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26)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7]香格里拉,是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

汉朝,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郡县。东汉时,迪庆为牦牛羌地。

三国蜀汉时期,属云南郡地。隋时为南宁州总管辖。

唐武德四年(621年)设神州,今维西、中甸的部分地区为唐剑南道姚州都督府十三羁縻州之一。唐永隆元年(680年),吐蕃在今迪庆境内维西塔城一带设“神川都督”。至元六年间在境内设驿站,属吐蕃诸路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辖。南诏时先后属铁桥节度、剑川节度。

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灭杨干贞,建立地方政权,号“大理国”,取代南诏,维西改治属大理国。

宋代(960~1254年),大理国废节度,设四镇八府,维西县境归么些大酋统辖,属四镇之一的成纪镇,名罗间,为大理国极边险僻之地。境内藏区在宋代成为藏传佛教兴盛的地方,而沿金沙江一线则为么些大酋所据,号花马国。南宋宝佑元年(元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征大理国,至元八年(1271年),元忽必烈派兀都蛮率蒙古军镇守旦当(今中甸一带),同年置茶罕章宣慰司。至元三十年(1293年9月),云南旦当(中甸藏区)划属宣政院管辖地。

明代分属丽江府、永昌府,部分属云南都司。明永乐四年(1406),在今维西县设剌和庄长官司,直属云南都指挥使司管辖。这一时期,中甸间称“忠甸”,维西称“你那”,德钦称“阿德酋”。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573年),迪庆地区为丽江木氏土司统治。

迪庆州地图迪庆州地图(3)清雍正四年(1726),将迪庆地区划归云南省,设中甸厅;雍正五年(1727)设维西厅(辖阿墩子),设通判。清末,在川滇边界藏区推行“改土归流”,迪庆地区曾受川、滇边务大臣衙门节制,并新设阿墩子弹压委员。

民国元年(1911),中甸、维西改厅为县,直属云南省腾越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阿墩子改为德钦设治局。

1949年7月成立了维西县人民政府。1950年5月中甸和平解放,成立了县人民政府。随之德钦也宣布和平解放,仍称德钦设治局,1951年4月建立县一级的德钦藏族自治区,1952年改称德钦县。三县1950年属丽江专区,1957年9月13日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中甸县,原属丽江专区的中甸、维西、德钦3县划归迪庆藏族自治州领导。迪庆藏族自治州仍由丽江地区代管。1973年8月,迪庆藏族自治州为省直属管辖。[8]

2014年12月16日,《民政部关于同意云南省撤销香格里拉县设立县级香格里拉市的批复》(民函[2014]375号):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香格里拉县,设立县级香格里拉市,以原香格里拉县的行政区域为香格里拉市的行政区域,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驻建塘镇金沙路22号。[9]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1个市、1个县、1个自治县。[10]

区划详情

1个市:香格里拉市。

1个县:德钦县。

1个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0]

行政区 面积(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 驻地 民族乡 居委会 村委会
香格里拉市 11613 674400 建塘镇 4 6 1 6 58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4661 674600 保和镇 3 7 3 79
德钦县 7596 674500 升平镇 2 4 2 2 40

自然环境

行政区 面积(平方千米) 邮政编码 驻地 民族乡 居委会 村委会
香格里拉市 11613 674400 建塘镇 4 6 1 6 58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4661 674600 保和镇 3 7 3 79
德钦县 7596 674500 升平镇 2 4 2 2 40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西北接西藏自治区,东临四川省,东南与丽江市毗邻,西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接壤。境内最高海拔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6740米,同时也是云南省最高,最低海拔为澜沧江河谷,海拔1486米,绝对高差达5254米,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内出现了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市建塘镇距省城昆明市608公里。

气候

迪庆藏族自治州风景迪庆藏族自治州风景(2)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这里地貌独特:有古高原面,也有大山、大川、大峡,是世界著名景观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

迪庆藏族自治州有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和哈巴、巴拉格宗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群,并拥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见的低海拔(海拔2700米)现代冰川。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硕都湖、纳帕海、天鹅湖等高山湖泊是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泊群,大小中甸、硕都湖等秀丽草甸占迪庆州土地面积的1/5。

自然资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内气候属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年极端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27.4℃。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8]

