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与天才

早期教育与天才

开本 16开
页数 213页
书名 早期教育与天才
出版时间 2009-7-1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一部优秀的教子经典,每个家庭的枕边书。

  本书通过一个个天才诞生的生动事例,澄清了一些教育误区,阐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不同寻常的综合素质,观点精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对于本书,不仅读,还要去做。而且,越早读。越受益;越早做,越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作者简介

  木村久一,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1883年生于日本山形县,191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曾在旱稻田大学、明治院、青山女子学院等教授心理学、偷学和英语,又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又是日本百科全书《大百科事典》的最早编撰者。他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研究,日本皇室在给他授勋时盛赞道:木村先生成功提升了一代日本国民的素质。 木村久一著作颇丰,其《早期教育与天才》是他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曾在日本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早教风暴。这本书也是最早、最完全、最详尽的早期教育理论集大成之书,近一个世纪以来,被教育学界奉为家庭教育“圣经”,一代又一代的人从中受益。至今,它仍极具实效性,是父母们的教育子女的首选著作。

图书目录

  如何寻得“点石成金手”

  教育是一门艺术

  第一章 生之喜悦,教之欢愉

  第二章 父母们一直寻觅的教育宝典

  第三章 斯特娜:我因孩子而著名

  第四章 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平庸者居多

  第五章 家庭才是天下最好的学校

  第六章 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

  第七章 早期教育下的灿烂之星

编辑推荐

《早期教育与天才(权威珍藏本)》编辑推荐:儿童早期教育鼻祖木村久一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被教育界奉为“家教圣经”。

文摘

第一章生之喜悦,教之欢愉

神童一过20岁就是凡人吗?

1914年,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丰收年。这一年,哈佛大学招收了好几个少年天才。其中一个名叫威廉-詹姆士·赛德兹,年仅15岁,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赛德兹的儿子。他的学历说来令人惊奇:1岁半接受启蒙教育,3岁就能用母语流利地读写;5岁时他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对人体结构发生了兴趣,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后就在执业医师考试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6岁那年春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进了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点他还是一年级的学生,可是当他母亲中午去学校接他的时候,他已被学校编入三年级了。当年他就从小学毕业了。7岁时他想上中学,但学校不愿意接收年龄太小的学生,他只好在家自学,课程主要是高等数学,因为语言学他已经学过了。8岁那年,他终于进了中学,各科成绩都很出色,入学不久就获准免修数学,还帮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在中学念书时,他还参与了编写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等教科书。他很快就学会了中学的全部课程,不久后便名声在外了,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测试这位天才,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甚至用自己在德国读博士时遇到的难题考他,但他很快就说出了答案,人们无一不惊讶而归,此时他刚满9岁。

9岁、10岁这两年他在家自学,11岁进入了哈佛大学。入学不久他就为同学们讲解“四维空间”这一著名的数学难题,教授们大为震惊。他父亲赛德兹博士曾在《俗物与天才》一书中,写到他当时的大致情况:他今年只不过12岁,却擅长连大学教师们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他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奥德赛》等。他精通古希腊文,阅读埃斯库罗斯、罗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像其他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一样轻松。他还精通比较语言学和神学,熟悉逻辑学、古代史、美国史,通晓政治和宪法等。

1914年,赛德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不久升入该大学的研究生院,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另外一位天才也是十几岁的少年,名叫阿道夫·巴尔,是塔福托大学神学教授巴尔博士的儿子。他13岁半进入哈佛大学,比赛德兹稍晚,但他只用了3年时间就学完了4年的全部课程,现在也在该大学的研究生院研修法学。这一年哈佛大学还出了一个人才,他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诺伯特·威纳。他上大学的年龄比赛德兹更早,10岁就进入塔夫脱大学,14岁毕业勒附近一个叫洛肖的村庄。他父亲也叫卡尔·威特,是该村的牧师。威特的父亲虽然身处乡村,却在培养孩子方面有着惊人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他的教育远见更令人钦佩。我无法了解他的教育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但我知道他一直抱有这样的信念:教育孩子应该从婴儿时期开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子女的教育必须随着婴儿智力曙光的出现开始”,这样,即使天分普通的儿童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他还没当父亲的时候就常说:“我要是有了孩子,就会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后来他有了一个孩子,但很快夭折了。他的第二个孩子就是小威特。这个众所周知的天才在婴儿时期显得非常痴呆。老威特悲伤地说:“我犯了什么罪,上帝竟赐给我一个痴呆的儿子?”邻居们表面上劝慰他“想开点”,但私下里大家都认为小威特真的是个傻子。

然而,老威特并没有放弃,他仍坚持按自己的计划教育小威特。刚开始人们对此并不看好,连他的妻子也不赞成:“这样的孩子再怎么教都没有用,成不了什么材,只会浪费精力。”可是,就是这个痴呆儿,不久就使邻居们大吃一惊。小威特八九岁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特别是数学。9岁那年,他考入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不满14岁的他就发表了自己的数学论文,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16岁的威特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在到柏林大学任教之前,他得到了普鲁士国王的一笔赐款,作为他留学意大利的费用。他在佛罗伦萨留学期间对但丁发生了兴趣,他发现,全世界包括意大利对但丁都存在着很多不公正的误解。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1823年发表了《但丁之误解》,指出了当时但丁学家们的许多谬误,为后世研究但丁重新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虽然他的专业是法学,但他在钻研法学的同时并没有丢弃,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8岁获得该学院的哲学博士学位。

看了以上几个事例,大家也许认为他们就是公认的所谓神童了。但古语道:“10岁是神童,15岁是才子,但一过20就是凡人。”这几位神童都处于风华正茂的时期,难道再过几年他们也将成为普通人?

