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海

张兴海

中文名 张兴海
职业 企业家
主要成就 创立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民族 汉族
职务 重庆小康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
目录导航

人物履历

2017年11月,提名全国工商联兼职副主席。 [5]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6]

2022年5月,重庆市工商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主席、总商会会长。[2]

2022年12月,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7]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1]

任免信息

2017年11月27日,全国工商联十二届一次执委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会议选举张兴海为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9][10]

2022年5月24日,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闭幕,张兴海当选重庆市工商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主席、总商会会长。[2]

2023年3月10日,张兴海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

人物事迹

尝鲜:联手国企造微车

民营企业家干汽车,早已不是稀奇事,但张兴海偏偏能整出新花样来。

在张兴海之前,已经有李书福、尹明善等民营企业家涉足汽车领域。与李书福等人选择“自己单干、从轿车入手”的途径截然不同,张兴海走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以微车为切入口,通过与国有大集团合作进入汽车业。

1986年,张兴海拿出仅有的8000元,投资创建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为长安微车生产座椅弹簧,1996年进入减振器行业,2002年开始制造和销售摩托车。随后成立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渝安集团,现纳入小康控股旗下)。

张兴海张兴海2003年6月27日,东风汽车公司、东风实业有限公司和渝安集团三方合资组建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渝安”),主要生产东风小康品牌微车。张兴海出任合资公司总经理。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与民营企业联手造微车,这在我国汽车业尚属首例。张兴海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当年我们决定进入汽车业时,想得很清楚:汽车产业投资大、产业链条长,不是说进就能进的,要具有产品、品牌、人才和技术优势。我们与东风汽车公司、东风实业有限公司的合资合作,就是各方优势的整合。今天看来,合资公司这四大优势都发挥得很好。”张兴海说。

签署合资协议时,渝安集团只付了5000万元,却获得了合资公司50%的股份。签约后,东风一位负责人对张兴海说:“这次谈判,你打了胜仗。”

能够让国内排名前三位的汽车集团低下身段,跟一家民企谈合资,而且还给予对方非常优厚的条件,的确够得上“胜仗”二字。当时张兴海领导的渝安集团到底是凭啥赢得了东风的青睐?他有什么绝招?

张兴海告诉记者,其实并没有什么绝招。能够赢得东风的“心”,不排除运气好等因素,但最根本的还得靠实力、信誉和真诚。合资之前,渝安集团曾是东风的零部件供应商。在多年的合作中,由于产品质量可靠、按时交货,渝安集团曾多次获得东风公司嘉奖,其诚信、务实的经营理念给东风高层留下了良好印象。后来,得知东风有意找一家合作伙伴上微车项目时,张兴海马上向东风表达了自己的合作意愿,很快获得答复并启动谈判。双方谈得十分融洽,半个月就签约了。

管理:敢于放权

与东风的合资,为张兴海掌管的民营企业进入汽车业提供了较高的起点。但是在东风小康微车上市之前,微车市场已经有五菱、哈飞、长安等强势品牌,市场格局已经比较稳固,后来者要想活下来甚至“居上”并不容易,十分考验企业掌舵人的智慧。

2005年5月22日,东风小康推出了第一款车K07。伴随首款新车上市,东风小康明确打出了大空间微客的概念,提出“加大空间、降低使用成本、切实满足客户需求”的理念。由于定位准确,满足了用户对大空间、经济、安全运输工具的需求,K07一经推出便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响。

张兴海说,要想卖好车,一是产品质量要过硬,二是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产品质量方面,张兴海说过一番话:“汽车质量不好,就是杀人武器。”因此,对东风小康的每一款新车,他和公司其他高层人士都要亲自试驾,确定没有质量问题才允许上市销售。东风小康的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重庆和湖北十堰,从2006年开始,张兴海每年的“五一”节都是开着东风小康新车,在重庆与湖北的崇山峻岭间度过的。

为了提升东风小康的品牌知名度,张兴海做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请明星代言。自2005年开始,他与公司其他高层多次飞赴北京,与多位明星接洽。2007年11月,东风小康正式聘请王宝强担任代言人,此举开创了中国微型汽车品牌建设的先河。此后,各个微车品牌纷纷邀请明星代言,形成一股潮流。

