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章1937年1月生,男,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中国塑料机械行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多次获得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等荣誉。张静章1970年来到海天集团的前身—江南农机厂担任总经理,当时的厂房位于尼姑庵,流动资金也只有100元。1993年,张静章将海天集团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7]经过36年的发展,海天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注塑机生产企业。今年11月,海天集团即将在香港上市,计划募集资金2亿美元。
个人财富:50亿元 出生:1937年[8]
出生地:浙江
公司:海天集团
总部:浙江宁波
主要领域:注塑机
《2006胡润百富榜》第34名
海天集团在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董事长张静章一直以发展慈善事业为己任,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慈善活动。在公司早期起步阶段,海天就捐款修建了衙前村道路、衙前村大会堂、江南乡老年活动中心,捐资助建北仑电视台和北仑各公交站点。公司获得长足发展后,张静章更是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慈善事业。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至今,海天用于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资金总额超过了4.5亿元,资助范围惠及教育、体育、医疗、帮困、扶贫、敬老,以及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社会各方面,曾获得“浙江慈善奖机构捐赠奖”“北仑区政府慈善奖捐赠企业奖”“宁波市十大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3年,张静章伉俪发起成立了海天慈善基金会,原始基金数额1000万元。2016年12月,“海天五十华彩暨情系北仑大型慈善晚会”举行,张静章代表海天集团捐赠5000万元,并引领134家全球合作供应商捐赠800多万元共同参与公益,助力北仑民生工程。2020年初,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海天集团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向宁波慈善总会捐款200万元、向北仑慈善总会捐款300万元。同时,积极响应宁波市慈善总会号召,捐资22.4万助力宁波市脱贫攻坚项目“甬黔儿童科技体验馆”。由海天集团出资1.6亿捐建的海天文体中心于今年7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惠及片区城镇居民10万余人。[9]
2017年5月,新财富杂志发布《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张静章及其家族以191.3亿元的财富位列第93名。[10]
2018年5月,2018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张静章家族以216.5亿元财富,排名第106位。[11]
2018年10月25日,张静章以97.3亿元财富排名《2018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395位。[12]
2019年10月,张静章家族以100 亿(人民币)财富名列2019年LEXUS雷克萨斯·胡润百富榜第398位。[13]
2020年5月,张静章家族以178.8亿元人民张静章(2)币财富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66位。[14]
2021年3月,张静章家族以16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409名。[15]
2021年4月,张静章及家族以22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444名。[16]
2021年5月13日,张静章家族以244.5亿元财富位列《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83名。[17]
2022年3月,张静章以16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408名。[2]
2022年4月,张静章及其家族以17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729名。[18]
张静章他带领海天人创造了中国塑机界一个又一个奇迹,自行设计开发并制造的注塑机跻身世界机械博览会,填补了我国大型注塑机出口空白,把一个以100元起家的小五金厂发展成今天中国塑机行业排头兵的股份公司。[19]目前海天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塑料机械生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被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认定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
张静章他和海天一直坚守实业赢利
女作家陈祖芬在《走进宁波》中这样描写张静章:他那宁波普通话还夹杂很多外国公司或外国老板的名字,这种非常农民又非常全球化的特色语言,宁波北仑之外的中国人听不懂,中国以外的外国人听不懂,北仑的农民也听不懂……
