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祖的拓垦事业是从大甲开始的。他用家乡朋辈资助的几百两银,在大甲承租"番田"耕种,自己辛勤劳作外,还招佃帮耕。由于土地肥沃,一年两熟,收入渐增,家资日富,他又招佃开凿大甲圳,引水灌田,年收谷上万石。
乾隆中叶,林成祖的开垦事业扩展到摆接堡和兴直堡(包括今板桥、中和、永和全部及土城、新庄、二重、三重和五股的部分地区)。当时板桥大部分属平埔族摆接杜所有。林成祖对这块肥沃平原的开发,首先遭到平埔族人的反抗和阻挠。开垦不得已中断。这时,正逢摆接社发生流行性传染病,"许多人不治身亡。林成祖会看病,救了很多人。番杜头目非常感激: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于是,林成祖取得了土地开垦权。林成祖夫妇合力经营土地开垦,摆接社的平埔族人叶丝谕汉人杂居通婚,渐渐接受汉人文化。
板桥平原很快开发成漳州移民为主的汉人农业社会。开垦的荒地还必须有配套的水利灌溉系统。林成祖开始筹划开凿大安圳。大安圳引大汉溪水经土城等地,向东北流入板桥南边的四泮头,分为四大股,灌溉板桥绝大部分田地,面积达一千多甲。圳长三十余里,宽二大余,经过旱溪的渠道,埋设上管于溪底。可是一遇洪水,土管就被冲毁,屡修屡毁。林成祖毫不气馁,苦心经营,经多年奋斗,终于修成。整个工程耗资十余万银,林成祖投资五万多两银,余则由其它垦尸和佃户合股投资。接着,林成祖又出资开凿永丰圳,穿山引水,灌田数百甲。水利的兴修,使林成祖的土地经营更加卓有成效。到乾隆未,林家经营的土地,达到新庄、新埔、后埔,枋寮、大佳腊等广大地区。年收谷十多万石。因此,林成祖盖了很多公馆、仓库,收租堆放稻谷。其中后埔是大公馆,新埔是二公馆,深的是三公绾。现在板桥车站后面的后埔街一带的林公馆,是林成祖早先的故居地,后来成为长房公厅。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台湾暴发林爽文起义事件。板桥地区大批漳籍移民响应。五十三年,起义被清廷镇压,板桥漳籍林姓多遭株连。林成祖因此被捕入京。其次子林海门带巨款赴京营救,申诉冤情,使成祖得以免罪获释。时任太子太傅的漳浦人蔡新,赞赏林海门的才能和孝心,将女儿许配给他。不料林海门在离京回台途中,溺水身亡。
林成祖返回台湾,虽已是古稀之人,仍每日农耕不息,新辟土地。有人劝他休息,他说?quot;我生长农家,义当食力,何可坐而燕安?况此为国家之地,久置荒燕,开之亦足生利。"由于他的悉心经营,林家拥有的士地达数千甲,成为一方巨富。
大安圳的兴修,带动板桥平原农事大兴,日园兴旺,也给林家带来滚滚财富。但是,水圳的维修花费也相当浩大,成了林家一一项沉重的负担。林成祖的长子林海筹为维修大安圳,不惜倾钜资,有时甚至典卖土地筹资修圳,到了林家第四代孙林步蟾,维修工作终于无力继续,只好将水圳的所有权转让给林本源家族。板桥的发展,进入林本源时代。
林成祖原名林秀俊,漳浦人,清康熙末年出生于农家。年轻时胸怀旷达,有远大志向。雍正间,大批漳浦人到台湾谋生,他也想到台湾开拓荒土,干出一番事业。
雍正十二年(1734年),林成祖偕同乡亲到台湾淡水厅的大甲居住。大甲有大片荒土,泥黑土肥,水稻一年两熟,是一个发展农业耕作的好地方。。大甲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林成祖一边开垦土地,一边租贷耕种,由于他的勤劳,收入逐年增加,家庭也日渐富裕。林成祖在开发土地的同时,重视水利灌溉,有的田地缺水,林成祖就雇工耕作、开渠,先开凿一条大甲圳,引水灌田,一年收谷上万石,拓地也渐广。
乾隆十五年(1750年),林成祖大力开垦淡水的兴直和摆接两堡的荒地,招募佃户耕种,每甲收租谷8石。此处常患干旱,林成祖开凿大安圳,长10多华里,引内山三叉河水灌溉田地。大安圳常被山洪冲毁,林成祖毫不馁志,苦心经营多年,终于建成这一复杂而巨大的水利工程,使大安寮等庄的万亩田地得到灌溉,每年收谷数万石。不久,他又开凿摆接堡的永丰圳,用来灌溉枋寮庄的2000多亩田地。
当时,佃户常受到少数民族的袭击。林成祖为了保护佃户,向清政府呈请设防自卫,获准后,即自筹粮饷,招募丁壮,设置隘寮,日夜守望、巡防,从此,少数民族也不再进犯,众多的佃户安心耕作。
后来,林成祖定居在枋桥城外的深丘庄。他所开垦的农田取名新埔、后埔、枋寮、大佳腊等,每年收谷10多万石。林成祖经营农垦事业,与劳工同甘共苦,大力发展水利,使大片荒土变成良田,凭自己家庭的财力,开拓农田数万亩,一时称为巨富,为开发台湾作出贡献。林成祖卒后,他的儿子继承他的事业,继续开垦。
《台湾通史》记述林成祖事迹,并写道:“成祖以豪农而勤稼穑,凿渠引水,利泽孔长,至今犹受其赐,是咸有功于垦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