在采访中,记者问了一些公司具体运营的问题,张兴海指着身边的东风渝安销售公司总经理岑远川,笑着说:“这些问题,你问岑总或者公司其他老总更好,他们更了解情况。我只管大的战略决策,具体事务我都交给他们去处理。他们很能干,做得非常出色。”

张兴海敢于放权,给东风渝安高级管理人员很大自主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东风渝安,公司高层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在与他们接触中,不止一位公司高层人士对记者说:“我们已经把这里当家了。”

在张兴海的坚持下,东风渝安有许多雷打不动的“惯例”:一是遇到重要事项,都要开会讨论,共同决策。张兴海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要想搞好公司,必须群策群力,发挥所有人的智慧。

二是到了工资发放日,所有员工的薪水会一分不少地打到工资卡上,多年来从未拖欠过。同样,公司从未拖欠过供应商的货款。

三是每年9月1日是厂庆日,也是员工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 张兴海会亲自给资深员工颁发“奥运奖牌”。凡是工作满5年以上的员工,均会得到表彰。按规定,满5年的员工奖励一枚银牌,满10年的员工奖励一枚金银混合奖牌,满20年的员工奖励一枚金牌,大小仿奥运会奖牌。今年,公司有400人获得了奖牌。

“我深知员工的艰辛付出,他们是企业成长的支柱。我从2005年开始,在公司内部开始实行这样的员工表彰制度,就是为回报他们,留住老员工。”张兴海说。

两会建议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兴海建议: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3]

两会提案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针对数字化人才培养、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等问题,提交了《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提案》《关于支持自主新能源汽车参与全球竞争的提案》等。

张兴海表示,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近1100万,其中汽车产业链约占10%,缺口已高达百万。其中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和软件开发岗位的人才缺口最为严重。而比人才短缺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尤其是数字化专业人才、应用人才的缺失,是智能网联汽车全行业都面临的体系化问题。

他举例说,从地区看,数字化专业人才和应用人才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超过60%;从行业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数字化人才渗透率不到10%,而IT/通信/电子/互联网等行业数字化人才渗透率超过29%。张兴海认为,企业在奔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正面临数字化时代下“新蓝领工人”供给的断层危机,“人才荒”问题愈演愈烈。

基于此,张兴海建议,一是强化产教结合,加快推进教育体系改革。建议由国家教育部主导,加快推进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调整现有专业和课程体系,扩大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二是拓宽和延展数字化相关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让 “新蓝领工人”事业更有奔头。建议国家人社部牵头,强化人才职业发展顶层设计,完善国家数字化职业鉴定工种,同时及时建立新工种的评价体系。让年轻人看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当“新蓝领工人”,照样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事业发展的成功。三是完善地方政府和汽车行业人才引育政策,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吸引和激励力度。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68万辆。张兴海认为,在形成了全球领域竞争新优势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依旧面临三方面主要问题,一是欧美工业强国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二是出口认证难,欧美国家对于进口新能源汽车提出了一系列繁复的技术法规及安全要求;三是陆海两个通道运力受限导致出口物流难,铁路运输运价高昂,比海运价格高出50%,而海运滚装船运价也一直上涨,同时存在舱位紧张、运力失衡、运输周期长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张兴海建议,一是给予政策技术性指导,助力车企开拓海外市场,帮助车企在技术交流、海外参展等方面提供便利;帮助解决“认证难”;帮助车企熟悉海外汽车市场规范等。二是协调解决出口运输运费高、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推动铁运降本,补贴运价;打通多港出海,打通广州南沙港、宁波港等其他港口运输通道。[11]

荣誉记录

重庆市五一创新劳动奖章获得者、2008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重庆市首届十大慈善人物。

2017年5月,新财富杂志发布《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张兴海家族以183.3亿元的财富位列第102。[12]

张兴海张兴海2018年5月,2018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张兴海家族以128.3亿元排名第214。[13]

2019年7月,2019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发布,张兴海排名第86。[14]

2020年11月21日,荣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4]

2022年3月17日,张兴海、颜敏以125亿元人民币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864名。[15]

2022年4月,张兴海及家族以1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929名。[1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