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秋千架》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滩》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结集出版,弥足珍贵。莫言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样,好似从肥沃而丰富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有对乡村纯朴爱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这些作品的结集,可以让读者充分欣赏到莫言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学大家从事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开头描述了井河和暖十年后的重逢;做了大学教师的井河衣锦还乡,暖变成一个贫穷邋遢的普通村妇。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孩暖由于一次意外而从秋千上跌下来变残疾,最后嫁给哑巴,艰辛的农作使她变为粗俗的农妇。井河后来上大学,眼瞎的暖嫁给邻村的哑巴,生了三个小哑巴。结尾写暖骗过丈夫去镇上买布,白狗把井河引到了高梁地,暖提出了一个让井河无法拒绝的要求,就是想要一个会说话的孩子。 到此,小说戛然而止。它以近乎残酷的笔调展现了暖人生历程的起伏转折。昔年能歌善唱的暖日日面对的是口不能言的四个哑巴,出语粗鄙的村妇“暖”曾经是妩媚可人的青春玉女。小说的力量来自结尾,前面的屈抑都是为了此刻的迸发和升腾。 小说采用描述一个读书人回乡的见闻及[2]感受这一惯常写法,用夹叙夹忆的写作方式将过去发生的事和现在的情景交错叙述,人物和故事渐渐浮现。
春夜雨霏霏
丑兵
放鸭
白鸥前导在春船
因为孩子
黑沙滩
岛上的风
售棉大路
民间音乐
三匹马
大风
石磨
五个饽饽
枯河
秋水
白狗秋千架
老枪
断手
草鞋窨子
苍蝇·门牙
罪过
弃婴
飞艇
凌乱战争印象
革命浪漫主义
猫事荟萃
养猫专业户
遥远的亲人
人与兽
爱情故事(结局)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潍坊学院名誉院长。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生死疲劳》和《蛙》这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见的宗教情怀,使它们超越了中国作家同行,而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莫言的业绩,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在2013年2月1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为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是我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5年创作《白狗秋千架》。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 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8年10月17日,《生死疲劳》获首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驻校作家。
2009年3月,受聘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2009年开始使用新浪微博,一共发微博28条,1043056粉丝,关注5人。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2011年3月,应邀成为军赋文学院特约作家。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2013年4月19日,作家莫言携新作《盛典——诺奖之行》亮相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讲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趣味点滴,揭秘其诺贝尔文学奖领奖之行。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因其“用虚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约750万元人民币。
在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举行颁奖典礼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日前宣告成立,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师大校友作家莫言担任该中心主席。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1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0点16分许,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正式领取了的诺贝尔文学奖,并在随后参加了盛大的诺贝尔晚宴。据媒体报道,莫言在晚宴尾声发表致辞时,感谢了诺贝尔评委“坚持自己的信念”,同时感谢了自己的家人。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及家人,12月14日上午返回沉浸在“白雪世界中”的北京。莫言在机场表示,此次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作家的热情。谈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难出佳作的“魔咒”,莫言说,要尽量避免这一结局,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还是写作。
2013年1月20日,莫言获得2012年度CCTV三农人物奖
2013年1月22日,莫言受聘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13年2月1日,莫言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3年04月12日,作家莫言获诺奖后的首部作品不是小说,而是关于自己诺奖之行的“心路剖析”。长江文艺出版社日前透露,由莫言编著的《盛典——诺奖之行》将由该社于4月19日在海口书博会首发。据长江文艺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莫言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网上对其诺奖之行的描述很多,但其中谬误之处也不少,为了恢复事实真相,莫言便写下了这本书。全书共分七章,以莫言在瑞典七天的所见所思为框架,共16万字。之所以是编著,是因为全书并非完全由莫言写就,其中也收录了莫言的演讲实录、记者专访以及观众交流。[4]
《莫言文集:白狗秋千架》为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的重要作品。莫言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样,好似从肥沃而丰富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有对乡村纯朴爱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通过阅读这部合集,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的变化,使自己的小说不断地改换着面貌。
这是迄今为止我公开发表的短篇小说的全集(分为《白狗秋千架》和《与大师约会》两册)。从一九八一年九月发表在河北保定市刊物《莲池》第五期上的《春夜雨霏霏》开始,到二五年一月发表在《上海文学》第一期上的《小说九段》为止,时间跨度为二十四年。
过去虽多次出过短篇集子,但都羞于拿出全部稍作示人。这次则合盘托出,不避浅陋,为得是让那些对我的创作比较关注的读者,了解我的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也让那些对我的创作了解不多的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合集,可以看到一个作者是怎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的变化,使自己的小说不断地改换着面貌。当然,有可能越变越好,也有可能越变越坏,这就要靠读者朋友们自己判断了。任何一个作者都希望自己能越变越好,但希望是一回事,事实又是一回事。我对自己的写作,一向缺少自信,唯一自信的是:我写作的态度是真诚的。
二五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