水资源

动物资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亚洲水塔”东南端,平均海拔3380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的上游都纵贯迪庆州。特别是长江,流经里程达430公里,流域面积16810.8平方公里,澜沧江在州境内流程320公里,流域面积7059.2平方公里,迪庆州共有大小支流221条,水能蕴藏量达1650万千瓦,占全省的15%。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1370万千瓦以上。“十一五”起,国家将开发金沙江、澜沧江水能资源,总装机可达1000万千瓦以上,水电产业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8]

植物资源

龙胆龙胆迪庆藏族自治州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天然高山花园”,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细叶莲瓣等的分布中心,有世界著名的园林园艺植物珙桐、秃杉等,有以松茸、羊肚菌、木耳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136种,野生药用植物有虫草、天麻、贝母、杜仲、当归等867种,分布在迪庆境内的高等植物多达187科5000余种,其中银杏、云南红豆杉等30余种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维西兰花、高山杜鹃等观赏植物就达1578种。境内有野生动物共140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种类就达80余种,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野驴、黑颈鹤。二类保护动物有雪豹、林麝、淙熊等十多种。三类保护动物有岩羊、血雉等近十种。[8]

矿产资源

香榧香榧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用地16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树种有云杉、红杉、冷杉、高山松、红豆杉、香榧、云南松、华山松等。有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32.0129万公顷。[8]

畜牧资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三江成矿带”腹心地带,是全国十大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截止2014年,共计发现铜、钨、钼、铅锌等30多种矿,发现矿床矿点300多处,其中羊拉铜矿、普郎铜矿、红山铜矿、楚格咱铁矿、江坡铁矿、安乐铅锌矿等达到大中型矿床的规模。截止2014年5月,已发现铜矿床和矿点42处,探明铜金属储量达500多万吨,其中羊拉、红山铜矿已探明铜金属储量达260多万吨,普朗铜矿储量在200万吨以上。[8]

人口

牦牛牦牛截止2014年5月,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共有草地面积913万亩,占迪庆州国土总面积的18.8%。其中可利用草地629万亩,是云南最大的天然牧场。主要畜种有牦牛、犏牛、猪和羊等。[8]

人口详情

民族分布

2020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38.75万人;户籍人口370957人。在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31117人,占总人口的89.26%。其中:藏族人口134199人,占总人口的36.18%;傈僳族人口112385人,占总人口的30.3%;纳西族人口46795人,占总人口的12.61%。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彝族16637人,白族15211人,普米族2317人,苗族1534人,回族1116人。2020年,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1.07%。[3]

政治

2019年,在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29556人,占总人口的89.17%。其中:藏族人口133467人,占总人口的36.11%;傈僳族人口111938人,占总人口的30.29%;纳西族人口46684人,占总人口的12.63%。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彝族16456人,白族15180人,普米族2294人,苗族1529人,回族1111人。[11]

政府领导

党委领导

姓名 职务
张卫东 州长[12]
余桂芬、李清培、廖文才、张朝廷、徐光德、林浩、李涛、江楚[13]、周剑斌[14] 副州长[6]

人大领导

姓名 职务
张卫东 州长[12]
余桂芬、李清培、廖文才、张朝廷、徐光德、林浩、李涛、江楚[13]、周剑斌[14] 副州长[6]

政协领导

姓名 职务
王以志[15] 州委书记
齐建新、张卫东、彭山、李燕兰[16] 州委副书记

经济

姓名 职务
王以志[15] 州委书记
齐建新、张卫东、彭山、李燕兰[16] 州委副书记

概述

姓名 职务
余胜祥 主任
肖徐、杨建华、杨树奇、松永丽、余金全、余永红 副主任[6]
陈文光 秘书长

第一产业

姓名 职务
余胜祥 主任
肖徐、杨建华、杨树奇、松永丽、余金全、余永红 副主任[6]
陈文光 秘书长

第二产业

姓名 职务
苗有发 政协主席
施春明、王永成(设孜·丹增群佩)、陈俊明、格桑朗杰、杨继文、潘雪瑛 政协副主席
和雪涛 政协秘书长[17]

信息来源:[18][19][20][5]

第三产业

姓名 职务
苗有发 政协主席
施春明、王永成(设孜·丹增群佩)、陈俊明、格桑朗杰、杨继文、潘雪瑛 政协副主席
和雪涛 政协秘书长[17]

