节俭的农人不会随随便便让口袋里辛辛苦苦打下的粮食随意丢失。 蒸蛇,是要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让蛇在家里的水缸里游来游去,希望一年的祸灾都被蛇带走。 在这一天,老人是快乐的,因为儿女在他们身边完成着他们一年的心愿;孩子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在这一天可以吃到他们平时要好些日子才能享受到的美味,还可以趁大人不注意时把大馍或枣花上的甜枣偷偷摘下来吃掉,大人即使发现也不会再象平时一样大发雷霆,充其量乐呵呵的笑笑再做就是了;在这一天,年轻人是快乐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和家人一年的心愿蒸进这热腾腾的蒸馍里,他们在憧憬着来年的美好。 蒸馍,蒸进了人们一年的心情,蒸进了人们一年的希望。每年到这两天我也格外地兴奋,为了让年迈的公婆不失望,为了全家人能在春节期间可以安享新春的欢乐,我都拼尽全力。虽累,我却快乐着。

做法

要经过制酵(用小酵、麸皮、小米饭 、成曲加水发酵)、兑料(干面粉、酵面、碱面、水)、和面团、大杠压、小杠压(压至面团均匀、光滑有化学作用)、搓条、揪剂、揉馍、排放、出汗(饧)、上笼、火候等十几道工序, 方可成为蒸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