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饮集

且饮集

中文名 且饮集
出版年 2017-3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0100908
定价 59元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起笔处见天地,书印间现性情

美术界公认的“70后”书画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

朱天曙教授首部书法篆刻艺术心得随笔

二十年散谈历史上的那些文化先贤

本书之所以取名《且饮集》,是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梁园吟》中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两句话,作者很喜欢。作者认为,通晓人生,不为世务所累,寻找自己的快乐,是多么有趣的事啊!而清代艺术大家吴昌硕有一方流传日本的白文图章“且饮墨汁一升”,与李白的诗句有同工之妙。所以作者就拈出“且饮”两个字,作为本书的名字。

《且饮集》所收录的二十九篇随笔,是朱天曙教授二十年来关于中国的经典名作、古典书论、文化传承、印人印事的解读与思考,书中文章长短不拘,散谈文人艺事,是作者对艺术认识历程的记录。

本书所走的风格路线是中国书法的艺术品评和鉴赏,对王羲之、苏东坡、齐白石,以及近现代文化名人书风都有所涉猎,是作者第一本有关书法篆刻艺术方面的随笔,深入浅出,文笔清新,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上也有其独到的见解[1]

作者简介

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杂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1]

朱天曙被称为我国“70后”书画家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书法、绘画、篆刻皆长;他是清华大学第一位研究中国书法的艺术学博士后,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书法教授之一;他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史专家,曾花费6年时间整理出版清初著名文人《周亮工全集》18册,出版有《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中国书法史》等诸多研究著作,得到饶宗颐、来新夏、傅璇琮、陈智超、卞孝萱等学者的好评;作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他更肩负着传承中国汉字书法艺术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将“书画印”三者联系在一起讨论,注重入古出新的朱天曙就是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三位一体”的践行者,在三个领域都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美术界公认的新生代代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为他做专题介绍时,都十分重视他“文心诗性的融合,书画印章的贯通”。

朱天曙教授集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两长,在中国书法、篆刻、中国画创作和中国书法史、印学、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等方面有重要成果。其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应邀和入选全国重要书法展、篆刻展和学术提名展,先后在全国政协礼堂、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荣宝斋以及世界各地著名大学和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联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荣宝斋等国内外美术馆收藏。

2012年,朱天曙教授应邀为国家领导人《温文尔雅》一书创作书法册页,书写的内容都是中国文化经典名诗名句,由国家领导人赠送世界各国元首和友人。[2]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书印杂俎
王羲之何以尊为“书圣”?
怀素《自叙帖》的真面目
东坡论书:妙在笔画之外
元代以来的杂书卷册与傅山杂书书写
扬州八怪的师碑破帖风气
陈垣先生的书学思想及其遗墨
黄牧甫:求印于“金”
“印从书出”及其在当代的实践
“通会之际”——在北京大学2015年中国画研修班上的讲稿
近现代书家藻鉴
第二辑 书里书外
禅思与艺事
元明书法的时代再现与阐释
手札的意义——读《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
平生板桥最深情
生于何年?卒于何年?
包世臣与清代碑学的反思
白石老人的艺术灵光
沈尹默与现代帖学的振兴
《万物》:模件与创造
越南汉籍中的书法文献
二十世纪印章研究的集大成史料图谱——《中国历代印风》读后
中国印论研究的分类总录——读《中国印论类编》
读《寸耕堂陶印辑》
《祝竹篆刻选》编后记
第三辑 学艺自述
书法:循典稽古发己意
“印内”为体 “印外”为用
金石笔法入画图
“文献”与“德性”之间
早樱时节访东京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