12月3日,记者做好了听他这种“时尚北仑话”的思想准备,如约来到位于北仑的海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访。最近,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订单减少,身为董事长的张静章实在太忙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张静章和海天的风雨历程。
“金融危机让我们的业务量下降不少,但董事长说,挺两年没问题。”海天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汪晓莉说,“我们很少有贷款,所以每次国家银根紧缩时对我们基本没影响。这次的金融海啸,对我们的资金链影响不大,但对国际国内订单影响很大,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实际上,从海天诞生开始,一直是边巩固边发展,走的是一条异常稳健的发展之路。即便是2006年海天在香港成功上市后,张静章也不是每天都关注公司的股价,他一直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靠办实业赢利的原则。
2000年以来,大企业资金运作很多,不时有人劝张静章投入房地产业或其他资金运作方便的行业,他总是摆摆手:“我不太懂的行业不去做。”
“企业最大的变化,就是过去是专业搞注塑机的,现在则制造机床和控制系统。”汪晓莉眼里的张静章创业历程就是这么简单。事实上,海天单一造注塑机时,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制造数控机床时,控制系统是核心技术;现在开始制造电机了,全部是控制系统,全部是核心技术。应该说,每上一个新项目,都是核心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张静章有一个原则:只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做到世界第一,才能考虑向别的行业扩张。1994年,海天的注塑机已做到了全国第一,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该向别的行业扩张了。他说不行,世界排名还不行。2003年,海天在世界同行中被排名第四(产量世界第一,产值亚洲第一,技术国际领先),他才决定涉足数控机床行业。
2003年,海天的数控机床上市了。张静章发现不管是注塑机还是数控机床,里面的核心电机都得从国外进口,而且价格很贵,于是又决定涉足电机这个行业。“知难而进”,掌握核心技术能力,这便是张静章的目标。
他给专家的年薪是自己的10倍
1992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脑控制的液压注塑机;2001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全电动注塑机;2006年,研制开发了J5伺服节能注塑机……从海天员工的口中记者得知,海天每隔几年都要突破一项第一,有的是全国的,有的是亚洲甚至世界的。
海天为何会有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几个关于张静章的故事或许可以揭开谜底。
2006年1月,海天请来德国塑料与橡胶机械协会的原主席海勒姆·弗兰茨担任执行副总裁,对他实行股权激励的同时,还给他开出了超过100万元的年薪,这个年薪是张静章本人的10多倍。“要吸引人才加盟,首先就要确立人才的市场价值,没有这样宽阔的胸怀,企业就难以聘到国际上拔尖的专家!”张静章在当时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果然,这位德国专家给海天带来了巨大财富。
海天长期设立年度“海天技术创新奖”。[20]2003年,海天科技人员研发了亚洲最大的HTF3600X/1注塑机,填补了国内空白;2005年和2006年,又研发了大型二板式注塑机和全电动注塑机,给我国注塑机产业带来新的革命。为此,公司给这两个项目组颁发了技术创新特别奖,分别给予50万元的奖励。
职工每两年集体出游一次
“他是一个有善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在张静章身边工作了30年的王金忠,给记者讲述了张静章的几次惠民大手笔。
1977年,张静章已经当了7年厂长了,职工由十多人增加到好几百人。企业是村集体的,村里的人都想把孩子送到厂里来当工人,因为厂里月工资有8元,比挣工分合算。张静章立下了一个规矩:最穷人家的孩子先进厂。就这样,全村家境最差的王金忠幸运地成了厂里的工人。
10年后,他再次见识了张厂长与众不同的手笔。从1985年起,张静章和几位副总承包了企业,他们只拿工资,该拿的承包奖一直没拿,这笔奖金就年复一年地变大。到1994年企业开始改制时,这笔奖金已经变成了当时的一个天文数字:626万元。张静章和几位副总将这626万元奖金让利给职工,让职工作为本金入了股。“现在,通过配股等,这个股份已经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数目。”王金忠笑着说。
1985年开始,全厂每隔两年让全体职工包机或包车旅游。1997年香港回归前,全厂800人去游香港,中英街上的小贩很惊叹,怎么有这么多游客都互相认识。2001年,海天2000人游昆明世博园,昆明世博园打出了“欢迎浙江最大旅游团”的条幅,当地导游简直不相信他们来自同一个单位。
1996年,张静章的大手笔让王金忠再一次惊叹:建设海天新村,让职工“安居乐业”,价钱是市场价的一半。“他一直强调海天是集体企业,大家要共同富裕。”王金忠说,以人为本是张静章最大的特色。
正是张静章这个“共同富裕,安居乐业”的观点,使得海天的员工安下心来工作。海天4000多名员工中,很大一部分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二三十年。多年来,职工中选择跳槽的不到1%。就算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而裁员,也仅仅是1%的比例。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