文化

历史文化

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66940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4650万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26699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58056万元,同比增长2.6%。全年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158655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3.4%。按总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68622元(总人口为年平均人口),比上年增加6932元,同比增长10%。

2020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6.2:37.9:55.9调整为6.9:38.5:54.6。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3]

地方文化

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62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117763万元;林业产值56167万元;牧业产值115115万元;渔业产值4003万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1579万元,同比增长4.8%。

2020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2777公顷,同比增长0.3%。全年粮食总产量159737吨,同比增长2.2%,其中:夏粮41319吨,秋粮118418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922公顷,比上年增加469公顷,其中:油料种植面积2325公顷,同比增长4.7%;烟叶种植面积723公顷,比上年增加1公顷;药材种植面积8761公顷,比上年增加10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172公顷,比上年增加266公顷。

2020年,全年肉类总产量31566.09吨,同比增长7.5%;牛奶产量22100吨,同比增长5.7%;禽蛋产量700吨,同比增长16.7%;蜂蜜产量263.56吨,同比下降10.1%;蚕茧产量12.9吨,同比下降14%。年末大牲畜存栏(除猪、牛、羊外)1.32万头,同比增长20%,出栏0.28万头,同比增长22.9%;年末生猪存栏31.96万头,同比增长44.8%,出栏32.43万头,同比增长9.9%;年末牛存栏18.38万头,同比增长7.2%,出栏3.08万头,同比增长10%;年末羊存栏18.37万只,同比增长3.9%,出栏10.41万只,同比增长9.7%;年末家禽存栏116.34万只,同比增长17.1%,出栏105.52万只,同比增长1.6%。

2020年,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442185.5千瓦,同比增长3.8%,其中: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79386.1千瓦,畜牧养殖机械总动力18449.69千瓦。全州有乡村农机从业人员25866人;全年累计农机化投入1097.79万元。农村累计用电11173.5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万吨,同比下降12.7%;农药使用量196吨,同比下降4.1%。[3]

地方宗教

2020年,全年累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91759万元,同比增长8.8%。年末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25户,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7266.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1%,其中:轻工业完成18531.54万元,同比下降49.6%;重工业完成518735.22万元,同比增长14.8%。

2020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159598.07万元,同比增长43.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2275.53万元,同比下降6.2%;食品制造业增加值946.15万元,同比下降2.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14600.17万元,同比下降55.4%;医药制造业增加值709.69万元,同比增长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36272.99万元,同比增长1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21522.31万元,同比增长4.8%。

2020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78424.9万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利润总额187780.3万元,同比增长74.7%。

2020年,年末全州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3户,累计完成总产值166774万元,同比增长13%。[3]

地方特产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2437373万元,同比增长6.4%。分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总额79734万元,同比增长41.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总额490367万元,同比下降1.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90367万元,同比下降1.3%;非电工业投资完成67575万元,同比下降34.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总额1867272万元,同比增长7.4%。投资总额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022万元,同比下降54.1%。全年新开工项目204个。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2242.6万元,同比下降7.4%。按销售所在地划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477204.5万元,同比下降6.3%;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185038.1万元,同比下降10.2%。按销售形态划分:餐饮收入完成60484.8万元,同比下降8.3%;商品零售完成601757.8万元,同比下降7.3%。

2020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13万美元,同比下降21.2%,其中:出口总额496万美元,同比下降15.2%;进口总额17万美元,同比下降74.2%。

2020年,全州无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全年无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项目1项,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万美元,年末实有外商投资企业32户。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州外资金748563万元,同比下降38.5%。

财政、金融、保险

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64817万元,同比增长7.7%。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063万元,同比增长6.4%。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94691万元,同比下降6.9%。

2020年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56873.62万元,比上年增加164611.02万元,增长4.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78137.75万元,同比增长10.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49471.86万元,比上年增加405893.47万元,增长14.8%。其中:住户贷款912304.06万元,增长16.5%;企(事)业单位贷款2237167.8万元,增长14.1%。

2020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42764.25万元,比上年增长5.1%;保险赔付支出15788.56万元,比上年下降15.9%。

旅游业

202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1.01万人次,同比下降61.4%,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73万人次,同比下降97%;接待国内旅游者848.28万人次,同比下降59.8%。全年完成旅游业总收入807979.76万元,同比下降69.6%,创旅游外汇收入1532.1万美元。[3]

