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角螺的外壳高12~20cm(约150~300g),1年个体可达5cm,2年可达8cm,个体平均为5cm的幼螺,1年壳高增长率59.5%,体重增长率400%;最大壳高30cm(体重500g)以上,属名贵海鲜,商品价格昂贵。[1]
据相关数据结果表明:管角螺生长速度较快;2个月对生长速度的测定:7月10日为11.0毫米,9月10日达到36.6毫米(50个平均值),平均月增长12.80毫米,最大个体49毫米。
管角螺食性为肉食性贝类,其肝胰脏腺发达,喜食双壳类,尤其是薄壳无足丝种类,如缢蛏、蓝蛤、杂色蛤等。食性凶猛,以发达的足缠经住贝壳,口吻伸入体内摄食,刚出膜的稚螺有摄食底栖硅藻的习性,对贝肉、虾鱼肉糜具明显的趋食性,并当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食。繁殖季节、交配产卵期间,摄食率明显下降,不喜扬食。
管角螺的生长与季节(水温)、个体大小有密切关系。在浙江沿海幼螺饲养试验中,快速生长期在水温为20至28℃的5至10月;在10月下旬开始水温下降到20℃以下时,生长速度明显放慢;12月中旬当水温下降至13℃时,幼螺基本不摄食。因此在每年的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管角螺处于生长停滞状态(半休眠),且体重略有下降。[1]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及日本海,生活在近海10余米等深线砂泥海底。[1]
将5-10mm的幼螺置于海水比重为1.022-1.010,每隔0.002为梯度,结果在24h成活串均可达100%,无异常反应,尔后选择1.007,1.005,1.002及淡水试验,结果明显出现麻醉,在1.007比重下24h后成活率仅53%,恢复正常盐度仍陆续死亡;而在淡水中2h即出现死亡,即使过渡恢复到正常盐度死亡率仍达90%以上。
因此管角螺耐受低盐的下限为比重1.010(盐度为13.0),而最适海水比重应在1.014-1.022(盐度18.3-28.3)。
在无底质培育的幼螺常聚集于池壁上,由于于露过久而死亡,有底质的则爬壁少,潜底较多,表明有底质比无底质好,且以泥砂质(粘土质)为最好,成活串68%;泥质次之,成活率47%,砂质较差,成活率29%。在20℃气温,遮阳条件下,成螺的耐干能力为48h以上。
截止2011年来,由于资源量日趋减少。市场售价昂贵,供不应求。部分地区有人进行了人工养殖试验和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但刚处在开始阶。
在上海水产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校的一批专家指导下,象山县高塘岛乡林港村养殖户陈宏笙成功攻克管角螺育苗、养殖技术难关,近日正式进入批量放养阶段。管角螺属螺中珍品,只重200克的管角螺市场价可卖到每公斤100元以上,在东南亚国家有很好的市场。
一种管角螺人工养殖技术,该方法是利用面积为20m/㎡的养殖池,在其底部铺设布满通孔的水泥板,水泥板距离池底的高度为20厘米,使池底与水泥板之间形成空间;
然后在水泥块上分别铺网布和细砂,进水管直通池底,池底有一排水孔,排水孔一端通池外,池内的一端接有一条70厘米高与水面垂直的塑料水管作为排水管;
螺苗开始放养密度为400~500粒/㎡随着个体的长大而逐渐减疏,后期养殖密度为30~40个/㎡;
在换水时,水从池底经砂层往上冒,由于水的冲刷作用,砂层内的管角螺排泄物等脏物大部分被冲离砂层,然后从70厘米高的排水管排出,使养殖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有利于管角螺的生长和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成活率,同时可以减少对砂层的清洗次数而节省大量的人力。[2]
【名称考证】
角螺、响螺、海螺、号螺(《中国药用动物志》)。
【药用部位】
管角螺的厣。
【性味归经】
苦、涩,寒。入脾、肾二经。
【功效主治】
燥湿收敛、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带下、头疮、下肢溃疡久不封口者。用于外感风热及肝胆热毒耳痛;
或风热上扰及肝胆湿热耳内流脓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至15克。
外用:适量。
【古籍考证】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化学成分】
厣主由胶原蛋白组成。
【参考出处】
《中国药用动物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