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菲律宾水稻梯田
英文名称:Rice Terraces of the Philippine Cordilleras
国家:菲律宾
所属洲:亚洲
入选时间:1995,2001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
遴选依据:C (iii)(iv)(v)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9届会议报告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菲律宾水稻梯田,也被称呼为巴纳韦水稻梯田。它从山脚开始,一直延长至几千米英尺高,看起来就向一道绿色的楼梯延伸至天空,格外有震撼。据说,菲律宾水稻梯田的长度,首尾连接,能环绕半个地球。 梯田耕作于2000多年前,充分体现了菲律宾人民当时就具有出色的工程技术和伊富高族的强健体魄。溪水和泉水杯被充分地开发,引入灌溉的渠道,一路灌溉梯田。菲律宾梯田就位于伊富高省内,它是闻名世界的水稻梯田之乡,也有着欣欣向荣的历史遗迹。游客前往水稻梯田的时候,也可以欣赏其独有的风景。如伊富高的木屋,可能是世界上最灵活的活动房屋,它没有使用任何一颗钉子或者金属去固定房屋。
气候
11月-4月是旱季,而其他月份都属于雨季。3月和4月是当地最热的月份,而最冷的月份则是11月-2月。
语言
居民不仅仅能听懂英语,而且广泛使用英语。而第二语言就是本地的语言-伊富高语,接着就是伊洛卡诺语和塔加路族语。
菲律宾著名的的稻米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它是当地土著部落人民为了谋生而在裸露的山地上开垦出的土地。几个世纪以来,伊富高部落人民为了防止土壤流失,不辞辛劳地用一块块的岩石垒成一道道的堤坝,直至成为现在被美誉为“通往天堂的天梯”的稻米梯田。稻米梯田在整个亚洲并不罕见,但是完全靠人工从吕宋岛以北的崎岖的山脊上开垦出来的稻米梯田唯有菲律宾的稻米梯田。与此同时,伊富高并未融入现代的主流社会,而是继续从事传统的农耕生活,仍保持自己的信仰,但所幸的是古时当地人可怕的“猎头”的习俗现已销声匿迹了。
当地的旅游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业建造了一些风格独特的旅馆,旅客可以在马尼拉乘飞机到达这些宾馆。游客在此住宿可以体味到当地的民风,能一边喝着鸡尾酒,一边欣赏到优美的民族舞蹈。喜欢漫步的游客可以在当地的仿古村落中徜徉,在这里还可以买得到当地著名的木雕工艺品。对于那些更喜欢冒险猎奇的游客可以游览巴塔克城附近的一些景点,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一直延伸到山顶的著名的形似圆形大剧场的菲律宾安第斯山稻米梯田。从宾馆出发延大道到达稻米梯田大约有16公里远,但如果改用吉普车从小道穿插,则路程可缩短为12公里。在行程中,游客不得不步行跋涉,攀过一段陡峭的山脊后才能到达稻米梯田。
如今,为了保护稻米梯田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此同时提高居民的劳动生产能力,菲律宾当局、当地政府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当地的水文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对针对居民进行了一系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教育。专家认为,对稻米梯田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也维系了当地文化、风土民情的源远流长,这为旅游景点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景点的可持续化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两千年以来,伊富高山上的稻田一直是沿着山坡种植的。代代相传的知识,神圣的传统和微妙的社会平衡使这里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表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征服和融合。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区拥有让世人惊叹的高山水稻梯田景观!它海拔约1500米,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这一独特地貌于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伊富高因此成为亚洲第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文化自然景观,很快享誉全球。然而,由于梯田面积的大幅缩减,2001年底,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目前,梯田境况仍在日趋恶化,若继续如此,其世界遗产称号将面临被取消的危险。
乐趣不在,危机四伏
伊富高梯田风景优美,民俗古朴,然而,它最终还是逃脱不过时间的魔掌。建于几个世纪前的、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这一神秘奇特的自然景观,由于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忽视,以及伊富高年轻一代新的价值观所引领的现代生活方式的驱使,正遭受着“灭顶之灾”。
尽管,梯田的部分区域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指定为世界遗产地,但昔日奇迹如今已近灰飞烟灭,已显露凹凸不平的地表。由于缺乏定期维修等多种原因,这一世界存活下来为数不多的古文化遗产正因侵蚀而濒临崩溃,不仅造成当地旅游业严重损失,给当地农民生活也带来极大困苦。
“如果有一天伊富高的水稻梯田销声匿迹了,那我们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祖先呢?你可以看到,现在它们正在日益退化,这必将影响到旅游的发展。”伊富高省省长泰德·巴格雷特说道。
巴格雷特悲观地认为,伊富高水稻梯田可能在15年内消失。
巴格雷特说:“每个人都会赞同,应保护文化旅游遗产,但估计大家尚不明了的是,一旦遗产遭到破坏,谁应当或将为之付出代价?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为代价。”
石料竟比金字塔多
伊富高梯田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是现今仍然存活的原始景观,当地居民沿用原始的农业方式耕种着千年水稻梯田,并承袭着古老的文化。古代伊富高人完全靠肩扛手扶,在海拔1500米的山上雕刻出大规模的高山梯田。由于山坡陡峭,这里最大的梯田只有1/4公顷,最小的不到4平方米。梯田的外壁全部用石块筑成,最高约4米,最低不到2米,总长度达1.9万公里,所用的石料比古埃及金字塔还多。
被抛却的“旧爱”
沧海桑田,古老的梯田文化犹如一株枯木迷失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春天里,它面临的是传统生活方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矛盾。伊富高梯田水稻一年只收获一季,其总产量仅能保障当地人五个月的粮食需求,其余时间都需要从外省进口。一位42岁、有8个孩子的木雕工匠说:“我家有一块梯田,每年的产出仅供全家两个月的粮食,其余10个月必须靠副业赚钱为生。一个月卖木雕制品大约收入4000到4500比索(约合500多元人民币)。”
巴格雷特介绍说,原始的手工耕种梯田、维护梯田泥石以换取微薄利润已不复存在,伊富高的年轻一代更倾心于从事跟旅游相关的工作,譬如手工编织、木雕等引导游客前往水稻梯田参观。“年轻的伊富高人已切断了自己与水稻梯田的纽带,他们甚至厌恶去耕种山间梯田的想法。原因很明显。脱离沉重乏味而又繁重的手工劳作,种植梯田已不再是现代社会一种获利和现实的劳动来源。” 由于劳动力短缺,25%至30%的梯田已处于荒废。
1995年,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宣布在菲建立“国际梯田委员会”,而后,“巴纳维水稻梯田责任组”诞生,专门管理伊富高梯田。2002年2月,阿罗约政府将上述两个机构取消,至今没有一个政府机构专门负责梯田事务。4月中旬,世界遗产委员会派出专家组到伊富高梯田考察,旨在与菲政府合作拯救梯田,将梯田从濒危名录中删除。
伊富高一位议员索罗门·库噶拉沃对记者说:“如果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了保护原始景观而让伊富高人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不会答应。我们不能像博物馆陈列古董似的陈列原始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发展,需要与现代社会同步。梯田是伊富高人的骄傲,它是我们文化与传统的根。目前,原始农业生产无法满足伊富高人的物质需求,因此我们不得不忽视甚至放弃梯田。”他表示,欢迎世遗委员会保护梯田,但同时,应该允许当地发展经济,向现代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