交通

综述

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州拥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民族文化与民间信俗、宗教信仰之间的固有关系,以及多民族生活定居方式的不同,在迪庆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古老村镇等,这些人文资源往往是承载民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的空间载体。

截止2014年,迪庆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9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3处。独克宗古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叶枝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洛吉乡尼汝村、尼西乡汤堆村、三坝乡白地村、燕门乡茨中村、云岭乡雨崩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1]

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个):香格里拉藏族锅庄歌舞、曲艺《格萨尔》说唱、维西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香格里拉市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技术、香格里拉尼西黑陶烧造技艺;5名传承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0月15日,文化部批准设立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2]

航空

民族歌舞

迪庆州各民族世代孕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往往就体现在世代不衰的民间歌舞之中。娱乐时,歌舞助兴,劳作时,以歌相伴,敬神祈福,婚丧嫁娶,迎宾送客,谈情说爱,独特的歌舞都是少不了的表现形式。在迪庆境内流行的独具特色的歌舞文化有:藏族的弦子、锅庄、热巴、情舞,傈僳族的阿尺木刮,纳西族的阿卡巴拉,汉族的从中原流入的大祠戏等。

锅庄藏语称“卓”,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自唱自舞,边唱边舞。迪庆锅庄特色各异,风格多样。其中奔子栏锅庄最负盛誉,曾多次飘洋过海出国演出。锅庄曲调低沉典雅,浑厚豪迈,犹如巨浪起伏,舞姿舒展洒脱,豪放稳健,有如雄鹰展翅。

弦子舞是藏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表演时边拉弦边舞边唱。弦子的琴弦和弓弦均用马尾绷成,琴筒用木制成。迪庆德钦弦子最为有名,其音乐主旋律欢快流畅,舞蹈奔放热情,刚柔兼备。流行于维西塔城的热巴舞被称为古典热巴,历史悠久,独树一帜。表演时独白、说唱、起舞相互交织,男持铜铃,又执手鼓,铃鼓声和舞步随着曲调和情感的起伏而高低舒缓。主要内容为敬颂佛祖菩萨,禳灾,祈求生活幸福,风调雨顺。尼西情舞流传于香格里拉尼西及毗邻地区,是男女青年欢聚时的娱乐性歌舞。表演时男女各站成一横排,边歌边舞。尼西情舞既吸收了弦子舞的飘逸,又糅合了锅庄舞的矫健豪放,形成了热烈欢快、典雅华丽的艺术风格。

阿尺木刮译为“山羊的舞蹈”,是流传于维西傈僳族地区的民间歌舞,表演时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边跳边歌,舞蹈队形变幻无穷,舞步整齐刚劲有力,节奏感强,无论从唱腔到舞蹈动作都明显地带有模仿山羊的特征,是原始古朴的傈僳族歌舞。阿卡巴拉流传于香格里拉白地,是纳西族的著名民间歌舞,边歌边舞,走、迈、跺、跳是其基本的舞蹈动作,曲调柔美抒情,旋律欢快流畅。

此外,迪庆各民族中,流传着数不胜数的民歌,其中有劳作歌(舂墙歌、犁牛调、丰收歌、赶马调等)、情歌、恋歌、情卦、说唱茶话会等。[23]

公路

迪庆州宗教以藏传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多种教派并存。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东巴教、道教、原始宗教在这里和睦相处,形成了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殿堂。迪庆香格里拉的宗教文化,奇特之处不仅在于其多元性,更在于它的包容性和交融性。这种从冲突、抵制到包容、交融的过程,或许正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中所说的一句至理名言:宝石是多面体的,而且许多宗教都可能有自己适度的真理。正是这种共存性和交融性,使这块总面积为2.3万多平方公里的高原,形成了诸神并存的圣地。香格里拉市城区大龟山,道观佛寺同居一山;维西康普寿国寺,一楼供奉藏传佛教的神灵菩萨,二楼却为道教八仙过海图;在中西文化合壁的德钦茨中天主教堂外,就是藏传佛教的玛尼堆。

藏传佛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渗透于建筑、雕塑、绘画、文字、音乐、舞蹈、民风民俗等多方面精华的汇集。在迪庆流传的藏传佛教有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等。藏传佛教是迪庆香格里拉的主体宗教文化。

