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历险记》是一篇好看的故事,一部具有丰富思想价值的教科书,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提供着启迪和营养。这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它长盛不衰的秘密所在。本书翻译无论是准确性还是真实性都较以前的译本有了较大的提升,在语言风格上更贴近原书。此次的精装版本更是值得名著爱好者们收藏。
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译者简介:朱宾忠,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有《少年维特之烦恼》、《彼得·潘》、《生活的艺术》、《我自静默向纷华》等书。
近年来,经典重译成为译界一道抢眼的风景,几乎没有哪个出版社不推出几本重译的经典。重译本质量参差不齐,不少人对此情况表示担忧。我觉得这种担心有点杞人忧天。经典重译是译者对原作的再创造,是一种文学活动,重译的经典如果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达不到其应有的文学水平,自将为读者所抛弃,就像拙劣的文学创作一样,在文学的长河里被时间和读者的选择淘洗掉。认为低劣的创作或者译作会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是夸大了文学的作用,把文学当流行病或者军火看待了。同时,经典重译也是一种商业活动。既然是商业活动,则只要不触犯国家法律,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期待分一杯羹。至于是否能分得一杯羹,那要看产品质量。质量低劣,读者不买账,出版社无钱可赚,无利可图,吆喝一阵,自然退出,而不负责任的译者也将失去炮制伪劣产品的机会。译品质量好,受到读者的肯定或者欢迎,出版社有利可图,自会加大投入,越做越好;优秀的、负责任的译者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既可获得经济回报,又可成名成家,而读者也从更好的文化产品中获得教益和愉悦,一举三得,岂不美哉!
还有人担心译本太多,彼此质量不相上下,岂不造成浪费?窃以为,文化产品就该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译本妍媸各异,正可以让人瑕瑜互见,增加智识和乐趣。这样的译本对文化产品,是丰富,而不是浪费。另一方面,水平大致相同的译本多了,就有可能让更有实力和才气的译者博采众长,生产出质量更高的译品来。其实,从艺术史上看,任何优秀的艺术品,也都是以一大批平庸的作品的存在为前提的。有了众多平庸作品的绿叶,才会有优秀作品的红花。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水平一般的译本都有存在的理由,应该得到容忍,甚至鼓励。
经典重译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现象。许多国家对经典重译都是鼓励和欢迎的。以英国为例,迄今为止,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已经有65个现代英文译本,而最受推崇,评价最高的是著名学者、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2000年的译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在他之前的那么多译本,恐怕也就产生不了他那广受赞誉的杰作。再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为例,从1616年乔治·查普曼(George Chapman)推出第一个译本到2004年爱德华·迈克柯罗瑞(Edward McCrorie)推出最近的一个译本为止, 300多年间有重大影响的译本就有24个,其中不少都是出自文学大家或者著名翻译家的手笔,如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威廉·卡伦·布赖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1871)、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87)和罗伯特·菲兹杰拉德(Robert Fitzgeral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成例,足堪借鉴。如果我们以包容和鼓励的心态去对待经典重译,相信更多更好的译本将涌现出来。当然,如果我们能像国外那样培养一批严肃、负责的翻译批评家,来对翻译作品,尤其是重译的经典作品的不同译本,就各自的优劣得失进行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批评,而不是如当前翻译研究界某些从业者那样对翻译作品因人论事,要么大肆吹捧,要么诋毁贬低,那么有理由期待我们的经典重译会取得更为令人满意的成就。
本书的译名改为《鲁滨逊历险记》,而不是通常的《鲁滨逊漂流记》,理由有三。第一,这本书在1902年和1905年分别由开明书店和商务印书馆组织人员翻译出版时,中国尚处在新文化运动前夕,白话文尚未成为主流语体,“漂流”这个词有“飘零、流浪”的意思,故开明书店沈祖芬的译本《绝岛漂流记》,商务印书馆林纾、曾宗巩的译本《鲁滨逊漂流记》,都用“漂流”一语,暗示飘零与流浪,同时表示与海洋生活有关,这对于当时的读者是恰当的。然而在当下语境里,“漂流”则指一种专门的水上运动,不复有“飘零、流浪”之意了。继续沿用“漂流”一语,显然与语言的时代性脱节。其二,小说原文的标题“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中“Adventure”一词强调的是冒险或者历险,在英美文化传统中,这是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强调的是有所作为,而中国文化中,“(四海)飘零”是无目的的被动行为,强调的是生活无着;就内容而言,鲁滨逊一生中最主要的经历是在孤岛上度过的28年,同海上漂流无关,小说的最后两章写他回英国的旅程,是穿越西班牙经巴黎回国,主要是在欧洲大陆的山地行走,更是与海洋不沾边,所以用“漂流”来译“Adventure”无论在文字层面,还是在内容层面,都是对原文的不忠实。第三,包含“Adventure”一词的文学作品标题一般都译为“历险记”,比如马克·吐温的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分别译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所以,改为《鲁滨逊历险记》符合一般翻译通例。
