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弛缓性瘫痪 当一侧肢体持续弛缓性瘫痪无反射达4-5日,往往不能再得到正常的功能;若腱反射的恢复不伴有随意运动的恢复,有价值的运动功能恢复差。
2、痉挛性瘫痪 肢体的痉挛通常在发病后1-3周变得明显,其预后一般比弛缓性瘫痪好,但直到出现一些随意运动前仍不能最后确定。
3、感觉丧失 单独出现较少,待位置觉损害合并运动功能障碍,常使功能恢复明显困难。
4、表达性失语 一般来说预后良好,可以恢复。
5、感觉性失语 预后差。因病人不能理解,使再训练发生困难。
6、完全性失语 预后差。
7、书写困难 预后取决于患者能否易于用正常的非优势写字。
8、构音障碍 是言语的运动障碍,一般预后优良。
9、吞咽困难 几乎总是改善
10、同侧偏盲 可减轻,但为永久性
11、假性延髓麻痹 很少恢复
1.按摩与被动运动。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第一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在医务人员指导和家属协助下进行,有下列常用项目:
(1)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
(2)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
(3)洗澡动作:最初须有人协助,淋浴或盆浴均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次数,然后再逐渐让患者单独试行洗浴。
(4)进食动作:发病早期实行喂食,以后逐步试行自食,康复期也以半流质为宜,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吞咽困难者要用鼻饲,以后可带着鼻饲管练习自口进食。仍用流质或糊状饮食,待进食无呛咳或返流时,方可去掉鼻饲管。
(5)排便训练:如有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者,需给予相应处理。患者一般早期在床上排便,由家属协助或训练有关动作后,再由患者自理。
(6)家务劳动:在部分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可从事简单家务劳动,如叠被、洗碗、开关门窗等活动,或在室外晒被、种花等脑梗塞康复锻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