东巴教是享誉世界的东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纳西族古老原始宗教基础上吸纳借鉴藏族苯教一些仪轨而形成的纳西族的宗教。东巴教经典以象形文字——东巴文记录,是迄今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东巴教没有固定的寺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为基本内容,以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禳灾和卜卦等活动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东巴教的发祥地就在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一带。

基督教于20世纪初传入迪庆,主要在澜沧江沿岸的傈僳族聚居区传播和发展。英国传教士为了能在怒江、迪庆一带的傈僳族中传教,创制了拉丁化的傈僳文,并用傈僳文翻译了《圣经》。随着傈僳文字的推广,基督教在傈僳族地区迅速传播开来。

天主教于1848年以后传入迪庆,在经过中西方思想和观念的交锋撞击后,得以在澜沧江峡谷一带传承。岁月流逝,当年传教士的身影早已消匿,然而澜沧江峡谷的信徒民众仍在用优美的藏文书写《圣经》,用动听的藏语一遍遍诵着给主的赞美诗。

道教在明末清初随着汉族的迁入而传入迪庆。此外,迪庆还有彝族的毕摩教、傈僳族的堆玛、尼扒、尼玛等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等。[22]

铁路

白雪茶

白雪茶又名地雪茶,产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清香回甘,微苦,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能降血脂、减肥、醒脑、清热解暑、生津、润肺、止咳,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咽夹炎等有显著疗效。[24]

香格里拉松茸

迪庆州特产迪庆州特产(3)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因其生长在松、栎林地,菌蕾期状如鹿茸而得此名。亦称松蕈、杉蕈、合菌、台菌、松口蘑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历史上,在日本是贡品之一,是高级酒宴的名菜之一,深受日本人喜爱,日本人以吃上松茸为荣。[25]

藏香猪

被称为隐秘村的尼汝,是香格里拉市纯藏香猪的主产地之一,如今的尼汝村已是世界生态第一村,尼汝藏香猪以其肉质细嫩、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著称,让食客赞不绝口。[26]

社会

科学技术

2020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8485.37公里,其中:国道729.02公里,省道905.14公里,县道1348.89公里,乡道2232.03公里,村道3270.29公里。2020年末,全州拥有机动车辆142559辆,同比增长5.1%,其中:汽车85450辆,同比增长6.8%;摩托车44821辆,同比增长3.7%;拖拉机11429辆,同比下降3.1%;挂车859辆,同比增长32%。汽车拥有量中,载客汽车65603辆,同比增长7.4%;载货汽车19317辆,同比增长4.6%;专项作业汽车530辆,同比增长16.2%。年末机动车驾驶员124524人,同比增长7.1%,其中:汽车驾驶员97824人,同比增长5.3%。

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456万人,同比下降14.4%;公路运输货运量3662万吨,同比增长15.7%;公路运输客运周转量46823万人公里,同比下降26%;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105199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5.8%。完成民航旅客运输量38.34万人,同比下降38%;民航货物运输量602.9吨,同比下降21.9%。完成民航旅客周转量19172.1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30.9%;民航货物周转量30.2万吨公里,同比下降45.7%。

2020年末,城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25标台,客运班车通达196个行政村,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3]

教育事业

香格里拉机场占地225公顷,是滇西北地区最大的飞机场之一,现已开通香格里拉通往重庆、昆明、成都、拉萨等城市的航班。

文化事业

公路是进入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主要交通方式,迪庆连接滇、川、藏三省区,形成了以滇藏公路、川藏公路、康藏公路为干道的交通网络,交通比较方便。

即将开工建设的西香高速公路、丽香高速公路将彻底改善迪庆州的交通状况,拉近迪庆州与外界的联系。

民族宗教

丽香铁路已经动工修建,设有香格里拉站。

体育事业

邮电事业

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2020年末,全州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自然科研单位8个,科技人员97人。全年共安排、落实科技计划项目171项,投入财政项目资金1682万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国家级51项,落实到位财政资金150万元;省级66项,落实到位财政资金1012万元;州级54项,安排财政项目资金520万元。全年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奖1件。全年专利申请量335件,同比提高127.9%,授权量177件,比上年末提高52.6%,年末专利有效量1407件。[3]

