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淮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1]
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师,团县委书记,市青联副主席;
1994年,淮阴(安)市纪委常委、秘书长、市监察局副局长等职;
1999年,淮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盱眙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主持县政府工作经年);
2003年10-11月,赴新加坡新华管理学院参加城市规划培训班结业;
2004年,淮安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淮安市卫生局局长,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市医学会会长;
2005年7-8月,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英国可持续性生殖医疗体系”培训班结业。
2015年6月,拟任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2]
1986年-1990年,先后获《人民日报》理论部“黄河杯”全国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征评“优秀成果”奖;团中央调研成果二等奖。
1991年-1993年,主编出版《新时期党风党纪问题研究》 一书,获得淮阴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996年-1997年,《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制度建设概论》一书(主要著作者和主编)先后获江苏省94-9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图书奖”,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人民日报》(1995年7月11日理论版)为该书发了书评;中央纪委机关刊物《党风与党纪》评价其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制度建设的理论专著”;中纪委大兴培训中心选其为参考教材;王鹤寿、陈野苹、曹克明等领导为该书出版、再版题词。
2003年,《关于节庆经济的思考——以中国盱眙龙虾节个案为例》 一文,在2003年第2期《学海》发表,该文提出并阐述了“巨步经济”。
2008年,主编出版《人口新天地》,宣传“去医院化”打造人口计生“世代服务”新品牌、新理念、新体系,倡导“尊重胎儿性别,维护人口安全”。
2010-2015年,主编出版了《淮医交响》(江苏人民出版社)(五卷本) 、《淮医在华夏》(人民军医出版社)等12部著作,共300余万字,系统阐述、展示了大区域医疗品牌——“淮医”的品牌特征、医改模式、精神价值、文化标识。
2019年,《新时代高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在2019年第2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发表,该文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创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演绎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制度架构。
2019年5月,《<论语>“有道”新诠》一文,在2019年第5期《山东社会科学》发表,该文对《论语》中"就有道而正焉"的"道"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新阐释。
2020年10月,其主研主创并担任主要作者的医学人文理论著作《医者,有星在天——天医星文化研究》,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天医星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书中以天医星文化所蕴含的“上替昊天行医道,下替黎民求安生”的核心精神,为天下医者立医道、树典范。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评价其“是一本专门为天下医者而写的医学人文著作” 。
先后主持现代大学制度、廉政制度、品牌文化、儒学文献、区域经济、医改模式、淮医与大区域医疗品牌建设、青少年问题、思政工作、卫生信息化等十余项国家、部省、市级课题研究。其中,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重大项目为《〈尚书〉学研究﹒〈尚书〉名物制度研究》(批准号18ZDA245);“十三五”规划项目为《新起点下职业院校协同管理机制与平台开发研究》(批准号BJA160060);淮医药品牌进入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先后在亚洲论坛等多类国际、国内学术论坛及《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调查报告等数120余篇(场)。
曾获省、市政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奖、自然科学奖6次,全国性、省级论文成果奖10余项。
《节节草青青》《桥》 《父亲的人生没有驿站》 《祭禹帝》《雨花石的记忆》《咏金陵》《真金无时不闪光》《清江纤夫》《女纪委书记的风采》等散文、诗歌、长篇报告文学100余篇,先后在《人民日报·大地》《光明日报·生活周刊》《雨花》《花开有声》(苏人社)《纪检监察英模风范》等报刊及报告文学集发表(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