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立革命武装,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长洲岛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中国共产党选派大批党团员到军校学习,周恩来、熊雄、恽代英等担任教官。6月16日,共产党和国民党人共500余人在黄埔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主持,正式宣告黄埔军校成立。现收藏于上海市虹口区中共四大纪念馆。
国民党改组之后,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就把建立黄埔军校,创建革命武装作为巩固广东、完成北伐的第一件大事。孙中山当时曾经痛切地说:中国革命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没有广大人民的基础;为完成我们的革命使命,所以我才下决心改组国民党,建立党军,实行工农政策。第一步使革命的武力与民众相结合,第二步使革命的武力成为人民的武力。这就是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主旨,也就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使命。
黄埔军校于1924年1月开始筹备,5月第一期新生入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聂荣臻等担任军校的各种负责工作。
1924年3月,举行入学考试,经过严格挑选,录取学生350名,备取学生120名。成为第一期学员。
6月16日,来自全国的教官和学生,包括共产党和国民党人共500余人在黄埔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主持,并致开学词,正式宣告黄埔军校成立。
黄埔军校的创办,为中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工作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提供了干部力量。它对于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并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军事领导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