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组成】柴胡 山栀 丹皮 肯皮 苏梗 白芍药 钩藤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胆火郁,致成胆胀,证见胁肋胀痛,口苦太息者。
“柴胡清肝饮”在《症因脉治》卷三
“柴胡清肝饮”在《不知医必要》
“柴胡清肝饮”在《伤寒大白》卷一
“柴胡清肝饮”在《症因脉治》卷四
“柴胡清肝饮”在《症因脉治》卷一
“柴胡清肝饮”在《症因脉治》卷一
“柴胡清肝饮”在《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柴胡清肝饮”在《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柴胡、 山栀 、丹皮、 肯皮 、苏梗、白芍药、 钩藤。
【功能主治】主治肝胆火郁,致成胆胀,证见胁肋胀痛,口苦太息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柴胡1钱5分,白芍(酒炒)1钱5分,黑栀1钱,连翘1钱,黄芩1钱,甘草7分。
【功能主治】怒动肝火而耳闭。
【摘录】《不知医必要》
【处方】柴胡、黄芩、山栀、青皮、荆芥、甘草。
【功能主治】少阳之火,恒结喉旁,而为喉痹。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柴胡、青皮、枳壳、山栀、木通、钩藤、苏梗、黄芩、知母、甘草。
【功能主治】燥火腹痛,肝胆有热,攻刺胁肋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柴胡、青皮、山栀、川芎、钩藤、香附、木通、枳壳、木香、独活、乌药。
【功能主治】怒气郁结而腰痛。
【用法用量】寒,加姜、桂;热,加黄柏。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柴胡、黄芩、山栀、白芍药、青皮、枳壳。
【功能主治】肝经郁火胁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柴胡、丹皮、茯苓、山栀子、川芎、白芍、当归、牛蒡子、甘草、连翘。
【功能主治】肝经风热疮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并有附图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图,以及《本草纲目》的竹叶柴胡图,《救荒本草》的柴胡图,均为柴胡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