市场物价

2020年末,全州拥有幼儿园139所,专任教师804人,在园幼儿13110人;小学35所,教学点13个,有专任教师2184人,在校学生279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中学10所,专任教师1570人,其中:初级中学6所,专任教师1013人;完全中学4所,专任教师557人。初高中在校学生20210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7021人,初中在校学生13189人,初中毛入学率111.43%。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47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1人,在校学生165人;职业中学3所,专任教师9人;教师进修学校3所,专任教师36人。[3]

医疗卫生

2020年末,全州共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249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表演场馆1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文化馆4个,乡镇文化站2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6个,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个。全州广播人口覆盖率99.85%,电视人口覆盖率99.88%。出版发行《迪庆日报》299期,共计452.2万份,其中:藏文版51期,共计30.6万份。[3]

社会保障

2019年末,全州有登记备案且批准开放的寺观教堂及宗教固定处所150个,其中:藏传佛教寺院23个,固定处所34个;基督教堂42个,固定处所43个;天主教堂5个,固定处所1个;伊斯兰教清真寺2个。 

2019年末,全州宗教教职人员2764人。其中:藏传佛教教职人员(僧尼)2430人;基督教教职人员294人;天主教教职人员19人;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1人。全州信教群众152000人,其中:藏传佛教信教群众138221人;基督教信教群众11030人;天主教信教群众1826人;伊斯兰教信教群众923人。[11]

人民生活

2020年末,全州拥有体育场2个,体育馆5个,乡镇灯光球场44个,村级篮球场1664个,体育公园5个,健身广场15个,社区健身设施38个,健身步道13条,全民健身站、点23个,标准游泳馆1个,社会足球场44块,国民体质监测站点4个,户外活动营地3个。2020年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3场次,参加运动员10150人次。年内参加省及省以上运动会2次,共派出运动员95人,未获得省及省以上运动会奖牌。[3]

环境保护

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5966.37万元,比上年增长57.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072.89万元,比上年增长7.9%;电信业务总量429893.48万元,比上年增长58.3%。全州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24621户,比上年增长1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406409户,比上年下降7.1%。电话普及率为107部/百人。年末固定宽带用户数89765户,移动宽带用户数66655户,固定宽带普及率83.83%,移动宽带普及率83.88%。[3]

安全生产

2020年,香格里拉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7.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与上年持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累计下降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累计上涨1.7%。[3]

能源事业

2020年末,全州拥有卫生机构292个,其中:医院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889张,卫生技术人员293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90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2.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5%。[3]

旅游

2020年末,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078人,比上年增加391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0038人,比上年增加1418人;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3068人,比上年增加66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739人,比上年增加195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2521人,比上年减少1115人。年末全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929人,共发放保障资金1624.8万元,同比下降25.3%。年末全州农村低保人数43521人,共发放保障金13597万元,同比下降3.2%。年末全州设立养老床位数1089个;成立有社会组织338个。

2020年,全州红十字会资助资金及物资943.06万元,99391人受益,其中:助医资金12.7万元,31人受益;助学资金17.65万元,113人受益;助困资金10.72万元,58人受益;“博爱送万家”物资258.91万元,78477人受益;其他救助物资643.08万元,20712人受益。

2020年末,全州无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0%。[3]

旅游概况

2020年,全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增长5.7%。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8元,比上年增加642元,增长6.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47元,比上年增加1242元,增长3.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7998元,增长16%。[3]

主要景点

2020年末,全州新增造林面积4.46万亩,森林面积179.99万公顷,林木绿化率82.7%,森林覆盖率77.63%,自然湿地保护率55.27%。

2020年末,全州有建设用地14754.43公顷,耕地面积55044.77公顷。拥有已建水库3座,在建水库5座,总库容20498.38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16968.35万立方米。

2020年末,全州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7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21%,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4.9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2020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551.7吨,氨氮排放量316.5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16.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8308.87吨。全年香格里拉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国控省控断面地表水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100%。全州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降水量651.6毫米。[3]

荣誉

2020年,全州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死亡17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758万元。其中:道路运输事故8起,死亡10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27万元;矿山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195万元;建筑施工事故3起,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456万元;其他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2020年,全州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2%,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100%。[3]

词条图册

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全社会发电量(不含省返企业)442392.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6%。全社会用电量218946.5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3%。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81938.14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