其实这句古语并非绝对正确。这些天才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某种特殊教育的成果。巴尔和威纳的兄弟姐妹们也是得到了这样的教育,一个个在少年时就学有所成。巴尔的姐姐丽娜,15岁时,也就是在巴尔上大学那一年,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并于1914年和巴尔同时从大学毕业;他们14岁的妹妹米勒姆和12岁的弟弟卢道夫也于1915年进入大学学习;威纳的妹妹康斯坦斯也是在1915年14岁时就考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他的另一个妹妹贝尔特则是于1916年12岁时进入该大学。这些现象难道是偶然的吗?不是的,这些幸运的小天才们无疑都是得益于某种有效的教育。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如此有效呢?经过仔细研究,我确定,这就是由卡尔·威特牧师开创的早期教育。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照这么说,这种教育还可能是温室培养式的教育呢。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是在人工培育下早熟的,所谓人工神童而已,他们会不会“一过20就是凡人”呢?

我不想花太多的时间来论证这种想法的错误,但从无数激动人心的早期教育的例子来看,我认为这些少年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早期教育要从婴儿期开始

其实,世界上一直有很多人因为接受过有效的早期教育而变得聪颖过人,比如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他于1800年出生在哈掉研究但丁的爱好,后来,他成了但丁学权威。

1820年,威特从意大利回到自己的祖国。1821年,他受聘在布赖斯芬大学担任法学教授,并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1年后,他应邀到哈勒大学做客座教授。1883年,83岁高龄的威特逝世了,但他的名字却依然为人们所深深铭记。他的一生,除了学术上的贡献外,还有一个杰出贡献就是作为早期教育的典范。威特的父亲由此写出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详细记录了他对威特进行早期教育的经过。但是,这本书在当时默默无闻,因为那时的人们还不能接受早期教育这一概念,所以原作几乎没能保留下来。后来有人曾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珍品室看见过一册,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本原作。

威纳博士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因工作之便,他仔细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然后运用书中的教育法则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系统的早期教育。赛德兹博士是神童赛德兹的父亲,他也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读了威特父亲写的书之后,他大喜过望,也按照书中的方法去教育赛德兹。另外天才儿童巴尔的父亲巴尔博士可能也与哈佛大学有关,从他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巨大影响,由此可以推断,他也是在威特父亲的启发下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

从以上事例来看,老威特的教育法则是多么行之有效啊。

歌德等天才从小是这样教育的

威特以及赛德兹、巴尔、威纳等人所受的教育,其实就是早期教育。用老威特的话来说,就是随着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而开始的教育。赛德兹博士、巴尔博士跟老威特的看法一样,都坚信早期教育造就天才,说起来,他们的这一信念是有着充分依据的。

翻开希腊历史,雅典的天才多如繁星。然而,雅典的人口却少得令人惊讶,即使在全盛时期也不过50万人左右,而且其中4/5的人是奴隶。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派出精兵12万、战船600艘,准备一举踩平雅典。而雅典派出抵挡的军队只有区区1万人。

……

媒体推荐

从种种事实来看,天才还是庸才,与其说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等因素所决定的,莫如说是由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等因素所决定的。早期教育就是一个事实根据。

——木村久一

孩子生来都是天才,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他们的天才。

——爱因斯坦

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哲学家 爱尔维修

序言

在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天才,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天才在刚出生的时候曾经被所有的人认定为白痴,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先天不足的孩子最后成长为世界公认的天才呢?

这个著名的神童叫卡尔·威特,他的父亲,也就是这个天才的培养者曾将他的育子经验写成了一本书,遗憾的是原书已经在时光流逝之中湮没了,但就残存的资料来看,书中的许多理论即使在今天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在认真总结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我仔细地研究了世界上其他天才儿童的教育实例和教育史上各种著名的教育学理论,得出了自己的教育法则,这些法则都曾被日本各地的家庭实践过,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本书就是对我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的详细阐释。

其实教育是一门艺术,这些年来,国人普遍接受了早期教育这一理念,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孩子没有发挥出他们的潜能而最终成了碌碌无为的普通人呢?我认为是教育方式的问题,在国入,特别是许多父母的误解下,早期教育反而成了孩子破坏自然成长的工具,成了父母的负担和扼杀孩子们天分的恶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按父母的意愿被动选择生活,他们中许多人虽从小就具有超强的创造力,却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心理却非常脆弱,有的甚至根本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孩子,即使将来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他的一生也绝不会幸福。

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呢?我在这本书中详细地剖析了世界各地的天才儿童们的教育实例,我发现在各种教育方法中,卡尔·威特父亲的教育最具创造意义,堪为典范,其他人的教育方法或多或少都受到威特父亲的教育法则的影响,但也有不少自己的观点,我在本书各章中对他们的教育法则多有对比和介绍。由于时代的进步,威特父亲的教育法则有一些已经过时了,我结合时代环境,把对今天的父母们最有参考价值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并列举出来,相信能对天下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有所帮助。

木村久一

1917年4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