《鲁滨逊历险记》1719年出版后,立即受到热烈欢迎,短时间内多次重印,之后多年畅销不衰,陆续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系列剧和电子游戏。这是与小说本身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分不开的。小说尽管人物单一,但是情节起伏,充满悬念与变化,细节动人,情感真挚,异域风情十足,令人浮想联翩。有惊涛骇浪中的出生入死,有食人生番手下的死里逃生,有与不知名凶兽的搏杀,有与凶残嗜杀的海盗们的生死较量,有耕耘与收获的喜悦,有劳而无功的烦恼,有身陷绝境的苦苦挣扎和灰心丧气,也有化险为夷或者战斗胜利的如释重负和欣喜若狂。对儿童,它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异域历险记;对成人,它是一段战斗与征服的勇士传奇;对商人而言,这是一个时来运转发财致富的好故事;在冒险家看来,这是无畏者探索世界、征服世界的终极回报。总之,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作品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获得阅读的快感。
毋庸置疑,一部好的作品,绝不仅仅是有趣的,它还必须是有用的,能对人有所启迪,有所教益。《鲁滨逊历险记》给人最明显的教益有三个方面:知识和理性的重要性,宗教与信念的重要性以及善良和博爱的重要性,以下分述之。
鲁滨逊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文明人,正如小说第一章里所说的那样:他“接受了足够的教育”。他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头脑被现代理性和文明知识所武装的人。他一上岸,立刻查看地形,爬上一棵树过夜,以免遭遇猛兽突袭。第二天,看到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荒岛,并没有悲天悯人,自怨自艾,而是平静地面对逆境,立即开展自救行为——从尚未完全沉没的大船里尽可能抢救一些物品。有些物品,看上去毫无用处,比如打湿的火药桶、缆绳和铁器,但是以他的知识,他意识到这些东西具有潜在的价值,而把它们运上岸。后来,这些东西都逐渐被派上了用场。他在岛上选择住所,再一次运用了一个文明人的知识和理性,他决定住所必须满足几个条件:“要有利健康,有淡水;其次,要能躲避炽烈的阳光;再次;要安全,以免被猛兽或者野人吃掉;最后,要能看到海,因为假如上帝派条船来,我得看得见,不至于错失得救的机会。”(见第四章)这是一个“野人”或者教育不足的现代人所想不到的。在岛上的二十多年间,他多次遭遇困难,比如无法制造陶器,还遭遇到野人和海盗来袭的两次大的危机,都靠了知识和理性得以解决,化险为夷。鲁滨逊的荒岛生存,其实并不是一个人面对蛮荒的世界,他一刻也没有离开现代文明社会,时刻依靠着现代文明所生产的知识和培育的理性来面对蛮荒的世界,来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为自己的生存赢得机会,并最后把一个荒岛改造成人间乐园。
在一个没有同伴,没有语言交流的世界,即使有充足的食物,如果没有某种精神的力量支撑,人恐怕依然难以存活,即使活下去,恐怕也只能是动物似的生存了。鲁滨逊在荒岛将近三十年,不仅活得很好,而且心智和精神都正常;不仅正常,而且还越来越成熟、坚定、高尚,成为一个比他流落荒岛之前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完美的人。他的精神支撑是他随身携带的一本《圣经》。请看《圣经》如何给他精神的力量:
一天清早,我躺在床上,满脑子想着野人到来的危险,感到极为不安。这时候,《圣经》上的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困难的时候向我祈祷,我将会拯救你,而你就会赞美我。”想到这里,我满心欢喜地下了床,心中不仅感到安慰,还感到受到了指引和鼓舞,我认真地祈祷上帝来拯救我:我祈祷过后,拿起《圣经》,翻开来阅读,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是:“侍奉上帝,要满心欢喜,他会使你意志坚强。侍奉,我说,上帝。” 倘要描述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安慰,简直是不可能的。作为回应,我心存感恩,放下《圣经》,不再沮丧,至少当时如此(见第十一章)。
在他陷入疾病、恐惧、绝望之时,读着《圣经》,他会获得指引,得到安慰和激励,同时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认真地忏悔,而在忏悔中,他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使他坚定了生存和得救的信念。可以说,让他肉体得救的是他的知识和理性,让他心灵得救的是他的基督教信仰。
18世纪是启蒙主义思想逐渐成为西方主流思想的时期。启蒙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人道主义观念。这些观念,尤其是博爱观,在鲁滨逊这个人物身上有明确的反映。博爱的最根本要求是善待他人,不论同族还是异族,同类还是异类,只要是有生命之物,都以悲悯之情去对待。《鲁滨逊历险记》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鲁滨逊为了生存,猎杀了一只山羊。书中写道:“我第一次朝这些羊开枪,就打中了一只母羊,当时她正给身旁的小羊喂奶,这让我心里很难过。老羊倒下后,小羊还呆呆地站在她身边,直到我走过去,把老羊提了起来。不仅如此,当我把老羊扛在肩上往回走的时候,小羊还紧紧地跟着我一直到了栅栏前。于是我把老羊放下,把小羊抱起来,带着它翻进栅栏,想把它驯养大。可是,它什么都不吃,我只好把它杀了吃掉。”(见第四章)这个细节显示鲁滨逊既不是一个假惺惺的伪善者(宁愿等着小羊饿死也不杀它),也不是一个缺乏同情心的嗜杀者(杀死母羊后也立即杀死小羊),他只是为了求生才不得已杀生,能不杀,尽量不杀,显示了对其他生命的爱惜。这样的行为,才符合我们对于一个有博爱意识的文明人的预期。另外,在对待野人的态度上,他也并没有以白人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把他们视为低劣的可以尽情屠杀的异类,而是反复思考杀死野人在道义上是否具有合法性;在与野人的交战中,他尽量避免过多伤人,显示了可贵的博爱意识。这也让鲁滨逊这个人物在读者的心中更为亲切和可爱。
一句话,《鲁滨逊历险记》是一篇好看的故事,一部具有丰富思想价值的教科书,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提供着启迪和营养。这是它的价值所在,也是它长盛不衰的秘密所在。
对于经典作品的每一次重译,都是译者站在前人肩膀上,站在时代的跑道上,向原作的一次趋近的努力。在翻译这部作品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前译本的疏漏和错讹,尤其是关于鲁滨逊宗教思考的文字以及关于岛上生活细节的描述,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某种程度上使译作向原作更靠近了一点。但是,总体上我的译作离原作的距离还有多远,还有赖读者诸君以及译界同仁的评判与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