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野牛“死亡之涧”(牛急跳崖处),英文名称:Head-Smashed-In Buffalo Jump Complex,编号:711-005,198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艾伯塔省的西南部,发现了一个土著人的营房和坟地,里面存有大量的野牛骨骼,展示了近六千年前的北美土著人的习俗。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对野牛习性的了解,将牛群追赶到悬崖上杀死,然后在下面的营房里分割尸体。
北美野牛“死亡之涧” 亦称美洲野牛涧,坐落在加拿大西南部的艾伯塔省境内,东距麦克雪奥德堡19千米,南距老人河48千米。曾经是史前印第安土著居民最大的围猎场之一。是古代北美土著人的一个重要居住区。它反映了人类在社会早期创造的伟大的原始文化,这让每一个到过野牛涧的人都为古代土著人巧妙地利用大自然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求得生存的智慧和高超技能惊叹不已。
几千年来,美洲野牛是在北美大平原上居住的土著居民谋生的物质来源:牛肉可以充饥,牛皮可以做成帐篷及衣服,牛粪可以生火取暖,牛的腱、骨和角可以制成工具。史前期,美洲野牛涧是印第安土著居民一个最大的围猎场。艾伯塔西南的箭猎山中的野牛跳崖处是北美最大、最古老,得到最完善保护的围猎场,它包括圈牛区、屠宰区和加工处理场几个部分。
欧洲人到达美洲时,美洲野牛分布在北美洲大部分土地上,曾多达6000万头,是平原印第安人的经济支柱。后来向西移动的白人以任意屠杀美洲野牛为乐,许多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即由野牛群的减少而引起。自然主义者为如此众多的野牛之惨死而扼腕。到1900年前后,美洲野牛已趋绝迹。
美洲野牛涧,宰杀野牛的场所。包括圈牛区、屠宰区和加工处理场。
圈牛区
圈牛区面积32平方千米左右,美洲野牛被圈到这里后,即被赶下悬崖摔死。
屠宰区
屠宰区内有一道约18米高的悬崖。从5700年前到19世纪中期,被赶下这道悬崖摔死的野牛不计其数,悬崖下白骨累累。今天,在11米左右深的存骨坑内仍然可以看见许多野牛骨骼。
加工处理场
加工处理场是人们对野牛进行加工的地方。位于圈牛区附近,人们在这里加工野牛。这里遗留的一些土坑是专为贮存、燃煮食物而挖的,土坑周围有用野牛骨垒成的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