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外文书名: U.S. Policy Toward China During the Johnson Presidency
丛书名: 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丛书
平装: 30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08085060
条形码: 9787208085060
尺寸: 22.4 x 14.8 x 1.6 cm
重量: 440 g
《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4-1968)》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丛书”中的第一本,主要利用美国解密的档案重新探讨约翰逊时期的对华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制定过程。全书包括五个专题,讨论了约翰逊政府就美国对台海两岸政策所作的调整,以及它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中法建交和大陆第一次核试爆的政策。《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4-1968)》认为,约翰逊政府已经开始了对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时期推行的对华政策的调整;尽管这一调整是权宜性和策略性的,但毕竟为以后尼克松政府将美国对华政策推上不可逆转的全新进程创造了条件。《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4-1968)》也提出,美国对大陆的政策是其整个对华政策中的主体部分,支配了美国对台湾当局的政策。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转向“遏制但不孤立”:约翰逊政府对中国大陆的政策
第一节 调整对大陆政策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酝酿与确立
一、对中国大陆的国情评估
二、改变“遏制加孤立”政策的建议
三、坚持“遏制加孤立”政策的主张
四、决策高层对调整建议的采纳
五、“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实施
一、对赴大陆旅行限制的部分取消
二、对大陆贸易禁运的部分解除
三、对中美大使级会谈管道的维持
小结
第二章 调整不平衡的同盟关系:约翰逊政府的对台政策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对不平衡的美台同盟关系的冲击
一、确立新的对台政策的尝试
二、“拴紧”蒋介石的努力
三、为第二任期调整美台关系所作的准备
第二节 约翰逊政府调整美台同盟关系政策的形成
一、希尔斯曼演说
二、《国家政策文件:中华民国》
三、美国国内关于对台政策的辩论
四、调整美台同盟关系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对蒋介石“反攻大陆”计划的阻止
一、对“反攻大陆”计划的监控
二、对组建“亚洲反共军事同盟”企图的制止
三、对为越南战争“作贡献”提议的拒绝
四、对“大火炬5”设想的否定
五、对“政治战”方案的阻挠
第四节 对台军事援助的削减
一、调整对台军事援助的方针
二、削减对台军事援助的努力
三、对蒋介石新的军援要求的回绝
小结
第三章 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约翰逊政府对现状的竭力维持
第一节 约翰逊政府对原有立场的维持
一、政策调整派的观点
二、维持原有立场派的观点
三、约翰逊总统对维持原有立场派的支持
第二节 对“两个中国”方案的接受和放弃
一、关于“两个中国”方案的考虑
二、对“两个中国”方案的接受
三、联大投票形势的变化和台湾当局的反对
四、对“两个中国”方案的放弃
第三节 对研究委员会方案的采用
一、美国关于研究委员会方案的设想
二、对加拿大提案的压制
三、对台湾当局的劝说
四、1966年后的政策及反思
小结
第四章 中法建交问题:约翰逊政府制造“两个中国”模糊期的策略
第一节 中法建交的背景及过程
一、中法建交的背景
二、中法建交的过程
第二节 约翰逊政府对中法建交的直接阻挠
一、对中法建交意图的确认
二、劝说法国放弃建交计划的努力
第三节 约翰逊政府制造“两个中国”模糊期的策略
一、“两个中国”模糊期的策略及目标
二、“两个中国”模糊期策略的实施
小结
第五章 中国的首次核试爆问题:约翰逊政府对先发制人做法的否定
第一节 中国首次核试爆之前美国政府的预测与讨论
一、对中国核试爆时间的估计
二、对中国核情报的收集
三、肯尼迪政府三管齐下的设想
四、约翰逊政府内部关于先发制人对策的争论
第二节 中国首次核试爆之后约翰逊政府的评估与反应
一、对中国核试爆及核能力的估计
二、对中国核试爆的反应
三、对蒋介石袭击大陆核设施提议的否定
四、对蒋介石建立完全空防体系要求的拒绝
小结
附录一约翰逊政府对华政策大事记
附录二英文人名、职务中译表
《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4-1968)》: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丛书
第一章 转向“遏制但不孤立”:约翰逊政府对中国大陆的政策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进行第二任总统竞选游说时不幸遇刺身亡,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在空军一号上宣誓继任,成为美国第37任总统。11月27日,约翰逊在国会发表的首次演说中,提出了“让我们继续下去”的口号,表示要继承肯尼迪的内外政策,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在对华政策上,鉴于新中国的政权已日益稳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不断扩大,约翰逊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它早已不是杜勒斯时代所蔑称的“暂时现象”,而是需要认真对待且不得不与之进行接触的坚强对手。
在肯尼迪政府之前,共和党执政八年对新中国顽固推行的敌视和孤立政策,不仅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也逐渐在美国国内引起反弹。反对者声称,继续坚持对华遏制与孤立政策不仅不可行,而且十分危险。它将鼓励北京变得更为“好斗”和“歇斯底里”,甚至会将美国拖人一场与中国的正面冲突之中。实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美国国内逐步形成了一股要求结束杜勒斯时代僵硬的对华政策、与中国大陆进行接触和交往的舆论潮流。在此背景下,在约翰逊入主白宫的五年多时间里,美国逐渐开启了缓和对华关系的进程,在对华贸易、人员交流、联合国席位等问题上进行了试探性的政策调整。然而,由于对华政策在约翰逊政府的整个对外战略中并不居于主要地位,约翰逊本人也不想在此敏感问题上牵扯过多精力,加之中国国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中美关系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种变化和进展都要到下一个十年才会发生。
经过一年的努力,《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4—1968)》一书终于在2008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得以完稿。在此之际,我和课题组的所有成员一样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至少可以暂时轻松一下了。但是,我们又都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不知道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读者的认可。
(一)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丛书”
《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4—1968)》乃是“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丛书”中的第一本。该系列丛书则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是原《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的一个继续,1但在内容、结构、体例等方面又有重要变化,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一,该丛书将按照美国总统任期集中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每一本将涉及当时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主要方面,如美国的对华政策、对苏政策、对盟国(西欧和日本)的政策以及对第三世界的政策等。而且,它们都不是全面地描述美国的政策,而是采用专题性的写法,即围绕最为重大和典型的问题或事件研究美国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